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3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94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11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197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489篇
内科学   439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87篇
特种医学   1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274篇
综合类   1405篇
预防医学   469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403篇
  4篇
中国医学   681篇
肿瘤学   7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55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2篇
  1965年   20篇
  1964年   7篇
  1959年   14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71.
目的了解理塘县近15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形势及流行特征,为政府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9年理塘县法定传染病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ArcGIS 10.3软件绘制各乡镇发病情况分布图,SPSS 21.0软件进行χ2检验、趋势性χ2检验。结果2005—2019年理塘县共计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21种6154例,年均发病率为644.33/10万,发病呈上升趋势。死亡37例,年均死亡率3.87/10万,病死率0.60%。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最高(341.12/10万);发病前3位的病种为肺结核(271.91/10万)、乙肝(103.24/10万)及包虫病(67.22/10万);肺结核、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艾滋病/HIV、梅毒发病呈上升趋势。3月、9月分别出现1次发病高峰;20~29岁、30~39岁和10~19岁组发病居前3位;男女性别比为1.24∶1;发病以农民、牧民及学生为主。结论2005-2019年理塘县法定传染病发病率较高且呈上升趋势,应针对高发传染病、上升趋势明显的传染病、重点人群进行分析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72.
背景:随着检查技术的革新,不同分期脊柱转移瘤患者逐年增多,经皮椎体成形是脊柱转移瘤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其治疗不同分期、不同活动方式肿瘤的术后生物力学疗效尚未见报道。目的:基于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胸椎T_(10)骨肿瘤转移不同位置的应力及位移情况。方法:根据1例30岁健康男性胸椎三维CT扫描数据,采用Mimics软件构建胸椎(T_(9)-T_(11))的三维几何模型,包括肋骨、韧带及椎间盘。模拟被胸椎转移瘤侵袭的T_(9)-T_(11)椎体及其后胸椎不同部位的三维模型,包括椎体结构完整的对照组,单侧转移累及椎体区(实验组1),单侧转移累及椎体和椎弓根区(实验组2),单侧转移累及椎体、椎弓根和横突区(实验组3),双侧转移累及椎体、椎弓根和横突区(实验组4)。利用Abaqus软件创建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负重、屈曲、伸展、旋转工况下VonMises应力分布及模型的位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在对不同实验组加载点在负重、屈曲、伸展、旋转工况下最大总位移的研究中,随着转移瘤侵袭部位及侵袭面的增多,加载点的总位移在增大,整体刚度降低,尤其实验组4加载点的总位移最大;②在屈曲工况下椎体、椎弓根破坏后明显增加最大Von Mises应力值,而在此基础上增加胸肋关节破坏,其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基本不变;③有限元分析并模拟骨肿瘤模型的基础上,将骨水泥区域的单元设置为一个单独的set集合,后将骨水泥区域设置为对应的材料属性以模拟骨水泥填充,结果发现,负重、屈曲、伸展、旋转工况下最大总位移均小于各实验组;④模拟经皮椎体成形治疗后患者在负重、屈曲、伸展、旋转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值相较于骨肿瘤模型大幅度降低;⑤提示基于胸椎T_(9)-T_(11)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构建有利于对胸椎骨肿瘤转移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并能够在胸椎骨肿瘤转移模型的基础上准确模拟经皮椎体成形后加载点在不同工况下的总位移及最大VonMises应力情况。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基于关键指标监测的急诊预检分诊双闭环管理的效果.方法 2019年1~6月对急诊患者实施常规预检分诊管理;2019年7~12月实施急诊预检分诊活动与监管双闭环管理,包括动态评估、规范处理、实时监控、持续改进,并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关键指标监测.结果 2个时间段分别收集4 550例、4 670例患者资料.实施双闭环管理后,初次分诊准确率、目标响应时间达标率及急诊分诊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管理,候诊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管理(P<0.05,P<0.01);双闭环管理后分诊信息采集完整、二次分诊落实、二次分诊准确度3项关键指标落实率逐步提升.结论 双闭环管理联合关键指标监测,可有效提高急诊预检分诊质量与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保障急诊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化瘀补肾方对卵巢切除小鼠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 3月龄雌性C57BL/6小鼠48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化瘀补肾方组各16只。模型组和化瘀补肾方组小鼠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OVX)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术后12周,各组小鼠建立左侧胫骨中段骨折模型。术后给予化瘀补肾方组小鼠化瘀补肾方灌胃,给予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小鼠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至骨折术后4周取材。检测各组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采用Micro-CT检测小鼠第4腰椎及左侧胫骨的骨密度,检测左侧胫骨最大应力,对左侧胫骨石蜡切片进行阿尔辛蓝/橙黄G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OVX后4周开始,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升高,并持续高于假手术组(P0.01)。骨折术后4周,模型组小鼠血清雌二醇和第四腰椎骨密度(BMD)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化瘀补肾方组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和第四腰椎BMD高于模型组(P0.01)。Micro-CT三维重建显示,模型组左侧胫骨仍有明显的骨折线,骨痂生长不明显,化瘀补肾方组骨折线模糊,骨痂形成明显。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BV/TV(P0.01)、Tb.Th(P0.05)和Tb.N(P0.01)均明显降低,Tb.Sp明显升高,化瘀补肾方组小鼠的BV/TV(P0.05)、Tb.Th(P0.05)相较于模型组则显著升高,但Tb.N、Tb.S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胫骨的最大应力在骨折术后28 d时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化瘀补肾方组小鼠胫骨的最大应力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阿尔辛蓝/橙黄G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和化瘀补肾方组骨痂组织处于塑形期,可见明显骨小梁结构,而模型组骨痂组织内见大量脂肪组织,骨小梁稀疏。结论化瘀补肾方能有效促进去卵巢小鼠的骨折愈合,改善愈合骨组织的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5.
