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4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胰腺中段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节段性胰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实性假乳头状瘤9例,胰腺内分泌肿瘤5例,胰腺微囊腺瘤4例,浆液性囊腺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胰腺囊肿1例,胰腺炎1例,交界恶性囊腺瘤1例,胰腺癌1例。术后发生胰瘘8例(30.7%),无围术期无死亡,患者均长期生存,无术后血糖升高和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的表现。结论胰腺中段切除术适用于胰腺颈体部良性和低度恶性肿瘤,可以尽量保留患者的胰腺组织,降低手术后内外分泌功能不足的风险,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2.
胰腺非导管腺癌性占位114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胰腺非导管腺癌性占位的诊疗水平.方法 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经病理确诊的胰腺非导管腺癌性占位114例,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临床资料:(1)男36例,女78例;(2)腹痛56例,腰背疼痛24例,消瘦18例,黄疸8例;(3)糖抗原19-9(Cal9-9),糖抗原242(CA242)和癌胚抗原(CEA)的阳性率分别为21.1%、19.7%、5.6%;(4)Whipple术26例,胰体尾切除术53例,肿瘤摘除术15例,胰腺中段切除术9例,肿瘤部分切除术3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1例,姑息性手术(包括胆肠旁路和胃空肠吻合)7例.(5)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35例(30.7%),胰腺内分泌肿瘤28例(24.6%),肿块型慢性胰腺炎18例(15.8%),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1例(9.6%),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9例(7.9%),胰腺囊肿4例(3.5%),胰腺腺泡细胞癌3例,胰腺海绵状血管瘤2例(2.6%),其他肿瘤6例(5.3%)包括胰腺未分化肉瘤1例,胰腺肉瘤样癌1例,胰腺神经鞘瘤1例,胰腺神经母细胞瘤1例.结论 胰腺非导管腺癌性占位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也无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了解各种疾病的自然病程,有助于决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比较三种结直肠高度恶性腺癌(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与低分化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医科院肿瘤医院1988-2006年收治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48例结直肠黏液腺癌、55例印戒细胞癌和281例低分化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分析其相关因素,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结直肠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和低分化腺癌在性别、发病年龄、肿瘤部位、有无肠梗阻、手术方式、脉管瘤栓、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分期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67,38.4,86.0,14.5,93.7,17.3,62.1,24.4,56.17,P<0.05),印戒细胞癌中位生存期为24个月,黏液腺癌中位生存期为47个月,低分化腺癌中位生存期为4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3,P<0.05).结论 三种结直肠高度恶性腺癌(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与低分化腺癌)是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不同的结直肠恶性肿瘤,印戒细胞癌的恶性度最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64.
直肠类癌罕见,至1994年世界文献有1600例直肠类癌报告,我院自1958年至1996年外科收治经病理证实直肠类癌28例,现结合本组资料对直肠类癌作一文献复习。临床资料本组28例病人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男女比例为1:0.64,年龄范围是ZI-58岁。从症状出现至就诊时间为1月一20年,全部病例均无家族遗传倾向。主要临床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肛门部不适、腹泻等。有半数病例是体检发现直肠肿物而无临床症状。肿瘤大多位于齿线周围,25例肿瘤距肛门7cm以内,3例位于7cm以上,多数肿物可通过直肠指诊触及。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类癌,…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 探讨辅助治疗在胰体尾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137例胰体尾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情况,并探讨辅助治疗的临床意义.结果 全组总的3年生存率为10.7%,其中根治性切除组、姑息性切除组和未切除组分别为27.3%、4.2%和4.5%;伞组中位生存时间为8个月,根治性切除组、姑息性切除组和未切除组分别为15、8及6个月.行辅助治疗和未辅助治疗者中位牛存时间分别为11和5个月,3年生存率分别为13.9%和7.2%.介入治疗和放疗为未根治性切除胰体尾癌的保护性因素(OR=1.56,95%CI:1.04~2.35,P=0.033).结论 胰体尾癌术后辅助治疗可以显著延长生存期.介入治疗、全身化疗和放疗3种治疗方式中介入治疗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7.
