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2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和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连接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临床学的一门桥梁课程。学好方剂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证组方能力,为今后学好中医临床课程奠定基础。笔者在方剂学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面临方剂考试时,常常感到压力大,甚至出现恐慌心理。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有必要将方剂学的课堂讲授与解除学生的困惑融为一体,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一、学生学习方剂存在的主要困惑1.消极盲目地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自高校扩招以来,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  相似文献   
262.
贾波 《实验与检验医学》2020,38(2):401-403,408
目的探讨冷沉淀析出的原因及对策。方法统计2016年1月-2018年5月冷沉淀报废率,并针对析出原因进行检查分析,包括细菌学检查,形态学鉴别,FⅧ:C、Fg、PLT含量检测。结果冷沉淀析出率分别为0.13%、0.34%、7.27%(χ^2值分别为16.057、1171.261、1121.203,P<0.01);析出物呈白色不规则颗粒漂浮物,轻摇伴云雾状,细菌学检查排除细菌污染;不染色镜检疑为血小板与纤维蛋白聚集颗粒,瑞氏染色镜检见血小板染紫红色,颗粒内容物为数量不等血小板聚集体,有游离血小板存在,电镜观察析出物为表面粗糙、有点状凸起的不规则海绵状结构;析出组、对照组FⅧ:C(IU/U±s)111.38±41.85、129.86±45.50(t=-2.360,P<0.05),Fg(mg/U±s)311.01±104.69、306.63±84.59(t=0.257,P>0.05),PLT(×109/U±s)2.09±1.41、1.21±0.66(t=4.509,P<0.01)。结论冷沉淀析出与血小板残留量、血小板活化聚集及纤维蛋白析出等因素相关,降低血小板残留量、减少血小板活化聚集途径,可作为控制冷沉淀析出的参考策略。  相似文献   
263.
目的:探讨同源血清、血浆标本血液4项指标ELISA检测有反应性结果的差异。方法:对血液4项指标ELISA检测有反应性的29例标本,以同一试验对原试管血清、血袋小辫、验证血清和血浆标本分别进行双孔复试,比较其反应性和S/CO值变化。结果:29例有反应性标本,8例原试管血清呈双试剂反应,S/CO值8~29,血袋小辫、验证血浆S/CO值有改变,结果判读基本一致;15例原试管血清呈单试剂反应,S/CO值1~5,血袋小辫呈有反应性10例(66.7%),1S/CO值≥0.7呈无反应性5例(33.3%),验证血浆呈有反应性6例(40%),1S/CO值≥0.7呈无反应性9例(60%),有明显改变;6例原试管血清呈单试剂灰区(1S/CO值≥0.7),血袋小辫呈灰区和S/CO值0.7各3例(50%),验证血浆呈灰区2例(33.3%),S/CO值0.7占4例(66.7%)。8例双试剂反应和15例单试剂反应者验证血清结果判读一致;6例灰区者验证血清呈弱反应性5例(S/CO值1.0~1.4),呈灰区1例。结论:同源血清、血浆标本血液4项指标ELISA检测有反应性结果存在差异,血浆标本导致部分有反应性结果 S/CO值减低或呈无反应性结果,抗凝剂稀释是其主要原因;采取源头控制措施确保原始血清标本的溯源性,并使用血清进行ELISA检测;如确需小辫标本进行复试,必须结合原始血清标本的复试结果,出现不一致情况,应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避免弱反应性结果的漏检或误判。  相似文献   
264.
杜鹃  贾波  李培  陈刚 《中国医药指南》2008,6(24):267-269
目的了解当归四逆汤的临床运用范围,初步探对其运用频次较高的血痹、痹证、胸痹的证治规律。方法搜集225例现代期刊的验案,利用Microsoft Excel建立资料数据表,录入成都中医药大学与西南交通大学联合开发的"中药复方分析"软件,对其病名、证候、药物加减、剂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当归四逆汤临床运用范围主要涉及内科、妇科、皮肤科、骨伤科、外科、五官科,其中据频次的高低,居前6位的病症为血痹、痹证、胸痹、头痛、脱疽、痛经。血痹、痹证、胸痹应用当归四逆汤的基本证候为疼痛,肢冷或手足不温,面色不华或面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或沉细弱;应用原方最多的药物是当归、桂枝、细辛、炙甘草、大枣;常加味的药物是黄芪、丹参、鸡血藤、附子、牛膝。  相似文献   
265.
配伍对细辛在复方中功效发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发掘历代医家运用配伍方法控制细辛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经验与技巧,总结历代名方中细辛常用的配伍组合规律,正确指导临床遣药组方,为进一步弄清其减毒增效的机理奠定基础.方法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据,收集含细辛的方剂1312首,采用归类统计的方法,总结细辛常见配伍结构.结果及结论细辛的配伍运用广泛,涉及<中药学>各类药物,主要与解表药、补虚药、温里药、清热药、活血药配合运用,其中常见的配伍结构有细辛配干姜和五味、细辛配防风、细辛配川芎、细辛配白芷、细辛配茯苓、细辛配大黄等.  相似文献   
266.
267.
宫颈糜烂是发病率较高的妇科常见病,以局部治疗为主,可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我们在临床中联合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8.
目的 探讨基于阶梯护理决策辅助肠内营养干预对胰腺癌患者肠内营养依从性、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10月医院收治的胰腺癌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阶梯护理决策辅助肠内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肠内营养依从性,以及干预前后免疫功能、营养状态。结果 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制剂弃去率、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淋巴细胞数及CD4+/CD8+值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BMI、上臂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胰腺癌患者实施基于阶梯护理决策辅助肠内营养干预可提高胰腺癌患者肠内营养依从性,减轻免疫抑制,改善其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269.
目的:梳理人参败毒散的历史沿革及现代临床应用。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与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古籍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人参败毒散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提取朝代、书名、功能、剂量等信息,考证与分析方剂历史沿革、组成与剂量、主治病证、煎服方法、药物基原、炮制及现代临床应用等。结果:人参败毒散首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局方》),方由柴胡、甘草、桔梗、人参、川芎、茯苓、枳壳、前胡、羌活、独活、生姜、薄荷组成,有散寒祛湿、益气解表功效。后世治疗病证多在《局方》上继承发展,其中感冒(112次)最多,占总病证的22.63%;其次为时行感冒(83次),占16.77%。人参败毒散现代临床应用广泛,涉及各科,呼吸系统疾病(42次)最多,占17.65%;其次为皮肤疾病(34次),占14.29%;再者为传染性疾病(33次),占13.87%。临证加减运用,究其病机或正虚外感,或外感风寒湿邪而正气不虚,充分体现中医异病同治的理念。结论:对经典名方人参败毒散进行考证,确定人参败毒散关键信息,为中医临床研究及复方制剂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70.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0 (IL-10)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增殖影响和对氯化钙(Ca Cl2)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标志物的表达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IL-10(0、3、10、30 ng/ml)处理Ha Ca T细胞不同时间(0、24、48、72 h),MTS分析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IL-10(终浓度为10 ng/ml)预处理Ha Ca T 1 h,加入或不加Ca Cl2(终浓度为1.2 mmol/L)培养24、48、72 h,Western blot检测IL-10对Ha Ca T分化标志物表达影响;丝裂原蛋白激活激酶-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APKs-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及磷脂酰肌醇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Ha Ca T细胞,分别提取细胞总RNA和蛋白,荧光定量PCR(RT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L-10对Ha Ca T细胞分化标志物(Keratin1、Keratin5、Involucrin)表达影响。结果 MTS结果显示,在72 h内,IL-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