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静脉内血管平滑肌瘤(IV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诊治的12例IVL患者的临床情况,依照肿物主要延伸部位的不同,分为Ⅰ、Ⅱ、Ⅲ三种类型.比较三种类型IVL患者临床特征、诊治及复发情况.结果:12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4.33岁,Ⅰ型3例,Ⅱ型4例,Ⅲ型5例.术前确诊5例,其中Ⅰ型3例,Ⅱ型0例,Ⅲ型2例.平均随访34.00±17.26个月.9例患者既往有子宫肌瘤相关手术史.1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Ⅰ型IVL平均出血量6066.67±1900.88 ml,Ⅱ型950.00±1135.78 ml,Ⅲ型8060.00±12393.87 ml(P>0.05).2例复发,均为Ⅲ型患者.结论:将IVL依照肿物延伸部位分为三种类型,其中延伸至髂内静脉丛的Ⅲ型手术治疗较困难,较易复发;而局限于局部的Ⅱ型易误诊.应提高对不同类型IVL的认识.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经腹横筋膜平面(TAP)阻滞时使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差异。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试验方法,选取66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腰硬联合麻醉。手术结束后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阻滞,分别给予0.4%罗哌卡因40 m L(A组)、0.5%罗哌卡因40 m L(B组)及0.6%罗哌卡因40 m L(C组),各22例。所有患者术后每6小时口服双氯芬酸钾50 mg至术后48 h。若服药间期最高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4分,静脉给予曲马多或肌注杜冷丁镇痛。患者术后48 h内评估静息及运动NRS评分,阿片类药物使用量;记录首次下地及首次排气时间;记录恶心、呕吐、过度镇静的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术后镇痛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A组患者术后24 h及36 h静息NRS评分明显较其他两组升高,且A组患者术后36 h时测得运动NR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在术后>24~36 h曲马多使用量较其他两组明显增加(P<0.05)。B、C组患者比较,NRS评分及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首次下地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患者对镇痛方式满意程度、恶心、呕吐发生率及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使用0.4%及0.6%罗哌卡因比较,使用0.5%罗哌卡因40 m L进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阻滞更适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23.
Clinprot系统筛选子宫内膜异位症标志物磁珠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Clinprot系统中2种磁珠对于同种样品的蛋白分选能力,初步探讨磁珠选择的步骤、指标.方法 分别同时利用Cu2 合(IMAC-Cu)磁珠和弱阳离子(WCX)磁珠检测同样30例血清标本,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其他良性卵巢肿物10例,健康人10例.比较2种磁珠分选后的蛋白质谱图基本参数、组内一致性和2种磁珠寻找差异的能力.结果 ①对于该实验样本,WCX磁珠在蛋白质谱图中总峰数量、峰面积均优于Cu2 磁珠(P<0.001).而在峰高度上,Cu2 有一定优势;②比较3个组的质谱图组内一致性,WCX与IMAC-Cu均有良好的一致性:③初步了解2种磁珠寻找差异的能力,WCX磁珠与IMAC-Cu磁珠均能区分疾病组与正常组,相对WCX磁珠构建的模型更为稳定.结论 在Clinprot实验开始前,选择合适的样本量,综合多个衡量指标,结合多个选择步骤评价不同磁珠抓取蛋白的能力,选择一种磁珠扩大样本量,可以为进一步实验中寻找差异蛋白奠定良好基础.就该实验样品,WCX磁珠更利于扩大样本时应用.  相似文献   
24.
患者,女,39岁,主因“阴道不规则流血1年半,加重4个月余”于2004年11月9日入院。1年半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经止血治疗后好转。1年前行妇科检查时曾诊断为“宫颈中度糜烂”,未处理。4个月前再次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于我院门诊就诊,行阴道镜检查。病理回报:宫颈多点鳞状上皮重度非典型增生,原位癌,伴有累腺,局部可见浸润。2个月前,患者因“发现白细胞升高”于我院行骨髓活检,诊断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准备行骨髓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25.
子宫内膜异位症作为生育年龄妇女常见多发病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受到关注 ,与会代表就以下几方面发表了论文。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础研究近年来 ,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的基础研究有很大发展。特别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 ,受到大家的广泛重视。本次会议共收到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的文章共 1 3篇。包括基因 ,机体免疫机制的变化 ,新生血管的形成等几方面。其中基因方面的研究受到大家的关注 ,中国的Z .Lili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HPSE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未患病者 ,而在正常妇女中HPSE在卵泡…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肌电引导对提高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性瘫痪 (脑瘫 ,CP)患儿下肢肌张力障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 2 8例脑瘫下肢肌张力障碍患儿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4例 ,前者采用肌电引导A型肉毒毒素注射 ,后者采用经验注射 ;按修订Ashworth量表 (MAS)及Koman医师评分法 (PRS)进行评价疗效。结果 肌电引导组和非肌电引导组比较 ,治疗后M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PRS评价显著性差异 (t=3.32 P <0 .0 5 ) ;肌电引导组疗效明显优于非肌电引导组。且下肢肌无力和注射后局部疼痛副作用分别为 1例和 5例 ,有显著差异 ,1~ 3周后完全恢复。结论 肌电引导可明显提高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障碍的疗效 ,且可有效减少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27.
单肺通气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胸内手术的麻醉,常用的方法包括双腔支气管导管和支气管堵塞器等。在为外科手术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单肺通气也存在诸多已经明确的弊端及一些潜在的风险。针对这些问题,多年来已发展出很多与之配套的技术和理念来克服其缺点,但始终不能使我们完全满意。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通气方式供参考,可能在少数手术中无法实施,但是相信在大多数胸内手术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PICC置管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实施品管圈活动前2012年3月~2013年2月行PICC置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设为对照组),分析行PICC置管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关处理措施。成立PICC置管患者质量控制品管圈,确立降低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为主题。有针对性地制定PICC置管评估量表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对2013年3月~2014年4月行PICC置管的患者实施品管圈工作模式(设为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减轻患者痛苦及负担,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结果:PICC置管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由实施品管圈工作模式前的57.14%降至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的36.93%;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由实施品管圈工作模式前的90.47%提升至实施品管圈工作模式后的94.88%,经x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工作模式提高了品管圈成员的团队精神,有效地降低了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负担,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提升了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9.
赵旸  陈丽娜  邓娜  董继萍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2078-2079
目的观察序贯式保护性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将52例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使用传统通气)和观察组28例(保护性通气,早期拔管,经鼻正压通气),比较呼吸机参数设置、上机时间、用氧时间、血气分析、住院时间、肺损伤的发生。结果观察组吸气峰压(PIP)、平均气道压(MAP)、潮气量(VT)低于对照组,肺损伤的发生率降低;上机时间、用氧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序贯式保护性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降低肺损伤,缩短有创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30.
综合康复治疗婴儿中枢性协调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枢性协调障碍(ZKS)是早期脑性瘫痪(CP)的代名词,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如不及时诊治,易转变为CP而成为儿科难治之症。1998年8月~2001年8月,我中心对26例ZKS患儿经综合康复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并与21例ZKS患儿进行了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