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对小乳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径小于1 cm小乳腺癌X线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类圆形19例,不规则分叶形34例;境界清楚10例,欠清26例,分界不清17例;毛刺征、棘状突起23例,结节伴钙化23例,结构紊乱28例,大导管相10例,异常血管10例。结论:钼靶X线是小乳腺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2.
目的:比较钼靶X线和高频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5例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线及高频超声资料。结果:钼靶X线与高频超声联合诊断乳腺癌阳性率(94.1%)明显优于单一方法(91.8%,90.6%)(P<0.05);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为毛刺肿块、微细钙化、局限性致密、结构紊乱、大导管征、肿瘤血管、皮肤增厚、乳头凹陷;超声表现为不均匀低回声实性占位、细点状钙化、丰富血流;钼靶X线检出钙化型乳腺癌较超声敏感;高频超声检测血流信号明显优于钼靶X线。结论:钼靶X线与高频超声联合能显著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和诊断率。  相似文献   
63.
为了解粉尘作业工人与不接尘工人在肺功能测定正常时肺体积和肺大血管的改变情况,1993年,对100名接尘与100名不接尘健康男工的 X 线胸部正位片进行了测量对比分析。一、资料接尘组和不接尘组各100人。两组均采用胸部正位片。两组均为肺动能测定正常,无心肺及其它疾患的男性工人。接尘组年龄为24—60岁,平均41岁,接尘工龄为4—41年,平均23.6年。不接组年龄为26—64岁,平均51岁。  相似文献   
64.
介入性热化疗栓塞治疗结肠癌肝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介入性热化疗栓塞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63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热化疗组30例,将5-Fu、丝裂霉素及顺铂用热疗机加热至65℃后经导管缓慢注入肝动脉,再用超液化碘油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常温组33例,经导管将与热化疗组相同化疗药常温灌注后用超液化碘油栓塞肿瘤供血动脉。观察体温、肝功能变化。每月复查癌胚抗原(CEA)及肝脏CT,观察肿瘤内碘油沉积及病灶大小、数目,统计患者生存率。结果:治疗后热化疗组生存率较常温组有显著性增加(P<0.01),其6、12、18、24月生存率分别为100%、93%、73%、60%;其肿瘤数目及大小较常温组明显减少和缩小(P<0.01);两组之间碘油沉积、体温、肝功能变化无差异(P>0.05)。结论:介入性热化疗栓塞治疗结肠癌肝转移能显著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65.
赵年  秦燕  尚建敏  夏进东   《放射学实践》2009,24(3):304-304
病例资料 患者,男,55岁。2年前发现右臀部一核桃大肿块,无明显不适,半年来肿块明显增大。现已约苹果大小,行走坐立时均感肿胀不适,并有排便不畅感。既往体健。查体:右侧臀部自肛周向外有一巨大球形肿块,约大小10cm×8cm,皮肤无破损。质地中等.无触痛。活动度可,未闻及血管杂音,皮肤表面色泽较深,腹股沟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下肢不肿,肛检无异常发现。  相似文献   
66.
研究多层螺旋CT血流动力学成像技术(MSCTPI)、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在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肿瘤活性评估中的应用。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3~5周后进行MSCTPI、MRI、DSA检查,以DSA诊断为金标准,比较MSCTPI、MRI对肿瘤活性病灶的诊断情况,TACE术后复发及残余病灶的诊断敏感度、准确度及特异度,TACE术后肿瘤包膜的检查情况。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DSA诊断共有59个病灶,其中活性病灶51个;残留或复发病灶48个,术后无残余或复发病灶11个。MSCTPI、MRI病灶检出率分别为91.53%、96.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PI活性病灶数检出率(50.98%)低于MRI活性病灶数检出率(82.35%,P<0.05)。以DSA诊断为金标准分别与MSCTPI、MRI绘制四格表,MSCTPI诊断肝癌复发及残余病灶的准确度为79.66%,敏感度为81.25%,特异度为72.72%;MRI诊断肝癌复发及残余病灶的准确度为89.83%,敏感度为91.67%,...  相似文献   
67.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和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T和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20个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FNH的CT和MRI表现特点,并与病理对照(CT检查12例,MRI检查10例,4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病灶大小1.8~13.5cm;CT检出11个病灶,CT平扫病灶均呈低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示除中心疤痕灶外,所有病灶均明显增强,6个病灶周边见增粗、扭曲的动脉;门脉期示病灶呈稍高密度,延时期示6个病灶呈稍高或等密度,5个病灶呈稍低密度;5个病灶的中央疤痕均延时增强。MRI检出12个病灶,病灶均呈稍长或等T1及T2信号;增强动脉期示病灶明显增强,门脉期及延时期呈稍高或等信号,7个病灶的中央疤痕延时增强。结论:CT和MRI能够显示FNH的血供特点及病理特征,动态增强扫描是诊断FNH最有效的影像学手段,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68.
杜锐  赵年  陈晓荣  闵朋 《郧阳医学院学报》2021,(3):300-302,封3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是一种罕见的肝脏肿瘤,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多为体检或肿瘤较大出现压迫症状后检查发现.同时其影像学表现常缺乏特异性,尤其是恶性PEComa,易发生肿瘤坏死和转移,常误诊为肝细胞肝癌( hepatocel...  相似文献   
69.
胃Dieulafoy 病栓塞治疗一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Dieulafoy病少见 ,本院近期收治 1例 ,经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后即行栓塞治疗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患者 男 ,5 2岁。以突然大呕血 1d急诊收入院。既往无肝硬化、胃溃疡病史。体检 :血压 75 / 5 0mmHg(1mmHg =0 133kPa) ,脉搏 16 0次 /min ,贫血貌 ,神志恍惚 ,脉搏细弱 ,皮肤苍白 ,唇发绀 ,心肺无异常。腹软 ,无压痛及反跳痛 ,肝脾不大 ,肠鸣音亢进。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 3 4×10 12 /L ,血色素 72g/L ,血小板 5 6× 10 9/L。胃镜检查 :食管贲门见新鲜血及黑色血凝块 ,未见黏膜下静脉曲张 ;胃体亦见大量鲜血…  相似文献   
70.
目的总结胰腺囊性肿瘤MSCT(多层螺旋CT)及MRI(磁共振)影像学特点,分析MSCT与MRI诊断及鉴别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39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及MRI检查,且影像学资料完整,分析MSCT与MRI对胰腺囊性肿瘤钙化及囊性成分的鉴别价值。结果 MRI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准确率为100.0%,高于MSCT的62.5%;MRI诊断胰腺囊性肿瘤准确率为82.1%,高于MSCT的61.5%(P0.05)。结论 MSCT、MRI均可显示胰腺囊性肿瘤血供及形态,MSCT在显示囊壁附近及中心钙化方面优势好,MRI在显示肿瘤囊性成分、壁结节及分隔方面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