目的 研究甘肃省围孕期女性环境毒物代谢相关基因位点多态性分布特征,筛选基因突变高危人群,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方法 纳入1 389例于2018年6月-2019年7月行孕前咨询或孕早期初次孕检的女性,对环境毒物代谢酶基因CYP1A1、GSTM1、GSTT1、GSTP1的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甘肃省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上述环境毒物代谢相关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 CYP1A1 Ile462Val基因位点杂合突变基因型AG频率为34.0%,纯合突变基因型GG频率为5.2%;GSTP1 A313G基因位点杂合突变基因型AG频率为34.1%,纯合突变GG基因型频率为4.6%;GSTM1和GSTT1缺失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56.5%、43.3%;同时携带GSTM1和GSTT1缺失基因型频率为23.7%。汉族和少数民族的GSTM1、GSTT1、GSTP1基因型频率分布相似(P> 0.05),甘肃省不同地区围孕期女性的GSTM1、GSTT1、GSTP1基因型频率分布相似(P>0.05)。结论 甘肃省围孕期女性细胞色素P450基因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系相关基因位点突变型或缺失型略高于其他地域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76.
先天性巨结肠发病的部分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母孕期状况及家庭史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先天性巨结肠发病的部分影响因素,以期为防病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对60例先天性巨结肠和40例正常儿童进行统一问卷调查,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发现与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病部分可能有关的因素。结果 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病部分可能有关的因素是母孕期被动吸烟状况、患儿性别、母孕期有害物质接触史和家庭恶性肿瘤病史。结论环境和遗传因素与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7.
鞘糖脂与肿瘤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宗城  张积仁 《医学综述》2000,6(8):368-368
<正>鞘糖脂是由糖基和神经酰胺组成的两性分子,其神经鞘氨醇骨架一侧通过糖苷键连有寡糖链,另一侧通过酰胺键与脂肪酸相连。尽管鞘糖脂结构中只发现有7种单糖,但已报道不同糖链的鞘糖脂达400余种。而理论上近200种糖链与10种神经酰胺组合,可形成2 000种鞘糖脂,说明还有多种鞘糖脂未被人们发现。鞘糖脂大多分布在细胞的膜结构中,研究表明,质膜上的鞘糖脂常聚集成簇,包含胆固醇和少量磷脂,称为“筏”(raft),其外表面有信号诱导分子,如磷脂酰肌醇聚糖(GPI)锚定蛋白的受体,胞浆面含有src家族激酶。因  相似文献   
78.
观察兰索拉唑联合西沙必利与雷尼替丁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比较。方法:将反流性食管炎病人108例分为治疗组60例,用兰索拉唑(30mg,口服,qN9:00)加西沙必利10mg(口服,4次/d)对照且48例用雷尼替丁(150mg口服,2次/d)加西沙必利(10mg口服,4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内镜复查治疗组原食道管粘膜病损愈合,好转的总效率为97%,对照组为62%;治疗组胃灼热和反  相似文献   
79.
目的硬脊膜内皮样囊肿及囊性脊柱裂术后纤维疤痕粘连可造成继发性脊髓栓系,使得神经损害症状加重或产生新的症状.术文就该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囊性脊柱裂修补术后18例,硬脊膜肉皮样囊肿5例.手术年龄2岁~12岁,术后随访3月~12月,对大小便失禁分别采用Kelly评分法及Bruskewiz评分法.结果18例囊性脊柱裂,有的第一次手术后原有的神经损害症状进一步加重,有的产生新的症状.MR显示脊髓低位.在原手术处被纤维疤痕粘连牵拉,形成脊髓栓系.5例硬脊膜内皮样囊肿神经功能损害均为后天产生.MR显示皮样囊肿位于硬脊膜内,牵拉压迫脊髓、马尾.手术目的是切除病灶,将粘连牵拉的脊髓、马尾彻底松解开.术后随访,多数病人的大小便功能及双下肢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硬脊膜内皮样囊肿或先天性囊性脊柱裂手术后纤维疤痕粘连可造成脊髓栓系,产生神经损害症状或原有症状进一步加重.MR检查有助于诊断.脊髓栓系松解术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80.
目的 鸡胚胎内注射氨甲喋呤(MTX),制作鸡胚神经管缺陷动物模型。方法 选用上海农业科学院“杭”鸡的受精蛋552枚,分成3组,分别为药物(MTX)注射组、生理盐水注射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药物注射时间选择在鸡胚孵化第2 ̄7d,MTX剂量分别为0.01、0.02、0.05、0.1及0.25mg/kg。孵化3周后观察结果。结果 孵育第3 ̄6d注药的鸡(剂量为0.01、0.02、0.05、及0.1mg/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