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5篇
  2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目的探讨针对病因与治疗方法实施健康教育对干眼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将2000年~2001年75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3个月后的疗效.结果3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为72.2%,对照组有效率为51.7%,经χ2检验两组差别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病因与治疗方法实施健康教育对干眼症患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3.
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分离及其乳酸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分离及其乳酸含量的测定赵春艳,崔京伟,陈茁,常元勋,江泉观支持细胞(Sertoliceils)是睾丸生精上皮中唯一非生殖细胞,对精子发生有重要意义(1)。以往研究表明,许多化学毒物如三硝基甲苯(2),铅(3),铜等都具有雄性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64.
从1961年以来,作者对91例中等或高度敏感的广泛性肿瘤使用分次全身照射(TBI)29例及次全身照射(SIBI)62例。其中大多数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其它为何杰金氏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精原细胞瘤及肺燕麦细胞瘤。既有曾行局部或区域放疗及化疗后失败者,亦有未行任何治疗者。照射方法:TBI 每日10~15rad,总量100~500rad(平均260rad);STBI 每日50rad,每周5次,总量900~4000 rad(平均1110 rad)。屏蔽头部及四肢,周围血象有下降趋势者,立即停止照射。  相似文献   
65.
本实验采用双因素配对设计,目的在于探讨在Cd经口染毒的情况下,低Ca饲料对大鼠组织中Cd的摄取及镉-金属硫蛋白(Cd-Mt)含量的影响。本实验用24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60~180g),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对照组喂饲正常饲料,低Ca组喂饲低Ca饲料;Cd染毒组喂饲正常饲料,同时饮水中加CdCl_2(0.89mmol/L,100mg/L);低Ca+Cd染毒组喂饲低Ca饲料,同时饮水中加CdCl_2(0.89mmol/L,100mg/L)。在整个8周实验期间,4组大鼠的热量和营养供给相同,实验结束后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大鼠肝、肾、脾和红细胞中Cd的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肝、肾中Cd-Mt含量。结果表明,低Ca组、Cd  相似文献   
66.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多数癌症是环境化学物质与体内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化学诱癌研究证实,许多化学致癌物能与DNA形成共价结合,造成体细胞突变,导致癌的发生。本文通过对体质因素、暴露和毒性测定的评价,指出可利用分子流行病学方法预测化学物质致癌危险度。  相似文献   
6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中医中药对其治疗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我院利用中药足浴护理同时进行足底按摩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PPARγmRNA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的表达,以及不同浓度的睾酮、胰岛素及罗格列酮对卵巢颗粒细胞细胞核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mRNA的表达调节。方法:分别提取5例PCOS患者和30例正常人卵巢颗粒细胞,对PCOS患者及5例正常人(对照组)颗粒细胞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PPARγmRNA表达;剩余25例正常人卵巢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培养48 h后,分别用含不同浓度的睾酮、胰岛素及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的培养基培养颗粒细胞24 h后,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PPARγ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睾酮浓度为1 nmol/L时,PPARγ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睾酮浓度为10 nmol/L时,PPARγmRNA的表达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浓度为10 nmol/L时,PPARγ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当胰岛素浓度为100 nmol/L时,PPARγmRNA的表达与胰岛素浓度为10 nmol/L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格列酮浓度为1 nmol/L时,PPARγ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当罗格列酮浓度为10 nmol/L时,PPARγmRNA的表达较罗格列酮浓度为1 nmol/L时明显增加(P<0.05)。结论:卵巢颗粒细胞PPARγmRNA的表达与睾酮的浓度有关,胰岛素诱导颗粒细胞PPARγmRNA的表达,颗粒细胞PPARγmRNA的表达受PPARγ的正向调节,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PPARγmRNA的表达异常可能与PCOS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