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2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1.
[目的]了解青海省2007~2008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为制定青海省预防和控制腮腺炎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08年青海省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腮腺炎病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7~2008共报告腮腺炎病例3 314例,发病率分别为31.45/10万和29.36/10万;以冬春季发病为主;93.93%病例为<15岁儿童,其中10岁年龄组发病较高,2007年、2008年分别占报告病例数的32.85%和23.35%.[结论]近两年腮腺炎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与儿童腮腺炎疫苗免疫接种率低、易感人群大量增多有关,应提高疫苗的接种覆盖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青海省学前儿童和小学生实施乙肝疫苗接种与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情况,为今后实施类似公共卫生活动积累经验。方法按照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支持青海省实施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项目的统一要求,2006年对海南州所有小学生实施乙肝疫苗接种与健康教育,2007年对海西州、黄南州、玉树州、果洛州及海东地区小学生进行乙肝疫苗接种与健康教育。结果 3针累计接种乙肝疫苗973044人次。其中第1针接种323028人,接种率97.78%;第2针接种324121人,接种率98.03%;第3针接种325921人,接种率98.09%,均达到项目实施的要求。师生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培训前的68.34%提高到97.23%。结论通过项目的实施,青海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达到98%以上,师生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有力推动了青海省乙型肝炎控制工作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免疫规划服务人员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KAP)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少数民族地区免疫规划服务人员知、信、行现状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青海省的门源县、尖扎县的乡、村级和县级免疫规划服务人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KAP调查。结果免疫规划针对疾病传播途径调查的回答正确率:甲肝82.04%,乙肝90.25%,风疹88.58%;对减毒活疫苗在开启后0.5 h、灭活疫苗在开启后1 h和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时间的知晓率分别为79.50%、86.20%;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上报时限的知晓率只有40.60%。结论应加强对免疫规划服务人员的培训,加大对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以此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免疫规划人员专业知识的知晓率,逐步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间的差距,确保免疫规划工作可持续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125名抗-HBc阳性小学生接种(CHO细胞)乙肝疫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抗-HBc阳性小学生和对照人群接种CHO乙型肝炎疫苗效果,分析自然感染人群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应答强度,为制定乙肝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个体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抽取乙型肝炎病毒自然感染者(抗-HBc阳性)125人,按1︰1比例选取同一班级,性别、年龄相同未感染过乙肝病毒,同时未接种过乙肝疫苗125人作为对照组,进行血清学观察。结果抗体总阳转率为85.6%,其中实验组80.8%,对照组90.4%。实验组几何平均浓度(GMC)为7087.02IU/ml,对照组6517.88IU/ml;免疫后1个月两组之间抗体阳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0.01﹤P﹤0.05)。分年龄组抗体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岁(χ2=3.38,P﹥0.05)、9~10岁(χ2=1.55,P﹥0.05)、11~12岁(χ2=0.00(校正),P﹥0.05)。结论未接种过乙肝疫苗和未感染过乙肝病毒人群接种效果较好。几何平均浓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可能与免疫记忆有关。实验组和对照组儿童接种10μg(CHO细胞)乙肝疫苗免疫后均能产生良好效果,建议接种乙肝疫苗时不应当将感染人群排除在外。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西宁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肝炎(乙肝)预防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以及乙肝病毒感染现状,为制定乙肝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61家公共场所的从业人员152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KAP调查。结果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57.89%的人做过乙肝检查,55.92%的人接受过卫生知识培训。知晓乙肝是经血传播的占40.13%,知晓所用工具应消毒的占18.42%,69.73%的人不知道乙肝会发展成肝硬化、肝癌,24.34%的人在自己皮肤粘膜破损不经包扎继续为顾客服务。有88.81%的人不知道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肝,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占48.03%。结论应加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预防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工具的消毒管理,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乙肝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21年10月17日至11月2日青海省西宁市一起职业暴露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疫情,探讨职业人群在COVID-19防护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的要求,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现场处置工作,采集病例、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进行核酸检测,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部分确诊病例咽拭子样本进行基因测序。结果 本次疫情涉及病例11例,其中3例为家庭聚集性,8例为医护人员,女性9例;男性2例。共传3代,平均潜伏期为3.18 d,发病地点主要集中在办公室区域,共同使用电话、电脑等办公用品是本次疫情的高危行为,病例首发症状以咳嗽为主(10例,90.97%)。现场流调人员脱防护服时不规范以及防水靴套设计不科学,成为本次职业暴露的最主要风险点。本次疫情中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属于VOC/Delta变异株。结论 本起疫情主要为职业暴露,建议流行病学现场防护服穿脱时指定专人监督和评估,建议改良防水靴套脚踝处设计,进入过现场的工作人员应减少与其他工作人员接触。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2006年麻疹减毒活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青海省2006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效果,探讨消除麻疹策略。方法综合分析MV强化免疫现场调查资料、评估报告和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资料。结果青海省2006年MV强化免疫共接种目标儿童1 100 315人,报告接种率和调查接种率均>95%;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锐减;漏卡儿童和零剂次免疫儿童主要分布在个别地区8~11月龄婴儿中。结论青海省2006年MV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显著降低;但某些地区常规免疫服务质量如不能明显加强,需考虑4~5年后开展MV后续免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和对照人群预防乙肝的认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rice,KAP),分析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传播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乙肝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抽取乙肝患者50例,按1:2比例抽取社会人群100人,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公共场所划伤皮肤、非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足HBV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感染与乙肝预防KAP有关.结论 乙肝患者高估了日常生活接触的传播作用,而低估了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的危险因素.应加强乙肝科普知识的宣传,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10μg乙型肝炎基因重组(酵母)疫苗对(5~14)岁儿童的免疫后抗体产生效果,为制定有效的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0、1、6免疫程序对(5—14)岁儿童接种酵母重组乙肝疫苗,对633名乙肝血清标志物全阴的儿童,全程免疫6个月后采集血样,采用定量放免法(PIA)进行抗体检测。结果t全程免疫6个月后,抗体阳转率92.73%,分年龄组几何平均滴度(GMC)差别无明显性(F=1.66,P〉0.05),抗体滴度(GMC)在100mIU/L以上,占81.20%,男女之间抗体阳转率及GMC构成分布差别无显著性。结论: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安全有效,儿童免疫后的抗体阳转率效果明显,抗体应答水平较高。为减少无应答和低应答人数应当增大接种剂量,以增加抗体阳转机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加强免疫规划专业人员队伍建设,为扩大免疫规划提供保障,对青海省2007年各级免疫规划的管理和免疫专业技术人员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方法]对2007年省、州(地、市)县、乡、村级4 513名免疫规划专业人员,采用统一表格,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全省免疫规划服务人员中,50岁以上人员占22.60%,大专以上学历分别占本级人员的93.33%、31.42%、27.80%、12.47%和14.08%.省级免疫规划专业人员中以中高级职称为主,占46.67%,州(地、市)、县、乡、村级中高级人员分别占48.57%、48.78%、9.95%、6.74%.[结论]各级学历分布不均衡,低学历、低职称人员所占比例较大;省级以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为主,县级以下主要为低学历、低职称较多,学历、职称及人员的老化不适应免疫规划的进程和当前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发展和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