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5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雷公藤多甙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自由基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鼠AA模型,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多甙组.对足爪肿胀进行测量,在光镜下观察各组组织形态学变化,生化方法检测了动物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足爪TNF-α及 PGE2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膝关节软骨环氧化酶-2(COX-2)及核因子κB(NF-κB)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SOD和T-AOC能力下降(P<0.01),MDA含量升高;足爪TNF-α及PGE2含量升高;膝关节软骨COX-2及NF-κB表达增加.雷公藤多甙组能升高血清SOD和T-AOC活力,降低血清MDA、足爪TNF-α、PGE2含量及膝关节软骨COX-2及NF-κB表达.光镜下组织形态观察表明雷公藤多甙组能减轻滑膜增生,减少炎细胞浸润.结论雷公藤多甙对AA模型具有保护作用,抗氧化能力及抑制炎症细胞因子浸润可能是其主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2.
针对当代疾病的特点,仝小林教授提出"新病机十九条",故对其"新内经十九条"简要释意。虽言病机实则比病机的内容更加丰富,论述了病因病位等内容,如皆属于"膜、神、髓、脾、络"均可归属于"病位",皆属于"燥、伏"等可归属于"病因"。条文或依照临床经验对疾病传统病机、治法进行新的思考,如感冒的病机病位、脏腑风湿论、凉燥郁火的病机、顶焦神系与髓系的理论以及过敏性疾病、慢性炎症急性反复性发作疾病、脏纤维化的治疗等;或可反映当代老年病、慢性病、多代谢紊乱性疾病(脾瘅)、心理性疾病与医(药)源性疾病的特点,如脾瘅、老年性抑郁症、癔病、神志性疾病等。以上诸条多是对疾病规律的精要概括,在临床运用时可结合临床实际灵活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03.
类风湿性关节炎基因表达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个与环境、细胞、病毒、遗传、性激素及神经精神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对该病的分子和细胞病理机制也不断深入,基因治疗技术成为一种新的治疗途径,因而,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因芯片的研究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152例在我院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72例,给予肝泰乐、门冬氯酸钾镁、护肝片、维生素等综合护肝治疗;治疗组8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环醇25mg,3次/d,口服,共治疗3 mo.结果 疗程结束时,按疗效判定标准,治疗组临床显效率73.75%,总有效率92.5%;而对照组临床显效率63.89%,总有效率79.17%,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双环醇是一种有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药物,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痹证中医治则治法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慢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的"痹证"范畴[1].其常见症状为关节肿痛,晚期可有关节强直、畸形.本病在各个年龄均可出现[2],包括儿童期Still's病,且病情缠绵,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社会劳动力及少儿生长发育.缓解症状,阻止病变发展,杜绝致残是其治疗关键.中医治疗该病多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对患者临床关节疼痛的缓解及功能的恢复有一定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可有效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6.
马旭  卫若楠  于同月  赵林华 《吉林中医药》2021,41(11):1502-1505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总结出艾叶具有以下特点:临床汤剂用量范围为5~41.4 g,常用剂量为6~30 g,丸剂用量多为1.6~10 g,外用为30~300 g.结合病种、证型、症状选择其最佳剂量,如温阳散寒、活血调经治疗痛经、不孕症等,汤剂为5~41.4 g,丸剂为1.6~10 g;温阳散寒、行气化湿治疗炎性肠病等,为6~10 g;温阳除湿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外用为30~300 g;散寒除湿,补气养血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为6~12 g.为发挥其最佳功效,常根据病种、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温阳散寒、活血调经常配伍肉桂、香附、阿胶等;温阳散寒,行气化湿常配伍砂仁、小茴香等;温阳除湿常配伍陈皮等;散寒除湿,补气养血常配伍西洋参、白术等.  相似文献   
107.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山楂具有以下特点:汤剂中山楂临床应用范围为5~30 g,常用剂量为10~20 g,丸剂常用量为0.57~14.10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消食去滞助运、消积疏肝利胆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腹泻、成人慢性腹泻等),为5~15 g、12.12~14.10 g(丸剂);活血化瘀降浊治疗内分泌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肥胖、代谢综合征),为15~30 g、0.57 g(丸剂);活血化瘀通络治疗妇科疾病(月经量少、月经先后不定期、子宫腺肌症、不孕等),为7.4~30 g;化痰活血定眩治疗眩晕,为15~30 g.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消食去滞助运、消积疏肝利胆常配伍乌梅、莱菔子、丹参;活血化瘀降浊常配伍泽泻、虎杖、荷叶;活血化瘀通络常配伍香附、红花;化痰活血定眩常配伍丹参.  相似文献   
108.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等内容。“武昌模式”采用中医通治方+社区+互联网的模式,根据疫情形势,在政府支持下,大量配置通治方,通过社区将中药发放至患者或居民手中,患者通过专门的APP或者微信扫描中药袋上的二维码,对服药结果进行反馈,专家根据反馈对药方进行微调或对诊疗方案进行调整。通治方是“武昌模式”决胜的关键,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同步实施使得疫情防控关口前移,瘥后防复是“武昌模式”独特善后之法。故“武昌模式”将中医治未病理念与现代思维及技术紧密结合,是我国在面对新发、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社区中医药防控的一种创新模式,为社区传染病防控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普济痔疮栓外用辅以止痛如神汤加味治疗混合痔术后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方法:选取100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均于2022年1月1日~2023年1月31日入院,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50例)与试验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外用普济痔疮栓治疗,试验组患者加用止痛如神汤加味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疼痛因子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组间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为试验组更高(P<0.05);术后一天,两组V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三天、一周,两组VAS评分对比,为试验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肛缘水肿、出血、肛门坠胀)积分对比,为试验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的5-HT、β-EP水平对比,为试验组更低(P<0.05);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为试验组更低(P<0.05)。结论:接受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术后应用外用普济痔疮栓辅以止痛如神汤加味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疼痛因子得到抑制,治疗安全性较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了解我国围绝经期女性认知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干预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2018年全国调查数据,选取年龄45~60岁的围绝经期女性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估围绝经期女性的认知功能,采用相关性分析及普通最小二乘(Ordinary Least Squares, OLS)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认知功能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围绝经期女性4 220名,围绝经期妇女认知能力总得分的M(P25,P75)为16.00(19.00,20.00)。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t=19.588,P<0.001)、居住于城镇地区(t=2.272,P=0.023)、有配偶(t=3.871,P<0.001)、有社交活动(t=6.375,P<0.001)对围绝经期女性认知功能有正向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