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21.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椎间融合的X线片及三维CT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X线片和三维CT(3D-CT)在判定单节段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椎间融合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并随访1年以上的患者43例,男19例,女24例;年龄16~74岁,平均47.2岁.峡部裂性滑脱21例,退变性滑脱15例,腰椎间盘突出并不稳症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3例,极外侧椎间盘突出症1例.单纯骨粒植骨26例,骨粒加椎间融合器17例.单节段内固定24例,双节段内固定19例.均为单节段椎间融合,其中L_(3,4) 6例,L_(4,5),17例,L_5S_1 20例.应用改良Brantigan评分判定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3D-CT扫描所示椎间融合程度;动力位X线片判断椎间稳定性.结果 随访12~85个月,平均18个月.末次随访时X线片及3D-CT所示椎间融合率分别为64%(28/43例)和40%(17/43例).3D-CT的Brantigan评分小于正侧位X线片(P<0.05).根据诊断、固定节段及融合方式不同分组,各组3D-CT评分均低于正侧位X线片(P<0.05).动力位X线片示椎间不稳定者仅3例(7%).结论 腰椎3D-CT能更准确地评价椎间融合情况.拆除内固定前进行3D-CT检查非常必要.拆除内固定前摄动力位X线片对判定椎体间融合的临床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在骨肉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10对骨肉瘤组织标本,利用qRT-PCR方法检测SNHG1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实验检测SNHG11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证明SNHG11对骨肉瘤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最后,利用western blot筛选SNHG11可以调控的信号通路。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SNHG11在骨肉瘤组织中高表达(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n=10,t=3.16,P0.01);沉默骨肉瘤细胞中SNHG11的表达,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scramble组第1天,(0.69±0.03),第6天(2.11±0.19);siRNA1组,第1天(0.72±0.03),第6天(1.41±0.15);siRNA2组,第1天(0.67±0.07),第6天(1.53±0.28);siRNA-1,P0.01;siRNA-2,P0.01],而过表达SNHG11,结果相反[NC组第1天(0.25±0.04),第7天(1.83±0.16),SNHG11组第1天(0.27±0.03),第7天(2.55±0.23),P0.01];SNHG11可以通过诱导骨肉瘤细胞周期进展促进细胞增殖,并且其可以通过激活Wnt信号通路加速骨肉瘤细胞的增殖。结论 SNHG11在骨肉瘤组织中高表达,其可以通过激活Wnt信号通路促进骨肉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胫骨骨折单臂外固定架固定术后出现足足母下垂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10例胫骨骨折单臂外固定架固定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后5例出现足足母下垂伴趾蹼区麻木,平均年龄30.2岁,均为术后24 h内出现。4例行切开复位外固定术,1例行闭合复位外固定术。3例获得随访,术后6个月2例肌力恢复为Ⅴ级,1例恢复为Ⅳ级。结论腓深神经损伤、亚临床前筋膜室高压、腓深神经血供受损及术中的直接损伤是胫骨骨折单臂外固定架固定术后出现足足母下垂的部分原因,但仍有一些原因不甚明了,在应用外固定架后如何减少足足母下垂的发生率及前筋膜室内腓深神经生理学影响因素等有待进一步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24.
精准医学将是现代医学的一个发展方向和趋势,国内学者也在"中医药精准医疗"探索之路上进行了积极的理论探讨与实践。中医如何面对这一革命性的医学机遇和挑战,并探索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在精准医疗大发展背景下的发展和改革创新,更好的为我国精准医疗和中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人才支持,需要我们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后残留症状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2组分别在术前、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收集JOA评分、ASIA感觉与运动评分及Oswestry功能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治疗后3个月JOA评分、ASIA感觉与运动评分及Oswestry功能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术后常规西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后残留症状效果更好,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疼痛、麻木及功能等残留症状。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地龙降压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伴亚临床动脉硬化患者的降压作用及对动脉硬化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伴亚临床动脉硬化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遵循个体化、小剂量、长效、联合的原则予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地龙降压胶囊,每次1粒,每日2次,晨起及睡前口服。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2、4、6周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和踝臂指数(ABI),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分别脱落2、3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8%(53/58),对照组为82.46%(47/5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压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2、4周2组IMT、PWV明显下降,治疗2、4、6周ABI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4周IMT、PW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2、4周A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6周IMT、PWV、A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龙降压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亚临床动脉硬化可增强降压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IMT、PWV、ABI。  相似文献   
27.
患者男,20岁.因胸背部疼痛15 d,双下肢截瘫并大小便失禁5 d入院.患者丁1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背部疼痛,伴紧缩感.对症治疗无效且病情逐渐进展,发病10 d后突然出现乳头以下麻木、双下肢无力、行止网难及大小便失禁. 入院查体:T1~3棘突压痛、叩击痛.自乳头平面以下痛温觉减退.双下肢肌力0级,肛门括约肌肌力0级.舣膝腱反射(++++),双踝反射(++++),双侧髌阵挛(+)、踝阵挛(+),双侧Barbinski征(+),肌张力高.ASIA分级B级,JOA评分5分.X线片及CT扫描示T3~6多发半脊椎、蝴蝶椎畸形.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PKP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用PKP治疗后的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为术后基础治疗再添加补肾活血方内服,对照组为术后基础治疗。两组分别于术前、治疗后1个月与6个月观察并收集VAS评分、ODI评分及骨密度(BMD)。结果: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未见明显病椎再次塌陷,术前与治疗1个月和6个月后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明显(P<0.05),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同组比较术前与治疗1个月和6个月后,BMD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比较治疗一个月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PKP术后患者配合补肾活血汤治疗,可改善术后疼痛与功能恢复,亦可有助于提高骨密度。  相似文献   
29.
文题释义:股骨颈骨折:多见于中老年人,青壮年可因高暴力损伤引起该类型骨折。骨折后患者髋部疼痛、肿胀,大转子处可有压痛及叩击痛,下肢存在短缩、内收、外旋等畸形。影像学检查可清晰地显示骨折的部位、类型及移位程度。 克氏针定位装置:该辅助定位装置适用于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与传统徒手操作相比,具有定位效率高、透视次数少、手术时间短、患者创伤小等优点;与骨科机器人、计算机导航系统等辅助定位装置相比,精确度有待提高,较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 背景:目前骨科机器人、计算机导航系统等智能定位装置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手术过程中的应用逐步开展,但基层医院仍需一种廉价的辅助定位装置。 目的:探讨一种股骨颈克氏针定位装置在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过程中辅助定位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5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辅助定位装置分为2组,徒手定位组28例患者行传统徒手定位空心钉内固定;辅助定位组26例患者术中应用克氏针定位装置,定位针角度、方向、距离均可量化微调,辅助定位,引导置入空心螺钉。比较2组患者临床与影像资料。 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术中并发症;术后影像显示骨折复位良好,空心螺钉分布、角度、位置良好;②辅助复位组手术时间(49.27±4.86) min小于徒手定位组(59.64±8.02) mi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辅助定位组透视次数明显少于徒手定位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③2组随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Harris功能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辅助定位组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9%;④2组患者随访期间无股骨头坏死发生,晚期坏死率待随访;⑤提示克氏针定位装置在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过程中,可辅助定位,引导置入空心螺钉,能有效提高定位效率,减少透视次数,避免反复调整穿针对股骨颈骨质的损伤,促进患者恢复。 ORCID: 0000-0002-4576-3306(杜刚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