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9篇
儿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与干扰素α1b在小儿手足口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8月在杭州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确诊为手足口病(HFMD)的患儿488例,其中轻症349例,重症139例,分别按治疗用药情况分为干扰素组、利巴韦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对症治疗,包括补液,静脉滴注能量合剂、维生素C,体温>38.5 ℃时口服布洛芬或用冰袋等物理降温等;干扰素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干扰素α1b 0.5 μg/(kg·d)肌肉注射,连续5 d;利巴韦林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10 mg/(kg·d)静脉滴注,连续7 d。比较三组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评价疗效,并采用流式细胞微球阵列术检测重症患儿脑脊液中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同一病情的三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一病情的三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症三组恢复期脑脊液IL-1β、IL-12p70水平均未见明显下降(P均>0.05)。干扰素组和利巴韦林组恢复期CCL2/MCP-1、CCL5/RANTES、IL-10水平较急性期明显下降(P均<0.05);但对照组恢复期脑脊液CCL2/MCP-1水平较急性期升高(P<0.05),CCL5/RANTES、IL-10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利巴韦林或干扰素对小儿HFMD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不明显,但是否对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有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2.
赵仕勇 《河北医学》1998,4(8):33-33
86例新生儿窒息合并低体温治疗探讨(321000)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赵仕勇新生儿窒息是最常见的产时并发症,而新生儿体温不同显著影响预后,且低温程度越重,病死率越高[1.2]。现将我院自1982~1996年间新生儿窒息并发低体温86例报告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63.
2005年10月~2006年9月,采用皮肤点刺试验测定并比较金华地区哮喘患儿对户尘螨、粉尘螨及热带剥爪螨(热尘螨)等3种尘螨变应原的反应性。结果显示哮喘患儿对户尘螨、粉尘螨变应原的阳性率分别为80.6%、77.8%,其中强阳性分别占65.5%和64.3%;热尘螨的阳性率为61.1%,低于户尘螨和粉尘螨(χ2=21.39, P<0.05),且几乎无强阳性者。热尘螨阳性者对户尘螨、粉尘螨变应原的阳性率分别高达100%(44/44)和95.9%(42/44);热尘螨阴性者对户尘螨、粉尘螨变应原的阳性率均为28.6%(8/28)。结果表明户尘螨、粉尘螨是金华地区儿童哮喘的重要变应原,该组患儿对热尘螨的阳性率61.1%不能排除户尘螨、粉尘螨变应原交叉反应的干扰。  相似文献   
64.
新生儿弓形虫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弓形虫感染的调查韦翊,赵仕勇,王益明,金仲德,施文忠,金跃建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是先天性弓形虫病,当孕妇获得急性弓形虫感染时,45%左右可以传给胎儿(1)。生后可出现耳聋、失明、小头畸形及智力低下(2...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与血、脑脊液EV71-IgMkL体的相关性,为早期识别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1日至7B31目手足口病高发期间收治的317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脑脊液EV71-tgM抗体及相关实验室检测结果,对两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17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重型264例(83.3%),危重型53例(16.7%)。危重型组与重型纽在年龄、体重、脑脊液氯含量及肢体抖动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型患儿的血清EV71阳性率(84.9%)高于重型组患儿(76.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型患儿的脑脊液EV71阳性率(50.9%)略低于重型组(53.8%),差异亦无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绝大部分重症病例由EV71感染引起,与血清及脑脊液EV71-IgM抗体阳性率无相关性,但年龄越小、体重越轻、脑脊液氯含量减少及肢体抖动明显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越容易向危重型发展。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肠道排毒时间及传播机制,为科学防控手足口病提供参考. 方法 采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对实验室确诊的65例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追踪和随访,直至患儿大便病毒转阴为止.同时调查与58名EV71核酸阳性患儿有密切接触史家庭成员(每位患儿2名)116人,其中36人采集咽拭子,80人采集粪便标本.采集手足口病病区医务人员粪便标本31人,其中医生10人,护士21人. 结果 25例普通型EV71感染患儿第1~6周大便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100%、88.4%、59.4%、22.3%、22.3%、0,持续最长时间为6周.40例EV71重症组患儿第1~10周大便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100%、97.0%、79.5%、60.6%、35.3%、25.2%、16.8%、16.8%、8.4%、0,持续最长时间为10周.31名医务人员粪便未检出EV71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核酸.80名有患儿密切接触史人员中,22份粪便标本EV71核酸阳性,占27.5%;36份咽拭子标本除1例EV71核酸阳性其余均阴性,阳性者均无自觉症状. 结论 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恢复期肠道排毒时间长,成为隐性感染者,易造成手足口病流行和传播.建议延长手足口病患者,特别是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管理时限.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家庭成员易成为隐性感染者,可造成手足口病传播.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检测Epstein-Barr 病毒(EBV)感染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及Toll 样受体7(TLR7)、TLR9 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 年1 月—2019 年 12 月杭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98 例感染EBV 致IM 急性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择50 例EBV 感染阴性 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IM 患儿急性期、恢复期(病程满1 个月后 复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水平。另外分离外周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qRT-PCR 检测 TLR7 和TLR9 mRNA。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IM 急性期患儿外周血CD3+、CD8+、白细胞介素-1β(IL- 1β)、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 干扰素(IFN-γ)、TLR7 和TLR9 mRNA 相 对表达量升高(P <0.05);CD4+、CD19+、CD16+56+ 降低(P <0.05)。IM 急性期患儿EBV DNA 载量与血清 IL-1β、TLR9 mRNA 呈正相关(r s =0.247 和0.348,P <0.05),与其他指标无关(P >0.05)。IM 患儿在恢复 期时,外周血CD3+、CD8+、IL-1β、IL-6、IL-8、IL-10、TNF-α、IFN-γ、TLR7 和TLR9 mRNA 相对 表达量降低(P <0.05);CD4+、CD19+、CD16+56+ 升高(P <0.05)。结论 监测IM 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及TLR7、TLR9 的表达变化,尤其是重点关注血清IL-1β 和TLR9 mRNA 的表达,有助于了解病 情进展和转归。  相似文献   
68.
69.
百令胶囊调节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令胶囊是由人工虫草菌丝体成分构成,与天然虫草基本一致,常作为天然虫草代用品用于临床.本研究在常规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基础上,对30例患者加用百令胶囊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