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8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问题1:常见的脑缺血发作包括哪几种类型? 答:①短暂性缺血发作(TIA):一过性的神经功能障碍,例如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失语、视物模糊等,发作持续不超过24小时,症状自行消失.其中70%以上发作不超过10分钟.②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RIND):类似TIA发作的症状,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少于1周.症状逐渐恢复到正常.③完全性脑卒中: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出现后,持续存在,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42.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目的进行开放性平行对照实验,验证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伤后6小时以内入院的成年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30例,接受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30mg/kg体重静脉给药,6小时一次×3次,以后中小剂量维持),全疗程10天。以未使用激素类药物的同类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死亡率、致残率和GCS,GOS等神经功能指标变化情况,随访3~6个月。同时测定上述患者接受治疗前后血浆神经生化因子水平。结果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生化水平上分析,伤后早期大剂量激素的使用可升高脑内保护性生化因子水平,有助于缺血后早期神经元保护。结论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有助于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43.
目的明确儿童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并发癫痫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从2010年2月至2014年5月经手术治疗27例儿童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并发癫痫患儿的病例资料。分析儿童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随访患者手术后癫痫缓解情况。手术后癫痫治疗情况用Engle’s分级进行评估,并对手术效果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后1例基底节区病变切除后出现对侧肢体偏瘫,经治疗后到随访时神经功能已恢复至术前状态。1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经治疗后好转出院。手术后癫痫缓解良好,Engle’s分级1级25例,2级1例,3级1例。患者中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患者。结论儿童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并发癫痫手术治疗可有效治疗癫痫,并可避免海绵状血管瘤再次出血而改善患者预后。对多发病变及长期癫痫患者术前需充分评估。  相似文献   
44.
目的脑多发海绵状血管畸形手术治疗报道少见,探讨脑多发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9例手术治疗脑多发海绵状血管畸形病例,采用改良MRS评分对患者神经功能状态进行评估。配对T检验对术前与随访时MRS评分进行比较,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年龄、病变数量、术前MRS评分等对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例小脑脚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术后出现不全性面瘫,1例桥脑病变患者术后出现肢体偏瘫,经治疗后均逐渐好转。平均随访29.5月,无再次出血患者。随访时16例(41%)患者神经功能状态较术前明显改善,23例(59%)较前无变化,无病情加重患者。经统计学分析,术前与随访时MRS评分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年龄、首发症状距手术时间、病变数量、出血次数、随访时间与预后不相关。手术病变部位(P=0.02)及术前MRS(P=0.01)与预后相关。结论脑多发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行致病病变切除多数患者效果良好,手术病变部位及术前MRS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5.
目的总结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9月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门诊急诊收治的98例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开展系统化护理管理分为A组(46例)和B组(52例),A组患者仅给予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常规护理,而B组患者则给予系统化护理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B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短(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减少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6.
目的 通过观察脑动脉瘤夹闭,载瘤动脉及主要分支动脉闭锁或狭窄,对比研究手术显微镜下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与术后脑血管造影(DSA),评价ICGA在动脉瘤夹闭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113枚动脉瘤常规手术夹闭,在手术中应用整合近红外光(NIR)吲哚菁绿(ICG)血管造影的手术显微镜新技术,将ICG染料经静脉单次注射到达NIR照射术野,观察诱发出的ICG荧光影像.将ICG造影证实载瘤动脉通畅度、穿通支和动脉瘤夹闭状态与术后复查DSA对比.结果 101例患者动脉瘤夹闭前后行荧光造影219次,除3例外,ICGA图像质量和分辨率良好,可以实时显示脑循环.ICGA可以提供脑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与手术后DSA对比.3例术中ICGA提供有意义的手术信息,调整了动脉瘤夹.101例动脉瘤手术中ICGA与手术后DSA符合,无动脉瘤瘤蒂残留,载瘤动脉畅通.结论 手术显微镜结合ICGA在手术中可以提供动脉瘤夹闭和载瘤动脉情况,实时简便,重复性好,可以作为术中多普勒超声和术中DSA补充,可能成为动脉瘤术中血管造影的常规技术.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Moyamoya病(MD)患者颈内动脉组织学、钙依赖性细胞粘附分子OCAM-1)、Ⅳ型胶原酶(MMP-2,MMP-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TIMP-2)mRNA的表达变化,以探讨MD的发病机制. 方法 尸解取MD患者病变侧颈内动脉颅内段,应用HE、Wergeit染色检测其组织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分别检测颈内动脉ICAM-1和MMP-2、MMP-9、TIMP-1、TIMP-2 mRNA的表达,同时设非血管病死亡的患者颈内动脉做对照. 结果 HE染色显示MD患者颈内动脉变细,存在不同程度的管腔狭窄、闭塞及钙化;Wergeit染色可见病变侧颈内动脉内膜纤维样增厚,内弹力层变薄、断裂,中膜平滑肌细胞变性,外弹力层厚薄不均,外膜变薄,局部剥落;透射电镜显示内膜增厚处平滑肌细胞增生,部分中膜肌细胞空泡变性,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或浓缩;免疫组化显示MD患者颈内动脉各层ICAM-1阳性标记多于对照患者.且以内膜处为主:原位杂交检测发现MD患者病变侧颈内动脉内膜、中膜和外膜存在MMP-9mRNA的阳性杂交信号,以内弹力层处密集. 结论 ICAM-1、MMP-9的高表达可能是导致颈内动脉弹力层、外膜破坏及管壁塌陷、狭窄、甚至完全闭塞的原因之一,与MD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48.
李鑫  赵元立 《中国医刊》2005,40(2):49-51
通过手术预防脑卒中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的手术适应证问题及并发症,围手术期的高危因素一直以来争论不休,几项大型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相继完成.在这些研究中,CEA对一些患者最有益:半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颅内外联合病灶和无侧支循环且除此之外身体状况良好的老年患者;其次是虽能从手术中获益,但围手术期卒中和死亡的危险性较高:包括广泛性白质疏松、对侧颈动脉闭塞和腔内有血栓者;狭窄50%~69%患者受益较少:包括女性和仅有一过性单眼盲在内的一些患者,有时甚至得不偿失.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和一侧颈动脉闭塞患者受益不大;狭窄50%以下者不能从手术中获益.随着介入技术的成熟,特别是脑保护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手术高危的颈动脉狭窄患者中,国际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颈动脉和椎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CAS)研究(CAVATAS)的初步结果显示,手术与支架治疗效果相似,由此确立了CAS与CEA相同的地位.人们在承认其有效地同时,对其远期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等仍存在疑虑.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相比,颈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历史尚短,还缺乏更多的大规模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的证据.  相似文献   
49.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国内众多神经外科同行在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做好本职工作,秉承"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尽己所能,服务社会。这一年,国内外神经外科学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特做一简单回顾,供同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神经外科手术中亚低温(33~35℃)对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O_2)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作用及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10例,麻醉诱导后开始降温,术中维持脑温(33~35℃)。颈内静脉逆行置管,采集颈内静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降温后SjO_2较基础值及降温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亚低温可显著降低脑氧代谢,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