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4篇
  1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目的 研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现象中心肌梗死面积和无复流面积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两批进行实验。第1批实验,固定再灌注时间为2 h,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①缺血2 h组,②缺血3 h组,③缺血4 h组,④假手术组。第2批实验,固定缺血时间为4 h,大鼠随机分为6组:①再灌注2 h组,②再灌注4 h组,③再灌注8 h组,④再灌注24 h组,⑤再灌注3 d组,⑥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一定时间后再灌注,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分别用硫磺素S和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评估心肌无复流面积和梗死面积。结果 所有缺血再灌注组均出现明显的心肌无复流现象。心肌梗死面积和无复流面积随缺血时间的延长而扩大,缺血2 h,即可见明显的心肌无复流现象,无复流区与血液灌注区界限明确;缺血3 h,可见明显心肌梗死,但界限不清;缺血4 h梗死区与未梗死区界限清晰。再灌注8 h内,心肌梗死面积和无复流面积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明显扩大、延展,无复流面积略大于梗死面积;再灌注8 h后,心肌梗死的扩展速度进入平台期,而无复流面积则呈逐渐减少趋势;再灌注3 d后,心肌梗死和无复流区域基本重合,二者面积趋于一致。结论 在本研究选定的缺血时间和再灌注时间的条件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心肌无复流发生率是100 %,可作为心肌无复流模型使用。心肌梗死面积和无复流面积随缺血时间和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扩大,并均在再灌注8 h达峰值;此后梗死面积基本固定,而无复流现象出现部分恢复和改善。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儿童远视性弱视的疗效。方法选取3~10岁远视性弱视儿童120例(206眼)予1%硫酸阿托品散瞳验光,随访至少2 a,观察疗效并分析。结果远视性弱视有效率93.69%,经治疗后基本痊愈者63.59%,进步者30.10%,无效者6.31%。不同年龄组、弱视类型、注视性质的疗效都不相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93.69%的远视性弱视患者经治疗后有效,6.31%的远视性弱视患者经治疗后无效。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Super?Path人工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2017年4月—2018年4月扬州大学附属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38例老年股骨颈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18例行Super?Path人工微创髋关节置换术(Super?Path组),20例行常规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传统后外侧入路组),随访患者8~20个月,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输血、住院时间、Harris髋关节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传统后外侧入路组相比,Super?Path组手术时间长但术中出血少、输血患者比例低、术后7 d及术后1个月的Harris髋关节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uper?Path人工微创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减少了患者的术后输血率,并且在术后早期恢复及功能锻炼中有显著优势,更容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34.
目的:从垂序商陆根中克隆了商陆皂苷甲生物合成过程中关键酶乙酰乙酰辅酶A转移酶(acetoacetyl-CoA transferase,AACT)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原核表达。方法:提取垂序商陆根的总RNA,然后逆转录合成c DNA,在分析垂序商陆转录组数据的基础上,设计Pa AACT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Pa AACT基因的c DNA序列,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PaAACT,诱导表达并且纯化目的蛋白。结果:Pa AACT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 254 bp,编码417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Pa AACT蛋白的分子式为C1 914H3 120N538O576S17,推测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3. 43 k Da,理论等电点8. 90,不稳定系数32. 27,属于稳定蛋白质。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Pa AACT蛋白属于硫解酶家族成员,在C末端含有硫解酶家族的1个保守位点和1个活性位点。Pa AACT蛋白可能位于细胞质中、不含信号肽、没有跨膜区。系统进化分析显示Pa AACT蛋白与甜菜等廖科植物AACT蛋白亲缘关系较近。经IPTG诱导,在大肠埃希菌BL21 (DE3)菌株中表达了Pa AACT重组蛋白,利用Ni2+亲和色谱获得了纯化的目的蛋白。结论:该研究从垂序商陆中克隆Pa AACT基因,为下一步测定Pa AACT酶催化活性、制备抗体奠定基础,也为研究其在商陆皂苷甲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对阳虚寒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塞来昔布组(20.82 mg·kg~(-1)),黄芪桂枝五物汤低、中、高剂量组(3.24,6.48,12.96 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通过冷固法复合寒冷环境刺激42 d,复制OA模型。造模后,给药组分别灌胃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给同等剂量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28 d。