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3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157篇
临床医学   135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科学   179篇
综合类   245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7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肝脏退变结节MR诊断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的大鼠肝脏退变结节MR各个序列的信号特征及病灶检出率。方法对DEN诱发的30只大鼠肝脏病变模型进行MR检查,扫描序列为T1WI、T2WI及弥散加权(DWI)。扫描后即行病理学研究,对病灶进行严格影像-病理对照。结果通过大体标本连续切片,共发现30只大鼠肝脏〉3mm结节160个,其中3-4mm大小结节142个,4-5mm大小结节12个,5-6mm大小结节6个。退变结节(n=154)的信号特征为T1WI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等信号或高信号,DWI等信号或高信号。MR各序列对退变结节的检出率分别为T1WI:29%(45/154),T2WI:45%(V0/154),DWI:52%(64/124)。结合常规T1WI、T2WI与DWI,检出率为65%(81/124)。结论结合MR扫描T1WI、T2WI及DWI,对DEN诱发的大鼠肝脏退变结节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氯胺酮辅助无创正压通气对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7年10月入住我院的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标准治疗组(A组)和标准治疗组 无创正压通气与氯胺酮治疗组(B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4hB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pH值、痰液中硝酸盐/亚硝酸盐(NO3/NO2)、呼吸频率(R)与A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有效率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无创正压通气与氯胺酮治疗重症哮喘患者,不但能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降低气道阻力,减少气管插管的需求,而且能减轻患者与呼吸机相拮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64排多层螺旋CT在冠脉临界病变诊断和冠脉斑块性质判断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8月至2008年5月期间共选择72例患者的189个冠脉节段,将其CT影像与血管内超声(IVUS)逐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IVUS为金标准,64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总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96%、准确度为97%;在冠脉斑块性质的判断方面,对于脂质斑块的敏感性为72%、特异性为86%,对于纤维斑块的敏感性为76%、特异性为93%,对于钙化斑块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98%。结论:64排多层螺旋CT做为无创筛查手段,在冠脉临界病变诊断和冠脉斑块性质判断方面结果可靠,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54.
目的:评价64排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8月-2006年5月共21例经过冠脉造影病人的67支血管分为185个节段,以冠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将其CT影像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维重建64排CT血管造影(CTA)诊断冠状动脉病变总的敏感性(Sn)95.5%,特异性(Sp)96.6%,准确度(Ac)96.2%,阳性预测值( PV)94.1%,阴性预测值(-PV)97.4%。结论:64排多层螺旋CT做为无创的筛查冠心病的手段,其结果可靠,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55.
蛲虫散治疗蛲虫60例赵卫东,周国芳(河北省魏县中医院056800)晓虫是人体常见的寄生虫,主要在儿童间传播。雌虫多在夜间宿主人睡后爬至肛门外产卵,刺激肛门发痒,患者睡眠不安,食欲减退,且往往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笔者自制统虫散治疗本病60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我国人工机械瓣膜置换(HVP)术后早期口服抗凝药与抗凝治疗强度(INR)的关系,以期指导术后早期的抗凝治疗。方法记录260例HVP患者术后1-7d的华法林用量及INR,分析INR与口服抗凝治疗的关系。结果1~3d内,华法林用量与INR无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有增加的趋势,P值有减小的趋势。第4天,华法林用量与INR具有相关性(P〈0.01),此后的3d内华法林用量与INR明显相关(P〈0.01),相关系数逐渐增加。结论HVP术后早期,尤其3d以内,INR并不能真正反映华法林的全部抗凝作用,第4天(72h后)开始,INR与华法林用量才有明确的相关性。建议3d以后才应该根据INR值对华法林用量做适当的增减。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观察胃癌全胃切除后消化道的重建方式。方法 自 1999年 3月~ 2 0 0 0年 6月对 2 2例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以回盲肠代胃。结果  2 2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 ,营养改善明显 ,体重增加 ,术后6~ 12个月 86 4% (19/ 2 2 )的患者体重平均增加 3~ 6kg,血红蛋白及血浆白蛋白等显示正常。无倾倒综合症、营养不良、上腹胀满及口腔异味发生。胃镜和 /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未发现有返流性食管炎。结论 全胃切除术后以回盲肠代胃术式符合正常的生理通道 ,可使食物经代胃进入十二指肠 ,以增加胆汁和胰液等消化酶的分泌 ,有利于营养物的消化吸收 ,且回盲瓣又具有防止食物返流的功能。  相似文献   
58.
笔者于 1995— 2 0 0 0年用诺氟沙星治疗急性淋病性尿道炎患者 2 0例 ,全部治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2 0例均为男性 ,年龄 2 2~ 5 0岁 ,已婚 17例。患者均有不洁性交史。淋病潜伏期 3~ 2 0d ,发病至就诊时间3~ 30d ,就诊时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红肿及脓性分泌物 ,分泌物涂片均发现白细胞内G-双球菌。其中 2例曾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2 治疗方法及疗效口服诺氟沙星 4 0 0mg(国产 ,每粒 10 0mg) ,6h1次 ,总量为 16 0 0mg,配合清洗外生殖器 ,更换内裤 ,避免性交。全部患者在用药后 3~ 2 4h内尿…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对步长稳心颗粒对脑心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对28例脑卒中引起的脑心综合征应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观察治疗后症状和心电图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步长稳心颗粒治疗组心电图恢复好转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时间提前。结论步长稳心颗粒对脑心综合征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索大肠癌术后腹腔内复发转移的防治手段.方法:对84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行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并对其化疗后1 a~3 a生存率追踪观察对照.结果:40例实施术中腹腔温热化疗后,1 a、2 a、3 a生存率分别为:88.7%、82.2%、68.3%明显高于对照组83.1%、62.5%、45.8%.结论:腹腔温热化疗对预防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有良好作用,且两组之并发症及副作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