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5篇
  3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国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一味扩大手术切除范围并不能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综合治疗是提高其生存率的保证。大量临床观察显示:乳腺癌手术后进行综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患者所受到的医疗风险,却远远小于单纯扩大手术范围所造成的伤害。保乳手术综合治疗在欧美国家已成为早期乳腺癌的规范化治疗。我国开展乳腺癌保乳治疗起步较晚。近年来,乳腺癌保乳治疗虽普及较迅速,  相似文献   
22.
乳腺微小钙化定位切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微小钙化定位切除手术的应用及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126例乳腺微小钙化患者行X线检查确定钙化灶位置,采用金属线定位和手术切除活检,确定钙化区乳腺的病理类型.结果 126例临床触诊阴性乳腺微小钙化病例中,乳腺癌37例(27.2%),其中0期乳腺癌11例(29.7%),Ⅰ期乳腺癌20例(54.1%),Ⅱ期乳腺癌6例(16.2%).对乳腺癌病例采用保乳手术、乳腺单纯切除术和改良根治术等治疗,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6个月,只有1例(2.7%)Ⅱ期乳腺癌患者出现远处转移,其余患者无瘤生存.结论 乳腺微小钙化定位切除具有组织损伤小,可靠性高等特点,对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本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予基本治疗+生长抑素治疗,治疗组予基本治疗+生长抑素+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经治疗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的改善(血、尿淀粉酶,C-反应蛋白量,胰腺水肿情况,住院时间)及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7%,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胰腺炎患者,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内科保守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能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4.
12月17日,省卫生厅与莱芜市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进统筹城乡卫生发展改革试点工作的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莱芜举行。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包文辉,莱芜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平昌分别代表省卫生厅、莱芜市人民政府在合作协议上签字。  相似文献   
25.
肌钙蛋白Ⅰ测定在感染性休克监测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肌钙蛋白变化,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随机观察了我院急诊科28例感染性休克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入急诊抢救室治疗。于入院后6h及24h测定肌钙蛋白。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心电图变化、预后及APACHE Ⅱ评分等。评估全部患者的肌钙蛋白升高率。分析肌钙蛋白与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的相关性。将患者分为肌钙蛋白升高组与肌钙蛋白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死亡率、最大血管活性药物需要量。结果 全部患者中有16例患者肌钙蛋白升高,升高率为57%。肌钙蛋白与肌酸激酶同工酶相关。肌钙蛋白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最大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无相关性。升高组死亡率较正常组高,两组间APACHE Ⅱ评分无差异(P=0.34),升高组最大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指数更大(P=0.03)。结论 肌钙蛋白可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升高,与肌酸激酶同工酶相关。肌钙蛋白升高患者预后差,对血管活性药物的需求更大。肌钙蛋白测定可作为感染性休克预后监测的一项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6.
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在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调节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实验拟通过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体外细胞培养,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后单个核细胞表面CD147与心肌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表达的关系。 方法:实验于2006—08/2007-06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临床实验中心完成。实验材料:SD大鼠及SD仔鼠(出生1~3d)购自河北医科大学试验动物中心。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实验方法:①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n=15)和假手术组(n=15),假手术组只过线不结扎。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大鼠术后24h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CD147表达。②选择SD仔鼠制备心肌成纤维细胞。将单个核细胞与心肌成纤维细胞以细胞数0.5:1,1:1,2:1混合培养24h后,半定量反转录一聚合酶联反应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表达。当单核细胞与心肌成纤维细胞2:1混合时,加入CD147单克隆抗体1,2,4μL/L,培养24h后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表达。 结果:①急性心肌梗死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CD147表达明显增加。②单个核细胞与心肌成纤维细胞混合培养,随着单个核细胞比例的增加,心肌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表达增加。③在单个核细胞与心肌成纤维细胞2:1混合培养体系中,随着加入CD147单克隆抗体浓度的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生成减少。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单个核细胞表面CD147表达明显增加,对心肌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生成起上游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7.
颈部海绵状血管瘤伴静脉石形成一例安徽太湖县医院(246410)王仲女36岁,30年前即发现左侧颈部有一小包块,近一年来肿块增大较快,且感局部疼痛,进食有梗阻感。附图:左下颅骨下方见一软组织肿块,内有多发出在环形钙化形,并见典型“按扣”征体检:左下颌骨...  相似文献   
28.
采用骨髓提取液(BME)静脉注射建立家兔急性肺损伤的动物模型。实验组在实验过程中使用肝素进行抗凝治疗,对照组不进行抗凝治疗。两组动物同时观察生命体征、血液气体分析、X线胸片、及肺病理学检查,分析早期抗凝疗法对急性肺损伤以及由此继发的全身脏器损害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早期抗凝对肺局部病变影响不大(P>0.05),但能明显提高致伤动物的7h存活率(P<0.01)。表明:1)ARDS的死亡原因不完全取决于肺脏局部的病变程度,可能与肺外脏器的继发性损害有关。2)早期使用肝素抗凝可以减轻全身的损害,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9.
"四阶梯"教学法在全科医师师资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四阶梯"教学法应用于全科医师师资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来自全国各地的全科医师共21人参加在北京协和医院举办的为期4天的培训班,通过"理论授课、模拟教学、临床带教和独立实习"四个阶梯进行全方位教学.在培训前后针对参加学习学员的理论水平、临床操作技能、授课能力进行评价,对比反映此次培训的实际效果.结果 培训后学员的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为(74.0±7.0)分,较培训前的(45.6±6.9)分有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心肺复苏的掌握由培训前仅有4人(19%)基本合格,达到培训后的16人(76%)合格,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授课技能方面从无人能自己组织课件、制作幻灯到培训后掌握了幻灯制作、现场授课、归纳总结等基本授课技能.结论  "四阶梯"教学法在全科医师师资培训中效果显著,可以作为新型的教学方法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急诊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提高急诊患者分诊效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挂号并静脉输液的22 1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生命体征、意识水平、主诉,计算休克指数(SI),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与急诊患者病死率相关的危险因素按相关强度顺序包括:血氧饱和度<92%、意识改变、呼吸窘迫、胸痛、心率>120次/min,收缩压<90 mm Hg,创伤与出血、年龄>65岁、男性、舒张压<60 mm Hg.SI和急诊患者的病死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急诊分诊需要重视的危险因素包括:生命体征异常、意识改变、胸痛、创伤与出血及高龄或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