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209篇
预防医学   7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92篇
  2篇
中国医学   112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分析毛细支气管炎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进而推导其指导治疗的可能.方法 采用Coulter Epics XL-MCL型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35例毛细支气管炎儿童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8+淋巴细胞比率,与28例支气管哮喘儿童和15例健康儿童比较;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35例毛细支气管炎儿童治疗前后和15例健康儿童血清IL-4、IFN-γ水平,并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毛细支气管炎组儿童的CD4+水平较高,CD8+水平较低,与支气管哮喘组类似,F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毛细支气管炎组儿童的IL-4水平较高,而且治疗前高于治疗后,F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检验显示三组两两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IFN-γ水平较低,但F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引起婴儿第一次喘息最常见的原因,甚至进一步发展为哮喘,除感染因素外或许与哮喘之间存在着类似的免疫学机制,可以考虑进行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72.
马内菲青霉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内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是由马内菲青霉菌(Penieillium Marneffei,PM)引起的一种罕见的真菌病。1956年Capponi等最先从越南的中华竹鼠(Rhizomys Sinensis)的肝脏中分离出PM,1973年Disalvo等在美国报道首例人类自然感染的本病,国内1984年广西最先报告本病,以后相继在泰国、欧洲,我国香港及湖南等地报告达数十例。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发生对比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础治疗组和针刺治疗组。针刺治疗组在常规水化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术前3 d至术后4 d每日2次。针刺选择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关元、水道、太溪、复溜穴位,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连续3 d检测血清肌酐(Scr)浓度,术前及术后24 h检测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蛋白(NGAL)、尿肾损伤分子-1(KIM-1)、尿白介素-18(IL-18)含量,比较2组患者CIN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大部分基线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3例患者中共发生CIN 9例(8.74%),其中针刺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CIN的发生率有所下降(5.77%vs 11.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刺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术后Scr峰值及其与基线Scr的差值(ΔScr)明显降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术后24 h针刺治疗组的尿KIM-1、NGAL、IL-18含量明显降低。结论:针刺治疗对行PCI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CIN发生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和分析改良Mini-CEX在影像核医学临床实习评估的效果,验证Mini-CEX在影像核医学临床实习评估的有效性,促进教学相长。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参加临床实习的13级医学影像专业学生120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Mini-CEX测量表进行测评,每位学生接受3次测评。结果初次测评时检测各项合格率均较低,末次测评时学生的各项测评合格率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分析末次合格率可知,检查善后人文关怀项的合格率最高,分析思路项的合格率最低。结论改良Mini-CEX有利于学生发现自身弱点,不断夯实自己的知识根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75.
脊柱转移性癌并不少见,约占骨转移性癌的56%,常伴剧烈疼痛和截瘫。传统的保守治疗并不能减轻症状,病员十分痛苦。我科自1986年起开展椎管减压和脊柱固定治疗4例脊柱转移性癌,近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一)病例介绍例1:男,48岁。胸背部剧痛及双下肢无力3月余,于1986年11月2日入院。体检:一般状况尚可。T_3棘突叩击痛,双下肢肌力Ⅱ~Ⅲ级,腱反  相似文献   
76.
急性胰腺炎并发左膈下脓肿、大量胸腔积液较为少见,本院近来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46岁。因左上腹剧痛5d,呼吸困难1d,于1997年9月18日入院。该患于5d前饱餐后1h自觉左上腹疼痛,逐渐加重,不能忍受,疼痛向背部放散,伴有恶心、...  相似文献   
77.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ical infarction,AMI)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造成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缺血、缺氧,发生部分心肌变性、坏死。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疼痛与心肌坏死而引起的全身反应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伴有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等临床表现。近年来,中医将心肌梗死命名为“真心痛”“胸痹心厥”。  相似文献   
78.
目的:评价CT在诊断肺错构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错构瘤的CT表现。结果:中央型2例,表现为叶支气管内软组织密度肿物,伴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周围型12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肿块,病灶平均直径2.3cm,多数边缘光滑,病灶内有钙化6例,含有脂肪4例,形成空洞1例。结论:CT在肺错构瘤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诊断时应强调对病灶边缘及内部结构等征象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79.
1978年以来,我们对因于滞产或伴有不同程度损伤而发生产后尿闭的72例患者,采用针刺疗法治疗,收到了异常满意的效果。最佳者针刺15分钟后即痊愈,最多针刺7次(每日2次)。针刺1次痊愈51例,占70.8%,2次痊愈14例,占19.4%,3次痊愈4例,占5.6%,4次以上痊愈3例,占4.2%,无效0。经临床研究在治疗尿闭的常用穴位中筛选出关元等穴位。1 典型病例 刘某,女,23岁,农民。该患系初产妇,于1989年3月6日进入分娩期至3月11日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早期使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通技术(PNF)对于预防脑卒中后肩半脱位发生的临床效应。方法164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干预措施,治疗组增加PNF技术,利用患侧的PNF肩胛带模式和患侧的上肢运动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结果4周末共发现肩半脱位者24例,其中对照组21例,治疗组3例(P<0.0001),4周末治疗组Fugl-Meyer(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早期积极的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脑卒中后肩半脱位的发生率,在传统方法中增强PNF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