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3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跟骨异形钛板内固定治疗波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明宇  杨萌  崔杰 《中医正骨》2008,20(1):44-44
跟骨解剖形态复杂,跟骨骨折后若得不到理想的复位及有效固定,将影响息肢的功能。自2002年1月-2004年7月,作者采用切开复位异形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27例,患足功能恢复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治疗骨折后难治性便秘的疗效.方法:辨证论治,应用大承气汤方加减治疗16例骨折后难治性便秘患者.结果:患者在用药后便通得解,症状减轻.结论:辨证应用大承气汤方加减治疗骨折后难治性便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3.
<正>骶髂关节紊乱症是导致下腰痛的原因之一,又称为骶髂关节半脱位、骶髂关节错缝、骶髂关节损伤等,好发于青壮年及妇女,是髂骨与骶骨之间耳状面及周围软组织在外力或内部因素作用下出现错位或者损伤,关节内外力学失去平衡,且机体自身不能恢复的疾病。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是赵明宇主任医师及其团队在平乐正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并探讨中药炮制方法在临床应用上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300例中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按照用药不同(含生物碱类、含苷类、含挥发油类药物)分为三组,A、B、C组为服用未经炮制中药的对照组,a、b、c组为服用经炮制中药的观察组.用药后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服用炮制后中药的观察组临床效果好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用药期间未发生中毒和副作用.结论:中药炮制法对临床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能提高药效,降低药物毒性,消除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5.
枸杞子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药食两用的食材.枸杞子具有降脂、抗癌等药理作用,逐渐被应用于临床治疗.本文就枸杞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简要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6.
手法复位夹板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靠背骨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赵明宇  白玉  杨萌 《中国骨伤》2009,22(8):635-636
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当远折端与近折端骨茬相对,形成“背靠背”畸形,单纯牵引手法复位常常导致失败,给复位带来一定的困难,复位后骨折端不稳定,容易错位。一些医院直接采用手术治疗。2005年8月至2008年1月我科采用手法复位夹板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靠背”骨折39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一指禅推法是以拇指着力,通过前臂的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运动的一种轻巧有力的手法,在临床多种学科疾病中有着广泛运用。本文通过对一指禅推法源流探索,对一指禅推拿手法特色要点的归纳总结,以及在临床运用方面各种疾病治疗效果的探讨,了解其流派源流发展及研究进展,能够更深入理解一指禅推法的精髓,以利于一指禅推拿手法的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58.
筋滞骨错理论经过正骨人的不断总结和完善,已经形成了独居特色的筋伤医学理论体系。筋滞骨错理论对于膝骨性关节炎具有着独特的理解、认识和特色的治疗方案,该理论所特有的治疗方案对膝骨性关节炎亦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通过筋滞骨错理论对膝骨性关节炎病因病机认识、诊疗思维、治疗方案3个部分进行深入探讨,以便于为临床各位同道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59.
大黄是现阶段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天然中药,临床主要可运用在消化系统、急腹症、免疫系统等疾病治疗中.大黄临床药理作用具有一定开发利用价值,可从中分离有效治疗成分,且毒性较低,治疗安全.大黄在临床应用上具有广阔前景,针对大黄药理进行研究可进一步探索其临床应用,为多种不同疗效新制剂研发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筋滞骨错"理论指导下手法治疗黏连期肩凝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73例黏连期肩凝症患者。男31例,女42例。年龄38~60岁,中位数50岁。病程5~15个月,中位数9个月。均采用基于"筋滞骨错"理论的手法治疗,同时辅以肩部中药薰洗、中药塌渍治疗及功能锻炼。手法治疗每天1次,连续治疗30 d。治疗后采用李海燕等制定的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从疼痛、肩关节活动度、肌力、日常生活能力、局部形态5个方面对患者的肩部功能进行评定,同时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肩周炎的疗效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本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均明显减轻,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肩周炎的疗效标准评定,治愈33例、好转38例、未愈2例。所有患者均获得3个月以上随访。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个月本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总分、肩部疼痛、关节活动度、肌力、日常生活能力及局部形态评分均提高[(60.03±9.44)分,(84.82±5.70)分,t=-19.216,P=0.000;(14.45±7.15)分,(25.21±3.17)分,t=-11.753,P=0.000;(16.89±4.16)分,(21.00±2.75)分,t=-7.032,P=0.004;(3.99±0.86)分,(4.67±0.50)分,t=-5.889,P=0.005;(20.67±5.49)分,(29.27±2.77)分,t=-11.957,P=0.000;(4.03±1.11)分,(4.67±0.75)分,t=-4.125,P=0.000]。结论:在"筋滞骨错"理论指导下手法治疗黏连期肩凝症,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增大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