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2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目的:评价解痉排石药物在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 ESWL)术后辅助排石中的疗效.方法:将165例输尿管下段结石行ESWL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6组,A组15例予安慰剂(维生素c片)口服;B组30例给予M胆碱受体拮抗剂(山莨菪碱)肌注; C组30例给予α受体阻滞剂(萘哌地尔)口服; D组29例给予黄体酮肌注;E组26例给予山莨菪碱+黄体酮肌注;F组35例给予萘哌地尔口服并黄体酮肌注.观察期15天.结果:165例患者中,结石排出者122例(73.9%).F组排石率最高,排石时间最短.结论:萘哌地尔联合黄体酮较其它药物组合用于输尿管下段结石ESWL术后排石,可明显提高结石的排出率,缩短结石排出时间.  相似文献   
172.
目的:探索总结中医内治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证型特点及用药特点。方法:收集近20年治疗UC的文献,录入"中药复方分析"软件,对其证型、药类、核心药物、药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见证型居前5位的为大肠湿热证、脾虚肝旺证、脾胃气虚兼湿阻气滞证、脾肾阳虚证、脾胃气虚兼大肠湿热证;居前10位的核心药物为甘草、白术、党参、木香、黄连、白芍、茯苓、黄芪、当归、陈皮,其常用药组是核心药物的排列组合。结论:大肠湿热证、脾胃气虚证是UC最常见证型;补虚药、清热药、除湿药(化湿、渗湿)、温里药的遣用是其基本配伍结构,理气药、活血药、收涩药、止血药的遣用是其重要的增效配伍结构;芍药甘草汤、白术茯苓汤、香连丸、四君子汤是治疗UC内治方的常用基础方。  相似文献   
173.
目的:考察黄连、吴茱萸等比配伍对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肝脏ABCA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乳剂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apoA1含量,以18sRNA为内参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组织中ABCA1 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高脂血症模型血清apoA,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黄连、吴茱萸等比...  相似文献   
174.
目的 观察芪苓益气片对HIV感染者病毒载量的影响,并探讨芪苓益气片对HIV感染者的疗效.方法 对103例坚持服用芪苓益气片42个月的HIV感染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治疗后9个时间点(第3、6、9、12、18、24、30、36、42个月)的病毒载量.结果 患者在服药的42个月间,病毒载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在治疗第18、30、42个月病毒载量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治疗时点与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没有排除同时服用西药对病毒载量的影响.在服药的第3、6、12、18、24、30和42月,病毒载量有效和稳定病例相对较高,分别为97.23%、81.26%、78.57%、86.96%、81.48%、94.74%和75%.结论 芪苓益气片对降低病毒载量有潜在下降趋势,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5.
回顾了中药用药剂量的复杂性,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阐析了中药不同剂量对作用发挥趋向的调控作用,讨论了以增效减毒为目的而体现的特殊量效关系,并提出了由于中医辨证用药思维综合而复杂,药物在复方中通过配伍产生了"矢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6.
目的:探讨白术茯苓汤不同煎药方法及煎药溶媒对脾虚大鼠血管活性肠肽的影响。方法:采用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复制脾虚大鼠模型,运用放射免疫法(R IA)检测白术茯苓汤分煎、合煎及醇提剂对脾虚大鼠血浆及结肠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影响。结果:脾虚大鼠VIP显著升高,白术茯苓汤合煎及分煎1比1均组能下调VIP,但合煎组更为明显。结论:白术茯苓汤合煎剂能明显下调脾虚大鼠血管活性肠肽含量。  相似文献   
177.
藏医尿诊以其独特的方法及内容而著称,方法上除运用望诊观察外,尚有诊声、诊味、诊触等,临症诊尿又按尿热时、温时、冷却后三个阶段分别观察。研究、总结藏医尿诊理论,使之发扬光大,对于丰富、完善祖国医学的诊尿体系,必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8.
文章通过对主客交理论的分析、阐发,探讨了其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发展进程的关系,认为IBD的病理过程当为脾气虚损,湿瘀留滞,主客搏结而胶固血脉,以致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并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分解主客,扶正达邪的治则,以及健脾益气、祛湿通瘀的具体治法。  相似文献   
179.
目的:观察脾虚型克罗恩病(CD)大鼠结肠粘膜中血管活性肠肽(VIP)及其受体(VIPR1)表达的变化,以及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破气耗气加饥饱失常之复因脾虚造模法结合Morris方法复制脾虚型CD动物模型,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灌胃给药,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VIP及VIPR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VIP及其受体VIPR1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B5组(白术:茯苓=12:15)、B6组(白术:茯苓=15:12)、B7组(白术:茯苓=18:9)结肠组织VIP及其受体VIPR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白术茯苓汤B5组、B6组、B7组剂量配比能下调脾虚型克罗恩病结肠组织VIP及其受体VIPR1蛋白表达,从而防止致炎因子的分泌,减轻结肠的炎症反应,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0.
浅谈益气健脾方用药及组方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脾胃气虚证病机理论的分析 ,以白术茯苓汤为基础方 ,收集历代含白术、茯苓的方剂 2 5 0首 ,整理概括出中医益气健脾方组方配伍的规律性内容。益气健脾方剂常常涉及补气、行气、化湿、消食 4大类药 ,其中以配伍补气药的方剂占较大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