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夏天无总生物碱微孔渗透泵片处方.方法:以NaCl用量、致孔剂含量、包衣增质量为自变量,药物累积释药量及累积释放量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为因变量,应用Design Expert对处方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处方进行验证.结果:最优处方为NaCl用量34 mg,致孔剂质量分数99%,包衣增质量4%;优化处方呈零级释放特性.结论: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成功建立了处方优化模型,实现了夏天无总生物碱微孔渗透泵片的处方筛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部的已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53例,进行询问的方式,了解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并以依从性好差分两组作对比分析。结果:依从性好的患者60例,占全部心衰患者的39%,两组在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情况、治疗费用、患者对疾病和药物的了解、伴有其他疾病和专门健康教育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我们县慢性心衰的患者中,治疗的依从性并不很好,多种因素影响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夏天无总生物碱渗透泵控释片中总生物碱的纯化工艺.方法:选用5种大孔吸附树脂,以总生物碱提取率为指标,采用静态吸附试验对大孔树脂进行筛选.对筛选得到的树脂,用动态吸附解吸试验选择优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HPD722对总生物碱的吸附性能与解吸效果最好;最佳纯化工艺为最大上样量为7BV;上样流速为3BV·h-1; 0.2%氨水液6BV洗脱杂质;95%乙醇洗脱总生物碱,洗脱体积为5BV,洗脱速度为1BV.h-1.结论:该工艺简单可行,纯化效果好,能满足制剂要求.  相似文献   
14.
脉冲制剂因其定时性强、毒副作用小,而越来越受到医药界的重视。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对脉冲式给药系统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总结口服脉冲制剂的主要类型及释药机理。目前口服脉冲制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化药,中药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仅有磷酸川芎嗪脉冲塞胶囊和复方丹参脉冲控释片。  相似文献   
15.
16.
17.
龙胆苦苷脂质体含量测定及包封率考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建立龙胆苦苷脂质体含量及包封率测定的方法.方法:通过方法学考察,建立HPLC测定龙胆苦苷含量的方法;分别采用离心法和透析法从龙胆苦苷脂质体中分离龙胆苦苷,分别测定,计算包封率.结果:确定龙胆苦苷脂质体含量测定条件为流动相甲醇-水( 30∶7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离心法和透析法测得平均包封率分别为69.67%,76.12%.结论:建立的HPLC条件可用于龙胆苦苷脂质体的含量测定,离心法测得的包封率较透析法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依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对医院133例ADR报表进行分析。结果涉及ADR药物82种,抗感染药物居首位(30.08%),其次为中成药(16.54%);静脉给药是引发ADR的主要途径,占比66.17%;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6.84%)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22.50%)。结论临床应注意合理用药,以避免或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院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的规律及产生原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4月上报的40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9例药品引起的不良反应中,男性发生率(57.9%)高于女性(42.1%);抗感染药物居首位(34.5%);静脉给药是引发ADR的主要途径(64.3%)。结论通过多种途径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