末次给药24 h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中VEGF,前列腺素E_2(PGE_2),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左膝关节滑膜和软骨内VEGF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右膝关节滑膜白细胞介素-17(IL~(-1)7)和VEGF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软骨和滑膜组织中VEGF表达均显著性升高(P0.01),同时,血清中PGE_2和TGF-β_1,滑膜组织IL~(-1)7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血清、软骨和滑膜组织中VEGF表达均显著性降低(P0.05),同时,血清中PGE_2和TGF-β_1水平,滑膜组织中IL~(-1)7水平亦显著降低(P0.05);各用药组间比较,黄芪桂枝五物汤高剂量组膝关节滑膜组织IL~(-1)7较塞来昔布组升高(P0.05),黄芪桂枝五物汤中、高剂量组VEGF较塞来昔布组显著升高(P0.01),其余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可能通过减轻骨关节炎大鼠血管新生相关细胞因子PGE_2和TGF-β_1等的表达而作用于VEGF,从而抑制膝骨关节处血管新生,减轻软骨损伤。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究开放性骨折术后迟发性感染患者脓性分泌物分离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分子型、耐药性及毒力特征。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1年7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开放性骨折术后患者脓性分泌物分离MRSA 90株,分为CA-MRSA和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HA-MRSA),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检测葡萄球菌染色体mec(SCCmec)分型,分析系统检测耐药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毒力基因。结果 90株MRSA中检出CA-MRSA 53株(58.89%),HA-MRSA 37株(41.11%);53株CA-MRSA对苯唑西林、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00.00%,对米诺环素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分别为3.77%和13.21%,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100%敏感,与HA-MRSA比较,CA-MRSA对氯霉素、克林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低(P<0.05);MLST分型中有ST59型33株(62.26%),ST338型7株(13.21%),ST217型4株(7.55%),ST398型、ST5432型各3株(5.66%...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p65和骨桥蛋白(OP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子宫内膜腺癌患者35例(子宫内膜腺癌组)、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35例(非典型增生内膜组)和正常子宫内膜患者3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三组子宫内膜组织中NF-κB p65、O...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动态观察老年股骨颈骨折(FNF)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水平及辅助T细胞(Th)1/Th2变化,分析其与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老年FNF术后感染患者50例为感染组,术后未感染患者50例为未感染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5 d测算血清SDF-1、CRP/AL...  相似文献   
39.
背景 我国肝癌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主要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流行有关,多项研究表明HBV基因突变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HBV-HCC)患者发病密切相关,HBV S区基因突变与HBV-HCC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鲜有报道。目的 通过对HBV S区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分析一般资料及HBV S区基因突变位点与HBV-HC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于2007—2009年采集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46例HBV-HCC患者的肝癌组织标本进行分析,提取DNA,针对HBV S区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鉴定出HBV S区基因的突变位点。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CHILD分级、基因型、肿瘤数目、门脉瘤栓、TNM分期、肿瘤大小)。分析一般资料及HBV S区基因突变位点与HBV-HCC患者术后预后的关系。结果 46例HBV-HCC患者的基因分型为25例B型、21例C型。不同门脉瘤栓、TNM分期、肿瘤大小的HBV-HCC患者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发现13个位点的突变频率>5%,其中529位点、735位点不同碱基HBV-HCC患者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门脉瘤栓、529位点是HBV-HC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门脉瘤栓和HBV S区529位点被确定为是与HBV-HCC患者术后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一结果有助于鉴别预后不良的HBV-HCC患者,对于提高其生存期、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评价多种聚山梨酯80及其配制的鱼腥草注射液静脉给药对Beagle犬的致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