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探讨老年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并行冠脉造影检查的老年患者255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n=183)和非冠心病组(n=72),根据冠脉病变血管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测定患者空腹血清尿酸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321.825±113.483μmol/L)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260.948±76.438μmol/L,P<0.01)。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3支病变组血尿酸分别为314.03±112.313、317.08±108.739和338.43±107.762μmol/L,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经logistic回归校正相关因素后,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显著相关(P=0.014,OR=1.005,95%CI:1.001~1.008)。结论: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预测冠心病发病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对其早期干预可能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与冠心病及其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s-CRP,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IL-6和TNF-α,并与健康对照组做比较。结果 CHD组的hs-CRP、IL-6和TNF-α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MI、UAP和SAP各临床分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各级病变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级病变程度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炎症因子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其浓度随病变程度的加重急剧上升,可作为冠心病临床诊断、治疗、预测及预后的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评价PET-CT在胸腹膜转移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及不明原因胸腹腔积液,临床高度怀疑胸腹膜转移瘤的37例患者资料.全部患者均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经病历记录分析、肿瘤标志物检测、病理检查或临床随访最终判断是否存在胸腹膜转移瘤,并对已确诊胸腹膜转移瘤的患者记录病灶代谢分布形态及测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结果 37例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的患者中,PET-CT诊断阳性的患者共29例,其中,假阳性3例;诊断为阴性的患者共8例,其中,假阴性2例.18F-FDG PET-CT全身显像诊断胸腹膜转移瘤的灵敏度为92.9%、特异度为66.7%、准确率为86.5%、阳性预测值为89.7%、阴性预测值为75%.在已确诊胸腹膜转移瘤的26例患者的全身显像中,病灶摄取形态呈条形或环形分布者11例、呈点灶状分布者15例,两组病灶SUVmax分别为5.97±3.39和2.89±0.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3,P<0.05).结论 PET-CT全身显像在胸腹膜转移瘤的诊断中具有简单、无创和灵敏度高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判断胸腹膜转移瘤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8个月,平均(16.33±5.23)个月,疗效评定优20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00%(27/30)。所有患者均无发生钢板断裂、骨筋膜室综合征、内固定松动、螺钉脱出。结论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办法,要重视软组织损伤评估情况,术中尽可能解剖复位、植骨和有效内固定,术后及时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逆行交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06年6月—2013年6月收治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分别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及加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经过随访,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较好,是一种理想、可靠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对预测高血压脑卒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00例高血压患者及50例健康人颈动脉的IMT及斑块情况,比较单纯高血压患者与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颈动脉IMT的差别.结果:100例高血压患者中动脉粥样斑块形成62例,共123处斑块.正常人组的颈动脉IMT均值为0.81mm,单纯高血压组为1.05mm.脑卒中组IMT及斑块形成显著多于单纯高血压组和正常人组(P<0.05,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有效检测颈动脉管壁及管腔的变化,在临床预测高血压脑卒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7.
王媛  赵剑平  姜宏宁  罗智 《中国医药》2012,7(6):678-680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临终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以利于合理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310例老年肺癌临终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并发心律失常分为并发心律失常组(78例)和未并发心律失常组(232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老年肺癌临终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低氧血症、体力状况评分、住院时间、年龄、吸烟指数和低血红蛋白水平等因素与并发心律失常有相关性.其中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结果示低氧血症、体力状况评分、住院时间、年龄、吸烟指数和低血红蛋白水平的OR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4.793( 1.400~16.407)、2.020( 1.276~3.200)、1.273(1.175 ~1.378)、1.103(1.031~1.181)、1.005(1.001~ 1.009)、0.966(0.939 ~0.995),P<0.05或P<0.01.结论 加强老年肺癌临终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监控,重视相关因素并早期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设计髂-股骨穿针大重量快速对抗弹性牵引器,为传统牵引复位困难的先后天髋脱位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通过尸体解剖、力学原理分析、模拟电测实验,验证“十”字穿针增加髂骨板抗牵拉强度。通过动物实验及在体电测跟综实验摸索安全的牵引速度和重量。结果:当髂骨厚度0.1cm,竖针深0.4cm时,髂骨。十”字穿针的抗牵拉强度增加5倍。新鲜尸体模拟电测实验中,一天内增加牵引重量78.68kg,髂骨穿针处完好无损。5只成年犬分别一次性牵伸头臼分离0.4cm、1.0cm、1.5cm、1.8cm、2.0cm,未出现神经血管等病理性损伤。临床应用67例,其中先髋63例,其他原因脱位4例,均获得优良效果,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本研究设计的髂-股骨穿针大重量快速对抗牵引及弹性牵引器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效果好,尤其对青少年及成人先髋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Src激酶抑制剂ZD6474在乳腺癌MCF-7细胞转移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乳腺癌MCF-7细胞经ZD6474处理后,检测肿瘤细胞体外黏附、侵袭能力的改变,应用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观察细胞Src激酶磷酸化水平及E-钙黏素和β-连环蛋白表达的变化,报告基因技术检测Snail在转录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ZD6474可抑制MCF-7细胞中Src激酶活性,在ZD6474浓度为1×10-5mol/L和1×10-4mol/L时,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12.2%和27.5%。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上调E-cadherin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β-catenin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Snail启动子活性。结论:Src激酶与乳腺癌MCF-7细胞肿瘤转移能力密切相关,阻断Src激酶活性可抑制肿瘤细胞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应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Dicer基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应用脂质体法转染Dicer siRNA序列,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后Dicer基因的表达。应用MTT法和Transwell方法评价人乳腺癌细胞Dicer基因抑制前后生物学行为的变化。结果:RNAi可显著抑制MCF-7细胞Dicer基因的表达;和对照组比较,转染siRNA实验组Dicer mRNA水平在转染后24、48、72h明显降低(分别为0.00152、0.00063、0.00096,P<0.01),且在转染后48h降低最明显,并且Dicer蛋白水平在转染后48h也明显降低(2.581±0.028,P<0.01)。转染siRNA序列组的MTT吸光度值在转染后明显增高,Transwell穿膜细胞数在转染后48h也明显增多。结论:抑制Dicer基因在人乳腺癌细胞中表达后,人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