5-氟尿嘧啶缓释化疗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5-氟尿嘧啶缓释化疗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 将3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按5-氟尿嘧啶给药方法分为2组:5-氟尿嘧啶缓释化疗组15例,5-氟尿嘧啶全身化疗组15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5-氟尿嘧啶的半衰期(t1/2)、表观分布容积(Vd)及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两组患者5-氟尿嘧啶的t1/2 Vd及AUC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5-氟尿嘧啶缓释化疗的t1/2较全身化疗长,药物主要分布在肿瘤局部,血浆药物分布较少。  相似文献   
68.
胰腺肿瘤局部切除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局部切除术在胰腺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6年1月至2007年6月实施的17例胰腺肿瘤局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与手术过程.结果 肿瘤位于胰头9例、胰体7例、胰尾1例.肿瘤直径1.5~8.0 cm,平均3.6 cm,其中直径>4 cm者8例.术后病理无功能胰岛细胞瘤8例,实性假乳头状瘤5例,神经鞘瘤1例,囊肿1例,间质瘤1例,低度恶性囊实性肿瘤1例.术后胰漏发生率41.2%,无手术死亡病例.无继发糖尿病、脂肪泻等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障碍;无肿瘤复发.结论 胰腺肿瘤局部切除术可以应用于胰腺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可有效保留胰腺的内、外分泌功能,但胰漏的发生率较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69.
赵东兵  单毅  王成峰  吴健雄  邵永孚  赵平 《中国肿瘤临床》2006,33(24):1390-1392,1404
目的:探讨胰头癌和壶腹癌的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例胰头癌和壶腹癌根治手术后的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特点,χ2检验分析淋巴结转移与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201例胰头癌和壶腹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2.65%(16/49),30.92%(47/152),其转移淋巴结累及部位基本相同,其中88.89%(32/36)单个淋巴结转移位于胰十二指肠周围.x2检验显示壶腹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病理因素有:肿瘤直径(P=0.002),肿瘤分化程度(P=0.012),十二指肠壁浸润(P=0.008),T分期(P=0.000),胰腺受侵(P=0.005),胰头癌与上述病理因素无关,但神经浸润比例高.结论:胰头癌的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特点与壶腹癌有所不同,手术方式的应有所区别,胰头癌应行扩大根治性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薄层细胞涂片(TLC)在胰腺癌手术中针吸穿刺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和影像学诊断为胰腺癌并行剖腹探查术的221例患者,进行术中细胞学诊断,其中仅行传统涂片(CS)20例,仅行TLC 151例,同时行CS和TLC两种涂片50例,同时行FNA和穿刺冰冻20例.结果 271例次中,行CS共70例患者,不满意标本5例(7.1%);行TLC共201例患者,不满意标本9例(4.5%).两种涂片方法不满意标本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CS的70例患者,诊断阳性42例,阳性率为60.0%;行TLC的201例患者,诊断阳性164例,阳性率为81.6%,高于CS组(P<0.01).行CS的70例患者中,19例有术后病理诊断,45例有CT、MR、术中探查及细胞学4项结果,均诊断为癌,敏感性为68.9%.行TLC的201例患者中,80例有术后病理诊断,111例有CT、MR、术中探查及细胞学4项结果,均诊断为癌,敏感性为87.7%,高于CS组(P<0.01).术中同时行FNA和粗针穿刺的20例患者,FNA和活检冰冻的阳性率均为90.0%,敏感性均为90.0%,两者联合的敏感性为95.0%.9例患者送检细胞学2次,术后病理诊断均为恶性,其中7例第2次送检查到腺癌细胞.结论 TLC涂片阳性率和敏感性高,是术中诊断胰腺癌最好的方法之一,若能与冰冻活检联合应用于临床,可望进一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