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51.
脂肪清除和脂肪变性技术处理直肠癌标本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应用脂肪清除和脂肪变性技术在直肠癌标本寻找淋巴结的效果。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12月问收治的64例直肠癌患者(男38例、女26例,平均年龄54岁)的手术标本,按手术时间的先后分为脂肪清除组(30例)和脂肪变性组(34例).对比两组标本所获得的淋巴结总数及其大小和转移情况以及处理标本的时间。结果脂肪清除组标本检出淋巴结平均37.4(17~69)枚/例,其中转移淋巴结3.3枚/例,平均直径为3.6mm;脂肪变性组则平均检出36.2(18~62)枚/例,其中转移淋巴结3.2枚/例.平均直径为3.7nm。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清除和脂肪变性两组预处理标本的时间分别为72和28h,脂肪变性组处理标本的时间明显短于脂肪清除组(P〈0.05);寻找淋巴结的时间则分别为2.1和2.0h,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变性技术处理直肠癌标本,不但可获得与脂肪清除技术同样的淋巴结数量.而且可明显缩短处理标本的时间。  相似文献   
52.
目的评价后进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方法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对本组于2001年8月-2005年10月,采用后进路单层网片修补治疗152例腹股沟疝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恢复工作时间、手术并发症和复发率等进行统计。结果本组病人术后腹股沟区疼痛不适的发生率和复发率较低,平均手术时间为32.2min、平均住院时间为5d、恢复日常生活时间为9.2d、平均住院费用为4243元。结论采用后进路单层网片修补方法对治疗腹股疝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适合我国的国情,具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53.
腹腔筋膜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又称为腹腔间隙(隔)综合征、腹腔室隔综合征等。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腹腔内压力急剧升高,影响腹腔内、外组织器官的血液循环,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所形成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上ACS最易累及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其次是胃肠道、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与用Ligasure血管闭合技术(LT)治疗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Ⅲ度痔患者在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PPH组(44例)和LT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疗效及出血、疼痛及费用。结果(1)手术时间:LT组为(12.0±4.1)min;PPH组为(19.0±6.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疼痛:术后24h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PPH组和LT组分别为3.1(2.6)和5.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费用:LT组为(4838±301)元,PPH组为(7796±49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并发症:PPH组术后出血(超过50ml)4例,复发1例;LT组无术后出血(1次量〉50ml)和复发。(5)满意度调查:术后6个月时,患者对手术疼痛、排便和总体满意度进行自我评分,PPH组分别为95.0%、100%和100%,LT组则分别为87.2%、97.4%和97.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T和PPH都是治疗痔的有效方法。LT与PPH比较,具有术中及术后几乎不出血、手术时间更短和费用更低的优点。但术后疼痛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5.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分析(附46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分析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总结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2年6月至2004年8月收治的46例(52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下肢静脉性溃疡20例(24条患肢)。所有病人均行深、浅静脉及交通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患肢顺行性深静脉造影。结果复发的原因有大隐静脉主干及其部分属支残存(11条患肢),合并交通静脉功能不全(35条患肢),合并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0条患肢)。出现小隐静脉曲张(10条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5条患肢),同时存在3个静脉系统病变(15条患肢)。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累及3个静脉系统。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是导致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术前全面的影像学检查和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避免术后静脉曲张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相关X蛋白基因-双链RNA(Bax-siRN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SD大鼠66只,体重290~310g,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组,n=6)、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C组,n=30)、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Bax—siRNA组(B组,n=30)。C组、B组行大脑中动脉阻断,阻断1h再开放,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B组在缺血前即刻、16、24h水压法尾静脉注射Bax-siRNA 2.5mg/kg(用PBS稀释至10ml),C组给予等量PBS,S组只作切口,不作缺血再灌注。B组、C组分别于再灌注1、5、11、23、47h各处死6只大鼠,S组实验后23h处死大鼠,断头取脑,计算脑梗塞体积比,用RT-PCR法测定脑缺血半影区Bax mRNA表达水平。结果B组、C组再灌注11h时脑梗塞体积比达到高峰,再灌注23h时B组、C组脑梗塞体积比均高于S组(P〈0.01);与C组比较,B组脑梗塞体积比缩小(P〈0.05)。S组和B组Bax mRNA无表达,C组再灌注23h时Bax mRNA表达强于S组。结论Bax-siRNA预先给药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7.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腹股沟疝复发原因及再手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腹股沟疝复发原因、再次手术策略。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05年1月间收治的95例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腹股沟复发疝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第一次手术伴前列腺增生症者67例,慢性咳嗽15例,慢性便秘8例,糖尿病7例;手术时直疝患者40例,斜疝39例,记录不详16例;第一次手术单位中三甲医院16例,二甲医院64例,一甲医院15例;复发者Miss疝8例,原修补部位复发87例,其中有疝环缺损过大(>4cm)49例,网塞或补片移位24例,平片过小、变形、卷曲等14例。开放手术69例(后进路及单侧巨大补片加强内脏囊方法)和腹腔镜手术26例(TAPP和TEP),术后随访6~52个月均未复发。结论无张力修补术后腹股沟疝复发与患者腹内压增高、修补缝合技术、补片材料选择等因素相关;选择开放后径路、单侧巨大补片加强内脏囊方法及腹腔镜下修补是治疗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腹股沟疝复发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8.
目的比较LigasureTM血管闭合系统和传统结扎方法在开放式胃癌D2根治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间行胃癌D2根治术86例患者,随机分为LigasureTM组(45例)和传统手术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LigasureTM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术后平均淋巴结检出数、并发症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无统计学差异。LigasureTM组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少于常规手术组(P0.05),第2~5天及术后总量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LigasureTM血管闭合系统在胃癌D2根治术中安全可靠,与传统结扎手术相比术中出血减少,手术时间缩短,具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9.
目的对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与Lichtenstein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09年5月245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成两组,TEP组行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Lichtenstein组行Lichtenstein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平均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以及近远期并发症等指标,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 TEP组行单侧疝修补术的手术时间长,平均住院费用高,术中中转手术方式比例高,但恢复正常活动时间短,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少。结论尽管TEP术存在手术时间长、住院费用高、术中中转手术概率高等缺点,但术后疼痛少,恢复正常活动时间短,对于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应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