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7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观察慢肾膏择时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9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用慢肾膏三伏三九天穴位贴敷治疗,B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用慢肾膏非三伏三九天穴位贴敷治疗,C组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 A、B组在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及尿定量、肾功能改善等方面与C组有明显差异(P〈0.01),而在A、B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慢肾膏穴位贴敷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增加血浆白蛋白,改善肾功能,是预防肾小球硬化及延缓进入肾功能不全的简便易行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2.
43.
胃下垂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胀满、嗳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秘或腹泻等。以往中医临床多以补中益气汤治疗,但疗效不甚理想。2007年1月-2007年12月,笔者应用枳术丸治疗胃下垂30例,并与补中益气汤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4.
患者男,66岁。因左侧肢体无力2d,加重1d就诊。既往有脑梗死病史。入院后1d患者出现腹胀,尿便失禁,随即出现双侧下肢活动不能。查体:T4水平以下深浅感觉均消失,未引出生理反射和病理反射。腰穿压颈试验提示椎管内存在梗阻性病变。磁共振扫描示T4-T6水平见5cm×2.5cm×1.3cm椎管内硬膜外占位,T5右侧椎体、椎弓、附  相似文献   
45.
2007年10月-2008年11月,我院手术室发现患者手术中体温过低20例,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以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47.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在其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和(或)中、重度异型增生则被视为癌前病变,CAG伴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诊治一直是医学界的研究热点Ⅲ。目前,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的治疗主要是改善、缓解症状,如应用促动力药、胃黏膜保护剂、抗酸及抑酸剂等,尚无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的疗效,并与单纯针刺和单纯中药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同时分析性别、年龄、病情与疗效的关系。方法:①选择2003-06/2005-03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患者66例。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按随机摸球法将66例脑卒中患者分为3组:针药组(n=25),针刺组(n=20)和中药组(n=21)。②针灸组:取穴:颞三针(于偏瘫对侧颞部,耳尖直上2寸处为第1针,然后以第1针为中点,同一水平前后各旁开1寸分别为第2和3针)、气海、足三里。肩不能举配肩三针;上肢瘫配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瘫配环跳、阳陵泉、解溪、昆仑;指趾不能动加八风、八邪;语言不利加舌三针。留针30min,间隔10min捻转运针1次,平补平泻。气海、足三里必温灸。每天针灸1次,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中药组:水煎分早晚口服补阳还五汤(药用黄芪45~80g,当归15~30g,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各15~20g,地龙20g),1剂/d。1周为1疗程,共服3个疗程。针药组:同时给予上述针灸与中药,方法及疗程同上述2组。③根据《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精神活动、语言、肢体运动功能及其他症状、体征的变化,并计算证候评分[(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显效:评分≥56%,<81%;进步:评分≥36%,<56%;稍进步:评分≥11%,<36%;无变化:评分<11%。结果: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患者6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针药组和针刺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中药组[96%(24/25),95%(19/20),87%(18/21),χ2=20.41,20.02,P<0.05]。针药组显效率明显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40%(10/25),25%(5/20),5%(1/21),χ2=25.176,24.538,P<0.05]。②年龄50~59,60~69,70~79,80~85岁患者显效例数明显逐渐减少(χ2=22.528,P<0.05),病情由轻至重的患者显效例数也明显逐渐减少(χ2=25.267,P<0.05),男女性间疗效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和单纯中药治疗。疗效与年龄、病情轻重有关,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49.
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发生的以情绪低落、兴趣缺乏等为核心症状,并伴有焦虑、自责、甚至自杀等心理症状以及睡眠障碍、食欲紊乱、性功能减退等躯体症状的心理障碍疾病,也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Guiraud等[1]的研究表明抑郁症的高发病率不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水平,也不利于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赵红等[2]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卒中后1个月内PSD的发生率最高,高发期在卒中后0.5-2个月,  相似文献   
50.
电针背俞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电针背俞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5例,采用电针背俞穴治疗;对照组25例,口服西沙必利治疗。观察临床症状积分及胸椎检查阳性体征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1.42%;对照组72.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胸椎阳性体征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胸椎阳性体征改善不明显(P〉0.05),观察组胸椎阳性体征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背俞穴对胸椎功能紊乱引起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