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脑钠肽(BNP)水平与其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ACS患者81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组39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42例,于入院后即刻检测血清BNP水平,并检查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和左室射血分数,分析BNP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心脏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BNP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逐渐升高,AMI组明显高于UAP组,并且从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到3支病变BNP水平逐渐增高,两者呈正相关(rs=0.813,P<0.01);随着左室射血分数的降低,BNP水平逐渐升高,两者呈负相关(rs=-0.846,P<0.01)。结论:血清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心功能相关,可用于ACS患者的危险评估。  相似文献   
82.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老年冠心病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评价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460例疑诊老年冠心病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2周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进行对比,对64排螺旋CT显示的冠状动脉主支及其主要分支情况进行分级评估.结果 460例患者4255支冠状动脉中,显示病变868支,其中781支与CAG结果 吻合,60支64排螺旋CT诊断狭窄而CAG显示正常,另外有2例CAG确诊存在病变而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未能显示,2种检查方法 在发现冠状动脉疾病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显示病变程度上,共781支病变在程度上与CAG结果 吻合,准确性为89.98%.结论 64排螺旋CT显示冠脉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病变的程度评估较为准确,适合用于临床怀疑冠心病的老年患者的筛查.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踝臂指数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外周动脉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以探讨踝臂指数作为其疗效评价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外周动脉病患者112例,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62例)和介入治疗+药物治疗组(50例).详细记录每一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心率、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等结果.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测踝臂指数.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外周动脉病患者治疗前踝臂指数小于0.90.介入治疗+药物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踝臂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药物治疗组同期相比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药物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踝臂指数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踝臂指数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外周动脉病患者的治疗中起重要指导作用.介入治疗能够及早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外周动脉病患者的血运,比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心肌桥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及冠状动脉造影影像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确诊心肌桥患者的检出率、部位、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脏超声和治疗情况。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率为3.96%,64排螺旋CT检出率29.68%;壁血管狭窄率冠状动脉造影为(48.8±21.2)%,64排螺旋CT为(32.6±13.2)%;前降支心肌桥占92%;单纯心肌桥41例(16.02%),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96例(37.50%),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97例(37.89%);心肌桥患者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等;心电图表现以非特异性ST-T改变为主,心脏超声收缩功能正常,部分患者舒张功能下降。结论 64排螺旋CT诊断心肌桥优于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桥患者多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治疗以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358例住院并行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的患者病例,根据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为胰岛素抵抗(IR)组和胰岛素敏感(IS)组,分析胰岛素抵抗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IR组重度狭窄病变、复杂病变、弥漫性病变、C型病变发生率高(P〈0.05)。IR组Gemini积分、病变血管支数、病变数高于IS组(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HOMA—IR与Gemini积分呈正相关。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HDL—C为冠状动脉病变的保护因素,收缩压、LDL—C、HOMA—IR为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HOMA—IR可以预测或提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IR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弥漫病变、复杂病变、重度狭窄病变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对比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粥样斑块和稳定性心绞痛症状相关病变的虚拟组织学特点,研究虚拟组织学特点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的关系,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炎症机制.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入住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急性ST抬高性心肌梗死并行直接介入治疗患者70例,随机选取同期介入治疗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0例...  相似文献   
87.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自发性再通冠状动脉和无再通冠状动脉血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A,PAPP-A)浓度及冠状动脉抽吸组织mRNA表达水平,探索炎症反应对自发性再通的作用。【方法】2008年3月-2010年6月,行直接介入治疗的急性ST抬高性心肌梗死并经TIMI血流分级为2~3级的患者共30例,为梗死相关动脉自发性再通组(SR组)。另选TIMI血流0-1级,一般临床情况与SR组匹配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为无再通组(NSR组)。记录所有入选本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指标。冠状动脉造影之后,抽吸梗死相关动脉血,并留取抽吸组织,ELISA法测定PAPP-A浓度,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抽吸组织PAPP-A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两组一般临床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SR组冠脉PAPPA浓度(0.56±0.17)ng/ml明显低于NSR组(0.82±0.26)ng/ml(P〈0.01),SR组PAPP-A mRNA表达低于NSR组(P〈0.05)。【结论】PAPP-A可能是影响自发性再通的原因之一,炎症反应的强弱与急性心肌梗死自发性再通相关。  相似文献   
88.
急性心肌梗塞rt─PA溶栓疗法及其对住院死亡率的影响武警天津总队医院内二科王谨,杨涛,李莹,赵季红,李春华(天津300162)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rt-PA,溶栓治疗,死亡率1994年11月~1995年6月,天津地区CCU病房对急性心肌梗塞(AMI)...  相似文献   
89.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本文通过对我院近5年来,共收治的62例45岁以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作临床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青年人AMI的特点。  相似文献   
90.
目的比较流式细胞术(FCM)和光学比浊法(LTA)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选取35例健康志愿者和66例冠心病(CHD)患者,分别用FCM和LTA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Bland-Altman分析,评价FCM检测血小板聚集率与LTA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健康人组LTA和FCM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结果分别为(57.74±15.39)%、(60.74±15.15)%,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LTA和FCM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结果分别为(63.46±20.75)%、(66.47±23.23)%,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人组、CHD组及所有研究对象LTA和FCM血小板聚集率结果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871、0.812、0.827,P均0.01);健康人组、CHD组、所有研究对象经Bland-Altman评价提示该两种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FCM检测血小板聚集率与LTA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