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CYP1B1基因Ala119Ser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联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88例广西壮族女性乳腺癌患者和106例健康对照者进行CYP1B1 Ala119Ser基因分型,并分析其与乳腺癌患病的关系。结果病例组CYP1B1 Ala119Ser 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30.7%)明显高于对照组(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3种基因型(GG、GT、TT)分布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CYP1B1 Ala119Ser突变型纯合子(TT)的分布频率为10.2%,明显高于对照组(2.8%);与野生型纯合子(GG)相比,病例组TT基因型能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OR=4.74,95%CI为1.22~18.51)。结论 CYP1B1 Ala119Ser突变可能增加广西壮族妇女乳腺癌易感性。  相似文献   
22.
高校实行教考分离对提高教学质量,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以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已被人们所公认了。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任何事物都具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教考分离亦不例外,在一些情况下,其消极影响会扩大...  相似文献   
23.
药理学探索性实验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药理学实验在药理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2001级影像本科班开展药理学探索性实验,使他们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细叶榕提取物对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影响。方法小鼠灌胃给予低中高剂量细叶榕水、醇提物(分别为50、100、150g·kg-1),每天1次,连续给药7d,采用断尾法测定出血时间、毛细管法测定凝血时间。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叶榕水、醇提取物对小鼠的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均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叶榕水、醇提取物没有促凝血或抗凝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芒果苷(mangiferin)对垂体后叶素(pituitrin,PIT)诱发小鼠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PIT 30u/kg建立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芒果苷对小鼠Ⅱ导联心电图(ECG),心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结果芒果苷对PIT诱发小鼠Ⅱ导联ECG异常有改善(P<0.05)。芒果苷使心肌SOD活性明显升高,使心肌MDA含量、血清CK及LDH水平降低(P<0.05或0.01)。结论芒果苷对垂体后叶素诱发小鼠心肌缺血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6.
乌桕叶提取物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乌桕叶提取物(E-SSL)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镇痛实验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鼠耳肿胀法、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法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法.结果:乌桕叶提取物0.5、1.0、2.0g·kg-1ig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58.3%~34.1%;1.0g·kg-1药后1.5h和2.0g·kg-1药后1h明显提高小鼠热板痛阈(P<0.01,P<0.05).乌桕叶提取物对多种致炎剂引起的渗出、水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0、2.0g·kg-1ig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趾肿胀及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有良好的预防作用(P<0.01,P<0.05).结论:乌桕叶提取物对实验动物模型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27.
顺应高教发展新形势 拓宽药理教学新路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与学历来是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步入信息时代的今天,由于科技进步带来的知识爆炸,高校的课程设置不断增加,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也不断更新与丰富,加之近年来双休日制的实施,使各学科教学时数不得不作相应压缩,下面表1反映了我院药理学教学时数的变化情况。表1 我院医学本科78级与97级药理学教学时数比较学时数78级97级学时数减少率(%)理论课时数925441.3实验课时数484212.5总学时数1409631.4在信息量、记忆量和技能训练强度均增加、但教学时数却相对减少的矛盾状态下,传统教学法已捉襟见肘,不能适应现代教学要求,必须加以改革。因此,怎样…  相似文献   
28.
探讨《药理学》的理论课教学方法.主要从提高教师素质;注重课程章节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紧扣学科特点,加强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临床合理用药;注重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提高用药水平等方面作了总结,为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灌胃给二苯乙烯苷(TSG)后SAMP8小鼠β淀粉样蛋白前体(APP)mRNA和早老蛋白-1(PS1)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6月龄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AMP8 50只,随机均分为SAMP8空白组,阳性药石杉碱甲对照组,高、中、低剂量TSG组(0.3,0.1,0.033 g·kg-1·d-1)共6组;6月龄正常老化小鼠SAMR1鼠10只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灌胃相应药物60 d后,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海马组织APP和早老蛋白-1(PS1)mRNA的表达。结果:与SAMP8空白组比较,TSG组APP mRNA 2-△△CT值明显降低,PS1 mRNA 2-△△CT值也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TSG组APP mRNA和PS1 mRNA表达下调。结论:二苯乙烯苷对痴呆小鼠SAMP8有显著地抗痴呆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APP,PS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0.
开展药理学探索性实验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等教育法规定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发展科学技术文化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传统的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 ,学生围着“三中心”团团转[1] 。以往我们所开的药理学实验课主要是验证性的 ,教师先讲完理论接着学生开始做实验 ,教学中学生是被动接受。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指导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