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5篇
内科学   125篇
特种医学   15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动静脉轨道法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静脉轨道法在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中的应用及技术要点。方法1998年5月至2005年7月共完成PDA封堵术831例,有11例(1.3%)患者因PDA形态特殊、开口变异不能采用常规封堵方法进行封堵,而通过建立股动脉-PDA-肺动脉-股静脉轨道法进行封堵。11例患者平均年龄(42±20)岁(8~76岁),≥35岁者8例,平均体重(61±23)kg,PDA最窄部直径平均为(4.1±1.9)mm(1.6~6.7mm)。其中10例采用圈套器在肺动脉圈套导丝建立轨道,1例因无圈套器,直接由动脉端将导丝通过PDA-肺动脉-右心室-右心房-下腔静脉-髂静脉送入6F静脉鞘管拉出体外。结果11例均成功建立动静脉轨道,其后顺利完成Amplatzer法PDA封堵术。采用封堵器(ADO)型号为6/4mm(3例)、8/6mm(4例)、10/8mm(2例)、12/10mm(1例),14/12mm(1例)。10例术后10min均达到完全封堵,1例术后10min有少量残余分流(ADO型号为14/12mm),封堵后20min重复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残余分流消失,11例均封堵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PDA形态及开口的变异致使输送鞘管不能顺利由肺动脉侧经PDA进入降主动脉,是常规经静脉途径Amplatzer法封堵无法完成的主要原因,动静脉轨道法则能很好克服以上技术难点,且技术操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12.
先天性短食道右侧胸腔胃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上消化道畸形。我们见到一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2岁。建筑工,体型呈瘦长型。自觉右侧胸痛来就诊.既往无明显病史。  相似文献   
413.
Amplatzer封堵器封堵动脉导管未闭术后溶血1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患者女 ,18岁 ,发现心脏杂音 18年 ,活动后心慌、乏力一年 ,于 1998年 11月16日入院。查体 :血压 110 /70mmHg ,胸骨左缘 2~ 3肋间可闻及双期连续性机械样杂音 ,伴收缩期震颤 ,心率 70次 /分 ,律齐。Hb :12 .9g/l,尿常规正常。心脏X线平片示肺血增多 ,主动脉结宽 ,肺动脉段凸 ,左心室增大 ,心胸比率 0 .5 1。心电图示正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示动脉导管未闭长 10mm ,直径 5mm。右心导管检查示肺动脉平均压 17mmHg ,肺循环血流量 /体循环血流量 (QP/QS)为2 .0 2。主动脉弓降部造影示动脉导管未闭 (PDA)呈漏斗状 ,最…  相似文献   
414.
应用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肺动静脉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PDA和ASD封堵器在巨大肺动静脉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5例肺动静脉瘘患者,经造影证实分别为:弥漫多发件肺小动静脉瘘2例,多发囊状肺动静脉瘘2例,单发囊状肺动静脉瘘1例.5例患者均伴有较大瘤囊及粗大引流血管,对5例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材料均为PDA和(或)ASD封堵器.结果 对5例患者7支血管的封堵技术操作均获成功.术后平均血氧饱和度由75.2%上升至92.7%,患者缺氧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末发生严重不良后果.结论 对有巨大瘤囊形成及伴有粗大供血动脉的肺动静脉瘘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时,应优先考虑PDA或ASD封堵器.此方法 安全可靠,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15.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经导管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1例行经导管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进行回顾分析.评价术前窦瘤破口的位置、形态、大小等,术中监测封堵器置入,术后随访评价其疗效.结果 11例患者术前超声诊断均为单纯主动脉窦瘤破裂,超声测得破口直径2~13 mm.11例患者均封堵成功,10例采用动脉导管封堵器,型号较破口直径大约1~5 mm.3例患者术后即刻少量残余分流于术后1月内复查消失,其中1例患者术后32月随访时再次出现少量残余分流;所有患者未见主动脉瓣反流加重等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安全有效的方法,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超声心动图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16.
目的 :分析心脏心包非粘液瘤性原发性肿瘤磁共振成像 (MRI)的影像学特征 ,评估其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非粘液瘤性心脏心包肿瘤 14例 ,行 MRI自旋回波多体位扫描及磁共振电影检查。  结果 :14例 MRI所见肿瘤部位、大小、扩展范围与外科和 (或 )大体病理所见几近一致 ,其中 9例定性诊断正确 ,包括脂肪瘤 3例、纤维瘤 2例和心包囊肿伴出血 4例。  结论 :MRI软组织分辨率高 ,其大视野更有助于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 (如纵隔、肺和膈肌等 )的关系 ;MRI电影则可补充一些解剖资料 ,显示血流动态变化。同时 MRI尚有助于对脂肪瘤、纤维瘤和心包囊肿伴出血等做出初步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417.
418.
赵世华 《磁共振成像》2010,1(4):241-245
2010年1月11日,《欧洲心脏杂志》(EurHeartJ)在线发表了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工作组关于心血管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R,CMR)应用于成人先天性心脏病(adul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ACHD)的推荐意见。工作组成员都是长期致力于心脏磁共振和成人先心病的资深专家,分别来自英国、美国、德国、瑞士等。他们就CMR在ACHD应用中适应证的选择、CMR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全面阐述。鉴于国内尚无类似的指南或推荐意见,现对这一指导意见做一简单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19.
目的 探讨MRI对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的诊断及与过度小梁化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心脏MR检查,采用不同成像序列对25例LVNC、39例扩张型心肌病(DCM)、16例主动脉瓣狭窄(AS)、15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19例高血压患者(HT)和22名正常人进行扫描,将左心室划分为17节段,采用方差分析对左心房及心室径线、左心功能及小梁化节段数目、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心脏MRI显示LVNC患者小梁化的节段最多为(10±2)段.所有LVNC患者的心尖段(第17节段)均受累,而其他组心尖段很少受累;其他易受累节段在所有受检者中分布大致相似,即侧壁中远段(第16、12、11节段)是最常见的受累节段,而室间隔近中段(第2、3、8、9节段)均未见受累.致密化不全心肌厚度与致密化心肌厚度比值(NC/C)在LVNC患者最高(3.3±0.6),与其他各组(AS:1.0±0.3,AR:1.0±O.3,HT:0.8±0.1,正常人:0.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9.62,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左心室舒张期NC/C比值>2.5能够鉴别LVNC与DCM,其敏感性为96.O%(24/25),特异性为94.9%(37/39).在25例LVNC患者中NC/C比值>2.5的节段数为4.0 ±2.0,而39例DCM患者中仅8例患者各有1个节段NC/C比值>2.5.结论 MRI是诊断LVNC和鉴别过度小梁化的一个理想方法,诊断LVNC应满足左心室心尖段明显呈致密化不全改变及游离壁中2个或2个以上节段舒张期NC/C比值>2.5.  相似文献   
420.
主动脉瓣闭锁是1种十分少见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最近笔者经心血管造影确诊1例,同时有完整的影像学资料,包括超声、EBCT及MRI等,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