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2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92.
贾波  罗志刚 《器官移植》2013,4(2):84-90
目的了解成年男性肾移植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与移植肾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至2011年间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移植中心随访的男性肾移植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2例应用环孢素(CsA)+吗替麦考酚酯(MMF)+泼尼松免疫抑制方案的患者列为CsA组,另34例应用他克莫司(FKS06)+MMF+泼尼松的患者列为FK506组。另选取同期门诊健康者或无泌尿系结石、感染、肿瘤,前列腺增生症等相关疾病的23例成年男性患者作为普通对照组,选取12例同期门诊诊断为尿毒症患者作为尿毒症对照组。检测与比较4组研究对象的平均收缩压水平、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血清甘油三酯水平、血清睾酮水平、血清雌二醇水平、血清睾酮/雌二醇比值、血清肌酐(Scr)水平、血清胱抑素C水平;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研究CsA组和FKS06组患者的肾移植术后时长、平均收缩压、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血清雌二醇、血清睾酮水平、血清睾N/雌二醇比值共7个变量分别与血清Scr和血清胱抑素c的关系;以睾酮/雌二醇比值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为两个变量,CsA组和FKS06组分别绘制散点图,并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CsA组、FKS06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水平、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血清甘油三酯水平、血清睾酮水平、血清雌二醇水平、血清睾酮/雌二醇比值、血清胱抑素C水平、Scr水平与普通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sA组、FKS06组与尿毒症对照组比较:除血清胆固醇水平、雌二醇水平外,其余指标与尿毒症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sA组和FKS06组的血清睾酮、睾酮/雌二醇比值与血清胱抑索c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成年男性肾移植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与移植。肾功能有关,尤其是血中睾N/雌二醇的比值与血清胱抑素c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分析经新标准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对孕产妇、新生儿围生期各类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在我院就诊及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8例,观察其围生期各类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与151例同期就诊未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对照组)的同类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孕产妇围生期发生羊水异常、早产、先兆子痫和剖宫产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或0.01);妊娠期糖尿病组新生儿围生期发生胎儿窘迫、巨大儿、早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经新标准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及新生儿围生期有较多的并发症出现,孕产期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计划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及比较白术、茯苓与白术茯苓汤对脾气虚腹泻大鼠模型胃肠形态及水液代谢的影响机理。方法:采用破气苦下饥饱失常法复制脾气虚腹泻模型。以白术、茯苓及白术茯苓汤灌胃给药,以光学显微镜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以炭末推进法测定各组大鼠小肠推进率,以电解质分析仪测定血清电解质水平。结果:①病理观察:模型组动物胃肠胀气,胃肠壁均变薄,胃、小肠、大肠充血水肿。经治疗后不同程度的恢复。②小肠推进率: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术茯苓组和茯苓组的小肠推进率显著升高(P0.05)。③血清电解质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a+、K+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术茯苓组Na+水平和白术组K+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三组对脾气虚腹泻大鼠模型的胃肠形态及水液代谢皆有改善作用;白术茯苓配伍之白术茯苓汤多数指标优于单味药,与单味药比较呈现出协同增效的"相须相使"效应。  相似文献   
95.
国医大师郭子光为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临证50余载,学识丰厚,尤善于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今择精索静脉曲张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6.
陈潮祖教授是我国著名方剂学专家,其对湿热型血证的认识别具一格,治法匠心独运。本文通过分析血证机理,并结合陈老医案,阐述其治疗湿热型血证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97.
于海艳  贾波 《中医药学刊》2014,(8):1986-1990
目的:研究蒲辅周治疗内科病的用药特点,探索四川地区的医家用药是否具有地域性特点。方法:整理《蒲辅周医案》、《蒲辅周医疗经验》的复方118首,用Excel和Access建立数据库,应用《中药复方分析系统》软件研究其用药特点。结果:使用药物涉及20类,使用频次为30次及以上依次为补虚、利湿、行气、解表、清热、化痰、化湿、安神、消食、平肝潜阳、祛风湿、活血化瘀、温里、收敛固涩药;单味药物使用频次15次及以上依次为甘草、茯苓、陈皮、法半夏、白术、大枣、生姜、厚朴、枳实、茵陈、通草、白芍、化橘红、酸枣仁、蒺藜、党参、薏苡仁、神曲、远志、杏仁;药对居前10位多为上述药物的排列组合,其中使用频次10次及以上依次(不含甘草)为茯苓与陈皮、茯苓与白术、茵陈与通草、法半夏与陈皮、茯苓与法半夏、薏苡仁与茵陈、远志与酸枣仁、法半夏与化橘红、法半夏与白术、陈皮与白术、生姜与大枣、党参与白术、薏苡仁与通草。结论:1蒲老治内科病以顾护胃气为本;强调"天人相应"观,用药注重地域与体质,擅用除湿化痰之品;配行气与消食药以协祛湿之效;伍补益药使祛湿不伤正。2除湿化痰药(化湿药、利湿药、祛风湿药、化痰药)之比约为2∶4∶1∶2,显示蒲老治疗湿邪为患首选利湿之品,其目的是给邪以出路,合"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旨。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脾虚型克罗恩病(CD)大鼠结肠粘膜中血管活性肠肽(VIP)及其受体(VIPR1)表达的变化,以及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破气耗气加饥饱失常之复因脾虚造模法结合Morris 方法复制脾虚型CD 动物模型,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灌胃给药,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VIP及VIPR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VIP 及其受体VIPR1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B5组(白术∶茯苓=12∶15)、B6组(白术∶茯苓=15∶12)、B7组(白术∶茯苓=18∶9)结肠组织VIP及其受体VIPR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白术茯苓汤B5组、B6组、B7组剂量配比能下调脾虚型克罗恩病结肠组织VIP及其受体VIPR1 蛋白表达,从而防止致炎因子的分泌,减轻结肠的炎症反应,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疗伤寒及中暑的用药特点.方法:整理该书卷二复方65首,用Excel和Access建立数据库,应用《中药复方分析系统》软件研究其用药特点.结果:使用药物涉及17类,使用频次为10次以上依次为解表、化湿、补虚、化痰、温里、行气、利湿、清热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单味药物使用频次15次以上依次为陈皮、半夏、麻黄、苍术、白术、厚朴、桂枝;药对居前10位多为上述药物的排列组合,其中使用频次8次以上依次为陈皮与厚补、半夏与厚朴、陈皮与桔梗、陈皮与白芷、麻黄与桂枝、陈皮与苍术.结论:解表药、除湿药(化湿、渗湿)、清热药是《局方》治伤寒及中暑复方消除病因之基本配伍;化痰药、行气药、活血化瘀药是其兼治伤寒及中暑病变特点之主要配伍;补虚药、温里药则是《局方》治伤寒顾及正气的之重要配伍.  相似文献   
100.
黄芪与人参配伍若干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胜  贾波 《国医论坛》2004,19(3):19-20
黄芪、人参皆有补气健脾之功,临床上二者常配伍应用。对这组药对的认识,历代医家有不少论述。《本经逢源》谓黄芪“同人参则益气”,《本草品汇精要》则谓黄芪“合人参、甘草,退劳役发热”。笔者从文献整理出发,对二者配伍应用时存在的某些问题作如下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