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自行设计制作腹部术后引流管管周渗漏引流装置,用于腹部手术后并发管周或切口渗漏的患者,观察该装置的使用效果。【方法】将结肠造口袋进行改良,与引流装置结合,制作成管周渗漏引流装置。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36例行腹部手术后发生严重管周或切口渗漏患者为试验组,2015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34例行腹部手术后发生严重管周或切口渗漏患者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管周渗漏引流装置,对照组采用传统引流装置。【结果】试验组换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与渗漏有关的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术后引流管管周渗漏引流装置能减少患者的换药次数,减少皮肤损伤的发生率,降低换药费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建立芝芪康艾颗粒的质量标准,对其进行初步安全性评价,以期为临床开发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反相HPLC法建立黄芩苷含量检测方法;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并确定最大给药量,以最大药物浓度,最大给药体积,24 h内灌胃给药2次,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对主要脏器进行HE染色病理切片观察。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黄芪、黄芩、灵芝的特征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0. 212~2. 120μg(r=0. 999 3)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 40%。测得小鼠最大耐受量为临床成人用药的217. 2倍。HE病理切片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除给药组肝脏病理切片下出现肝细胞轻微变性外,其他器官均无明显肉眼及镜检异常变化。结论:本制剂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准确、分离度好,适用于芝芪康艾颗粒的质量控制;本制剂药理安全性较高,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3.
医用生物膜在颈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部甲状腺手术后可吸收膜预防粘连的可行性及其有效性,为预防粘连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随机选择甲状腺切除40例手术病人,治疗组将迪康可吸收医用膜置于甲状腺切除部位表面、颈阔肌表面与皮肤之间。定期随访观察。对照组不使用可吸收膜,同时进行两组间比较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全部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伤口及温和口裂开,无发热、积液及排异等不良反应,防粘连效果优良。结论迪康可吸收医用膜用于预防甲状腺术后粘连安全、有效,可作为一种预防粘连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4.
乳腺癌术前早期诊断方法比较与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乳腺癌术前早期诊断的方法,探讨筛选的指征,以提高乳腺癌术前早期诊断准确率和患者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余年我院358例乳癌术前诊断方法及结果情况。结果 358例运用现有的诊断方式进行术前诊断的仅176例,不到50%;运用穿刺细胞学检查及钼钯等准确性较高的检查方式的79例,占总病例数的25%左右;真正得到术前确诊的32例,不到10%;约90%的病例均采取了肿块切取活检的方式。结论 目前临床上惯用的肿块切取活检方式使很大的一部分病人失去了术前治疗的机会,也阻碍了新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红外线及B超检查虽在临床上使用较多,但准确率较低,只能作为常规筛选病例而用,应辅以更为可靠的检查方法。穿刺细胞学检查及钼钯检查准确率较高,简便易行,应作为常规检查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开展,并应结合其他诊断方法如乳腺彩超等综合使用以提高确诊率。并提出了在穿刺方式及标本固定技术上的一点小小改进。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疝囊顶入路对腹股沟区腹水疝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0年1月~ 2013年11月收治的7例腹股沟区腹水疝的病例应用疝囊顶入路腹膜前无张力修补术进行腹膜前疝无张力修补。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和切口下负压吸引装置。结果 所有病例术中及术后腹腔积液均得以有效控制,手术全部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60min,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包括阴囊血肿、疝复发、修补区膨出、严重疼痛等。结论 疝囊顶入路腹膜前疝无张力修补术由于保持了腹横筋膜的完整性,所以能有效的治疗腹股沟区腹水疝,是治疗腹股沟区腹水疝的一种新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76.
甲状腺癌1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的发病情况,探讨归纳甲状腺癌的检查及诊疗原则.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146例甲状腺癌的资料,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行术中冷冻切片检查108例,诊断甲状腺癌101例,阳性率为93.5%,行一侧腺叶 峡部切除35例,行患侧腺叶 峡部 对侧大部切除37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13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有淋巴结转移者为27,转移阳性率为32.5%.结论 甲状腺癌术前确诊率低,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确诊甲状腺癌的最佳方法.患叶 峡部或患叶 峡部 对侧大部切除是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移植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急性炎症反应的调控及组织修复的机制.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SAP模型组、MSC移植组、MSC+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联合组.SAP大鼠注射EDU标记的MSC和G-CSF治疗SAP引起的急性重度胰腺损伤.通过检测MSC向内皮细胞、胰腺细胞分化的转化率,研究MSC对胰腺损伤的再生和修复作用;通过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中的IL-6、IL-10的浓度以及淀粉酶的含量,研究MSC对SAP炎症介质的影响及急性炎症反应的调控机制.结果 MSC、MSC+ G-CSF组相对于SAP组血清淀粉酶浓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炎性介质IL-6的变化趋势与血清淀粉酶一致,而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IL10含量逐渐升高.流式结果显示有少量MSC转化为内皮细胞和胰腺细胞.结论 MSC不但能通过其在抗炎症介质释放、减轻急性免疫反应等方面的重要功能达到控制SAP急性炎症反应的作用,而且MSC还可通过分化为胰腺细胞和内皮细胞修复受损胰腺.  相似文献   
78.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叶下珠中没食子酸、短叶苏木酚、柯里拉京、老鹳草素、鞣花酸和芦丁6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及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叶下珠以50%甲醇超声提取, 采用Phenonmenex Luna C18(4.6 mm×250 mm, 5 μm)色谱柱, 以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 梯度洗脱, 流速1.0 ml/min, 柱温25 ℃, 进样量10 μl, 检测波长270 nm。建立不同产地叶下珠HPLC指纹图谱,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OPLS-DA)分析不同产地叶下珠化学成分的差异性。结果没食子酸、短叶苏木酚、柯里拉京、老鹳草素、鞣花酸和芦丁分别在0.042 8~0.641 6、0.033 4~0.501 4、0.142 2~2.133 1、0.383 1~5.746 5、0.063 1~0.946 2、0.019 2~0.287 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65%、96.39%、101.85%、95.04%、98.79%、98.33%。不同产地叶下珠HPLC指纹图谱共有14个特征峰, 鉴别指认其中6...  相似文献   
79.
1名52岁男性患者,因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11天,因血小板上升至704*10^9/L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片(25mg/片)后不到1分钟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包括头晕、胸闷、心前区不适、上腹疼痛、不受意识控制的排大便、恶心、呕吐、阵发性抽搐、瘙痒等一系列表现,心电监护显示心动过速(房速),血压和氧饱和度快速下降,病情变化急骤迅猛,即刻给予面罩吸氧,建立多条静脉通道扩容,镇定后全麻插管,大剂量激素抗过敏和抗休克,因病情危重,转ICU进一步治疗,1小时后病情及生命体征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0.
桥本氏病 (Hashimoto’sdisease) ,又称桥本氏甲状腺炎或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多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该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检测指标 ,故极易误诊或漏诊。但近年来对本病的认识有所增加 ,故报道的发病率有增多趋势。本文收集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及湖州市织里医院 1986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桥本氏病 5 7例 ,现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女 5 3例 ,男 4例 ,男女之比为 1∶13;年龄17岁~ 6 8岁 ,4 0岁以上者 39例 (6 8.4 % ) ,平均 4 3.6岁。1.2 临床表现起病隐袭 ,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