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胰体尾癌累及脾血管并发脾梗塞及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PSPH)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8例胰体、尾癌患者进行增强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检查,并进行后处理重建显示脾动、静脉受侵情况及侧支循环。结果:28例均累及脾动脉,表现为脾动脉受压、推移、包绕征象,12例受压,16例被包绕,脾脏梗塞CT表现为三角形无强化的低密度灶。累及脾静脉致胰源性门脉高压中,胃左静脉、胃短静脉、胃网膜静脉、胃结肠干、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或扩张的比例分别为68%、77%、85%、48%、7%,无脐静脉开放。结论:MSCT不仅能显示脾动脉受侵及脾梗塞情况,而且能显示脾静脉受阻致胰源性门脉高压侧支循环的分布和走行,在胰腺体尾癌术前分期和评估PSPH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之一,有文献报道,全世界HIE 的平均发生率约为1. 5/1000,在发达国家,HIE的发病率为0.1%~0.8%,在部分发展中国家甚至高达2.6%[1-2].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新生儿死于该病[3] ,...  相似文献   
53.
目的:比较钼靶X线和高频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5例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线及高频超声资料。结果:钼靶X线与高频超声联合诊断乳腺癌阳性率(94.1%)明显优于单一方法(91.8%,90.6%)(P<0.05);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为毛刺肿块、微细钙化、局限性致密、结构紊乱、大导管征、肿瘤血管、皮肤增厚、乳头凹陷;超声表现为不均匀低回声实性占位、细点状钙化、丰富血流;钼靶X线检出钙化型乳腺癌较超声敏感;高频超声检测血流信号明显优于钼靶X线。结论:钼靶X线与高频超声联合能显著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和诊断率。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对小乳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径小于1 cm小乳腺癌X线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类圆形19例,不规则分叶形34例;境界清楚10例,欠清26例,分界不清17例;毛刺征、棘状突起23例,结节伴钙化23例,结构紊乱28例,大导管相10例,异常血管10例。结论:钼靶X线是小乳腺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不典型乳腺癌钼靶X线片特征。方法:对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不典型乳腺癌钼靶X线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典型肿块10例,簇状细小钙化22例,局灶性致密影13例,结构紊乱4例,血管影增粗3例。结论:不典型肿块和簇样钙化是不典型乳腺癌的最主要钼靶X线片特点。  相似文献   
56.
前言CT 的中文名称叫“电子计算机 X 线体层扫描摄影”。CT 在颅脑、腹部、盆腔、胸部等疾病的诊断上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CT 检查有4个优点:图象清晰,密度分辨力高;CT 显示断面图象,并可通过重点获得三维图象;CT 检查操作简单安全;CT资料贮存与再现方便。因此,近几年来,平顶山已有千家市级医院引进应用。为了解 CT 室放射卫生状况,保护工作人员.受检人员和公众健康,1993年10月25日,对矿务局总医院 CT 室的放射卫生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动脉血管内灌注预防神经介入术中脑血管痉挛的价值。方法对神经介入治疗过程中出现的13例血管痉挛患者,采用动脉血管内灌注维拉帕米灌注防治。结果导致脑血管痉挛的因素: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导丝等物理刺激3例,脑动静脉畸形1例,其中经颅内动脉灌注4例,经颈内动脉灌注9例;动脉血管灌注维拉帕米后,脑血管痉挛均得到解除,血流恢复;术中未出现病情加重情况,未造成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动脉血管内灌注维拉帕米可有效解除神经介入治疗过程中脑血管痉挛,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8.
张旭辉  尚建敏  陈晓荣  赵年   《放射学实践》2012,27(9):1036-1036
病例资料患者,男,48岁。体检发现纵隔肿块1年,当时无任何症状,未予以重视,近10天来出现胸闷、气短症状。入院体格检查:神清,体温37度,血压120/85mmHg,心率80次/分,心律齐,浅表淋巴结未肿大,左侧胸廓稍饱满,左肺呼吸音减弱,左胸叩诊实音,心电图正常。X线显示左侧胸廓饱  相似文献   
59.
<正>骶髂关节位于骨盆后环,前侧有重要的血管神经和盆腔脏器,是躯干与下肢负荷传递的枢纽,占骨盆环生物力学稳定作用的60%[1]。随着高能量损伤的增加,骶髂关节脱位骨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骶髂关节损伤属于Tile C型损伤,为垂直旋转不稳定骨折,常规治疗常会造成创伤性关节炎、骨盆的倾斜以及下肢不等长,致残率、死亡率极高。常规骨盆CR检查,由于受到盆腔脏器,以及骨盆前环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在复杂冠心病不同血运重建疗法之间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国药东风总医院收治的被诊断为冠状动脉三支和(或)左主干病变的复杂冠心病患者,共计98例,均接受血运重建治疗,根据不同血运重建方式分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组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两组患者术前均进行CACS检查,计算各血管分支CACS、总CACS、重度狭窄节段CACS,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CABG组患者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总CACS及重度狭窄节段CACS明显高于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仅左主干(LM)CA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测量CACS,可辅助临床决策复杂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方案的选择、术前器械准备以及风险和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