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查阅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脾胃虚寒证方面的相关文献,总结归纳近年中医药在小儿脾胃虚寒证的病因病机上的认识及在辨证论治、中医方剂、中成药、外治方法、中西医结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总结、归纳,了解目前国内小儿脾胃虚寒证的中医中药治疗现状,从而为中医中药治疗小儿脾胃虚寒证提供更多理论依据,为中医药治疗小儿脾胃虚寒证水平的提高提供帮助。方法对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医方剂、中成药、外治方法、中西医结合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分别从病因病机认识上及在辨证论治、中医方剂、中成药、外治方法、中西医结合等方面论述了小儿脾胃虚寒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从而肯定中医药治疗小儿脾胃虚寒证的疗效。结论中医药治疗小儿脾胃虚寒证具有多途径、多环节的特点,应用的方法和药物丰富,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如今针对肿瘤病人的治疗主要集中在手术切除、放疗、化疗或联合应用。有文献报导手术切除、放疗、抗血管生成剂治疗后长期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甚至出现侵袭和转移增加的现象。近年来关于预转移微环境(pre-metastatic niche)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认为病人是否出现转移与预转移微环境的形成有关。缺氧及肿瘤细胞分泌因子(tumor-derived secreted factors,TDSFs)如基质金属蛋白酶(metalloproteinases,MMPs)和赖氨酰氧化酶(lysyl oxidase,LOX)在其中有重要作用,同时又与募集的骨髓源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cells,BMDCs)有关。本文就预转移微环境形成的影响因素和生物学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人结肠癌组织中MIP-1β及S-100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人结肠癌组织MIP-1β及S-100蛋白的表达及在树突状细胞迁移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探讨他们在肿瘤侵袭及转移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方法 取34例结肠癌病人术后标本和局部淋巴结做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染色。结果 结肠癌早期组S-100蛋白和MIP-1β在淋巴结和肿瘤组织表达的面积密度(面密度)和数量密度(数密度)明显增高,与结肠癌晚期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MIP-1β有促进树突状细胞向淋巴结和肿瘤局部迁移和聚集的作用。MIP-1β和S-100蛋白的异常表达在结肠癌的恶性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喉鳞癌组织中成熟与非成熟树突状细胞的分布。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1例喉鳞癌病人原发肿瘤及癌周组织中的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分布。用抗CD1a、CD83单克隆抗体分别标记非成熟与成熟树突状细胞。结果 非成熟树突状细胞绝大部分散在地位于癌巢内,而成熟树突状细胞则成群地位于癌周组织,且有淋巴细胞成簇分布于其周围。结论 喉癌组织中非成熟与成熟状态树突状细胞在分布上存在差异性。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小鼠树突状细胞在体内的迁移、分布、形态特征及一些因子的表达情况,探讨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在S-180肉瘤模型鼠体内的表达及其在树突状细胞迁移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光镜、透射电镜、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染色方法,观察肿瘤模型鼠中树突状细胞的分布和形态学特征;分析上皮型钙黏附分子(E—cadherin)、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T细胞特异性趋化因子(Rantes)、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IP-1β)和趋化因子受体7(CCR7)的表达情况,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树突状细胞在肿瘤模型鼠中,分布于肿瘤局部和腋窝淋巴结(ALN),在数量上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其ICAM-1、MCP-1、Rantes、MIP-1β和CCR7表达明显上调,E—cadherin的表达下降;分别与对照组数密度和面密度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在肿瘤抗原诱导下,ICAM-1、MCP-1、Rantes、MIP-1β和CCR7表达升高,有趋化树突状细胞向淋巴组织或肿瘤局部迁移和聚集的作用;而E-cadherin表达下降可能有利于树突状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向体内注入非抗原类物质能否引起反应性淋巴滤泡形成 ,观察体内注入FCA(完全弗式佐剂 )、FICA(不完全弗式佐剂 )对滤泡树突状细胞 (FDC)捕捉抗原的能力有无影响。方法 将FCA、FI CA分别注入小鼠足底 ,数日后取出腘淋巴结 ,应用PNA B法及PAP免疫组化法染色 ,采取三维重塑方法 ,统计淋巴滤泡、FDC细胞群数量。结果 注入FCA、FICA后第 5日出现初级淋巴滤泡 ,第 3 5日数量达到高峰 ,之后逐渐减退。同时 ,滤泡树突状细胞 (FDC)与B细胞聚集同步出现。结论 动物体内注入有丝分裂物质FCA、FICA引起引流淋巴结内次级淋巴滤泡形成 ,初级滤泡形成过程中B细胞聚集与FDC形成是同步发生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MP-3和TIMP-3与宫颈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光镜和免疫组化方法对41例宫颈癌组织中的MMP-3及TIMP-3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晚期宫颈癌组织中MMP-3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早期(P<0.05),而晚期宫颈癌组织中TIMP-3的表达则比早期减少(P<0.05),MMP-3/TIMP-3的比值晚期高于早期(P<0.05).结论 MMP-3和TIMP-3的表达程度及MMP-3/TIMP-3的比值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宫颈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树突状细胞在黏膜免疫模型鼠体内的分布及趋化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鼠树突状细胞(DC)在体内的迁移、分布、形态特征及趋化因子的表达情况,探讨趋化因子在黏膜免疫模型鼠体内的表达及其在DC迁移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光镜、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染色方法,观察肿瘤模型鼠中DC的分布和形态学特征;分析S-100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T细胞特异性趋化因子(Rantes)、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IP-1β)和趋化因子受体7(CCR7)的表达情况,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在黏膜免疫模型小鼠体内的DC主要分布于肠系膜淋巴结(MLN)、集合淋巴小结(PP)和胃肠(GUT),与对照组数量比较有显著差异,(35.32±3.17vs15.03±1.81,29.14±2.03vs11.35±0.97,27.96±1.97vs9.86±0.82,P<0.01)其MCP-1,Rantes,MIP-1β和CCR7表达明显增高,分别与对照组数密度和面密度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在黏膜免疫模型小鼠体内的DC可向肠系膜淋巴结、集合淋巴小结和胃肠等器官迁移和聚集;MCP-1,Rantes,MIP-1β和CCR7表达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健康指导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医院收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病程组间均衡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开展常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组建健康管理小组对患者开展健康指导。比较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健康指导前,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指导后,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都升高,但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建健康管理小组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开展系统健康指导,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和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CD11c和NLDC-145单克隆抗体标记的阳性细胞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D11c和NLDC145单克隆抗体标记胸腺内何种间质细胞,并是否具有特异性。方法 应用CD11c单克隆抗体及NLDC-145单克隆进行标记,采用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法及免疫电镜法对胸腺内间质细胞进行观察。结果 CD11c阳性细胞为指状嵌入突起细胞(interdigitating cell,IDC)及少数巨噬细胞。NLDC-145阳性细胞为胸腺上皮细胞。结论 CD11c标记IDC,NLDC-145标记胸腺上皮细胞。胸腺巨噬细胞中存在不同亚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