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篇
  2篇
中国医学   5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2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LM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 7例LMD经球囊预扩张后置入支架。术后 6和 12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结果 左主干开口病变 12例、体部 4例、末端 6例 (累及分叉开口 6例、单纯末端 1例 ) ,自开口到体部均狭窄者 5例 (含自开口处就完全闭塞 1例 )。术后 12个月时 ,左心室射血分数从 4 9 8%增加到 5 6 3% (P <0 0 5 )。球囊扩张时 2 0例 ( 6 2 % )出现显著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共置入 2 8枚支架 ,其中左主干内 2 7枚 ,主干内支架直径 ( 3 90± 0 4 7)mm、长度 ( 12 5 4± 3 95 )mm。全部患者均完成 12个月的临床随访 ,19例 ( 70 % )患者接受 6个月时冠状动脉造影 ,3例支架内再狭窄 ( 15 % ) ,其中 2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术 ,1例行血管内放射治疗 ;术后 12个月时 15例 ( 5 5 % )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 ,1例再狭窄行冠状动脉旁路术 ,因此术后 12个月内累积再狭窄率为 2 1%。 4例再狭窄患者中 ,3例为末端病变 ( 75 % ) ,1例为开口病变( 2 5 % )。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LMD疗效可靠 ,冠状动脉造影随访可及时发现再狭窄。左主干末端病变再狭窄率显著。  相似文献   
122.
心血管疾病(CVD)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尽管目前对CVD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近年新发现的细胞焦亡是一种伴随着炎症反应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研究显示其在CV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细胞焦亡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糖尿病性心肌病、心肌炎等CVD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3.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移植血管再狭窄及介入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CABG)术后移植血管病变的特征及介入治疗的效果。 方法 CABG术后的 4 3例 (男性 37例 ,女性 6例 )患者 ,因心绞痛或心力衰竭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复查。行多体位投照 ,发现移植血管病变特征。获得家属书面同意书后 ,行支架置入术。术后即刻进入临床随访 ,记录心脏事件发生次数 ,术后 6个月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结果 再次出现心绞痛距CABG术的时间平均为 13 7(3~ 19)个月 ,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距旁路移植术的时间为 2 1(6~ 2 4 )个月。总计桥血管 12 1根 ,其中动脉桥 12根 (10 % ) ,静脉桥 10 9根 (90 % )。 5例 <6 0岁患者计 9根桥(1 8个桥 /例 ) ,38例≥ 6 0岁患者计 112根 (3 0个桥 /例 )。CABG术后 3例 (7 2 % )发生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心脏超声测得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由CABG术前 (34 6± 11 5 ) %增加到 (46 2± 10 5 ) %(P <0 0 5 )。无动脉桥体狭窄 ,1例动脉桥远端吻合口狭窄 (8 3% ) ,1例动脉桥失败后改用静脉桥。10 9根静脉桥中 ,桥病变总数 4 8根 (44 0 % ) ,其中 17根桥狭窄并血栓形成 (35 4 % ) ,31根静脉桥闭塞 (6 4 6 % ) ,闭塞位于开口后 1~ 2mm处 ,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的静脉桥闭塞数量 (均为 14根 ,4 5 2 % )明显多于回旋支静脉桥 (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研究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AR)编码柯萨奇病毒结合区外显子4的基因异质性,探究DCM发病的遗传学原因.方法 以40例健康人为对照,用PCR法特异性扩增50例DCM患者外周血DNA CAR外显子4,并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及选择性测序.结果 所有标本均特异性扩增出CAR外显子4片段,SSCP结果提示两组均不存在单链构象差异,测序结果表明各样本PCR产物基因序列完全相同,不存在CAR基因异质性现象.结论 DCM及正常人CAR柯萨奇病毒结合区(CAR外显子4)均未发现基因突变及多态性变化,提示CAR外显子4的变异不是促进宿主感染病毒并发展为DCM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25.
正交试验优选嘎木朱尔涂膜剂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正交试验对嘎木朱尔涂膜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选设计。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2B2,即5ml甘油和3%CMC—Na,其粘度为10000cp,皮肤成膜时间为12分钟,玻璃板成膜时间为40分钟,PH为6.99  相似文献   
126.
建立一种较真实模拟颅脑冲击波伤急性期血瘀证模型 ,为活血化瘀治疗颅脑冲击波伤找出理论依据。方法应用BST-1型生物激波管闭口致伤大白兔28只。伤后进行病理解剖检查 ,同时2只致伤兔局部脑血流连续监测伤前及伤后2、4、6、8、24hrCBF变化。9只兔作脑组织含水量测定。结果伤后兔脑充血肿胀以脑干为主 ,桥脑区有小出血点 ,大脑背侧有气栓。局部脑血流监测结果为2、4、6、8、24hrCBF减慢 ,伤越重 ,rCBF降低愈明显 ,脑组织含水量增高。结论本实验与1988年10月国际会议定出的血瘀证诊断标准是相似的。实验成功复制了临床颅脑冲击波伤后急性期血瘀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7.
<正>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或求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制定护理计划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对策的依据[1]。循证护理作为现代护理发展的方向,正逐步应用于临床护理。随着心肺  相似文献   
128.
随着医院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医院信息系统在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用信息技术管理临床检验危急值,缩短了临床检验危急值的通知时间,保证临床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得检验危急值信息。同时,提高患者的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医疗风险,为实现数字化临床实验室工作流程的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9.
左室起搏标测消融左侧隐匿性旁道靶点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左侧旁道 (AP)构成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的标测及射频消融 (RFCA)靶点定位方法。 15 4例左侧隐匿性AP构成的AVRT随机分成A、B两组 ,两组均经股动脉逆行法进入大头电极 (ABL)于二尖瓣环下RFCA。A组经大头电极以S1S135 0~ 5 0 0ms沿二尖瓣环起搏 ;以起搏信号S到CS上最早逆传A波之间的间距S -A最小处为靶点。B组以AVRT和 /或右室心尖部起搏时CS最早逆传A波处为靶点。结果 :A组 75例均经 1~ 2次放电即成功阻断AP ,且V、A分离均在放电后 5s内出现。其中有 9例靶点与CS上最早逆行A波处相距 10~ 15mm ,其靶点处S-A较其余 6 6例明显延长。B组 79例中 6 8例在 1~ 2次放电 ,5s内V、A分离 ,另 11例放电无效在改用A组方法后均在一次放电后即阻断AP ,靶点距CS最早逆A波处 10~ 2 0mm ,S -A显著长于该组其他病例。 15 4例中 2 0例靶点与CS上最早逆行A波有距离 ,其S -A明显延长 (5 6± 2 3msvs 4 5± 12ms,P <0 .0 1)。结论 :以最短S -A为靶点能快速有效地阻断各种类型的左侧隐匿性AP ;尤其在以最早逆行A波为靶点无法阻断AP传导时推荐使用该方法。  相似文献   
130.
用正交试验对感冒汤剂的煎煮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煎煮参数为A1B2C3D3,即用冷水浸泡30min,煎煮3次,每次25min,用水量500ml,收率为31.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