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目的 评价赭朴九味润燥颗粒对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该药混悬液对阿托品、肾上腺素、盐酸吗啡负荷小鼠以及正常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并用t检验分析.结果 该药的3个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P均<0.01.结论 赭朴九味润燥颗粒对促进4种不同负荷小鼠的小肠推进功能作用显著,并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2.
袁美娟  贾忠  章磊玉 《护理研究》2005,19(18):1625-1625
细菌性肝脓肿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起病急、病情重的化脓性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我院自2002年10月—2005年2月在CT引导下采用美国Bard公司产的穿刺引流装置经皮穿肝、抽脓、冲洗救治10例细菌性肝脓肿危重病人,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细菌性肝脓肿病人10例,均经CT或B超检查确诊。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30岁~77岁,平均56.5岁;发病时间3 d~20d;6例为胆源性细菌性肝脓肿,3例为肠源性细菌性肝脓肿,1例为外伤后继发细菌性肝脓肿;4例合并糖尿病,3例合并反应性胸腔积液;7例术前高热达39℃以上;5例病情危重…  相似文献   
13.
方卓君  李虹  贾忠 《护理研究》2006,20(36):3377-3378
先天性巨结肠症(congenitalmegacolon),又称郝什朋病(hirschsprung’sdisease,HD),是儿童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之一,但成人HD很少见[1]。2005年12月15日,我院外科收治1例43岁的女性病人并成功治愈。现将其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总结如下。1病例介绍病人,女,43岁,初中,渔民,母亲有慢性便秘史,兄弟姐妹3人无类似病史。病人因“反复便秘、腹胀5年余,加重1个月”于2005年12月15日以“乙状结肠冗长症,脾切除术后”收治入院。曾在当地多次行“通便”处理后症状能缓解,2年前在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因“肝炎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和干细胞动员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L-精氨酸制备大鼠SAP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骨髓干细胞移植组(MSC)、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G-CSF)及MSC+G-CSF组(n=48),各组再按术后不同观察时间段分为12、24、48、72h亚组(n=12)。MSC组造模后6h经股静脉注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2ml,G-CSF组造模前连续3天皮下注入G-CSF 40μg/kg,MSC+G-CSF组则联合应用,假手术组仅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在术后相应时间点观察各组大鼠的死亡率,观察胰腺病理改变并评分,测定Bax蛋白水平和细胞凋亡指数,检测血清中TNF-α、IL-6、AMY、CRP含量,用方差分析比较各治疗组间的指标差异。结果各治疗组48h前未见死亡,72h死亡率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胰腺病理变化较模型组减轻;治疗组各时间点Bax蛋白水平和凋亡指数均较模型组增高(P<0.05),MSC+G-CSF组48、72h凋亡指数及24、48,72h Bax蛋白含量与MSC和G-CSF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各治疗组血清TNF-α、IL-6、AMY、CRP含量24h/48h后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MSC+G-CSF组48h/72h各指标与MSC组和G-CSF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MSC组与G-CSF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自体骨髓MSC移植与动员能有效保护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大鼠胰腺的损伤,可能与MSC的抗炎症及促进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碳酸锂联合^131I治疗的Graves病患者不同时期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将肾功能正常的68例Graves病患者分为A组(^131I+碳酸锂)、B组(^131I),于^131I治疗0、14d和6个月回访,测定FT3、FT4和TSH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两组治疗早期甲状腺激素水平、临床症状、体征及早发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有明显差异,而治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肾功能正常时,使用碳酸锂联合^131I治疗Graves病,可以减少^131I剂量,改善治疗初期甲状腺功能,减少早发甲低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护肝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护肝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的HPLC测定法。方法:色谱柱为C18Alltech Hypersil ODS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1∶9),流速1.0mL.min-1,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327nm。结果:绿原酸在0.068~1.71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101.4%,RSD为2.67%,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7.
贾忠 《医学研究杂志》2007,36(11):88-89
目的总结和进一步探讨桥本病诊断经验与处理程序。方法收集杭州市第一人民院1996年1月~2006年12月间共收治的临床诊断为桥本病的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女性50例,男性7例,年龄17~68岁,平均43.6岁,男女比例为1∶14,其中合并甲状腺肿瘤者占10.5%,合并甲状腺腺瘤者占19.3%,合并甲亢者占14.0%,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占21.1%,合并其他疾病者占8.8%,其中手术者占33.3%,误诊率为21.1%,漏诊率为22.8%。结论一旦怀疑桥本病,应采取多种综合检查手段,包括B超,甲状腺素T3、T4,甲状腺扫描,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细胞学穿刺检查,肿块活检等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处理上多采取保守治疗,对有合并症者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不宜孤立分析和处理,对同疾病也应分时期并根据临床特点做相应处理,才能提高诊断率和疗效,避免漏诊和不必要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少见病因引起的肠梗阻10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肠梗阻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我院自1982年1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1312例肠梗阻患者中由肿瘤、手术引起的粘连、嵌顿疝、肠套叠、肠结核、便秘等常见原因所致者占92.2%(1210/1312);其他原因(腹茧症、Meckel憩室并发症、植物性粪石或异物、胆结石、结肠冗长、单纯肠扭转、炎性疾病、假性肠梗阻等)所致者占7.8%(102/1312),这类病因相对比较少见,有时在临床上容易被忽略。临床资料本组男性64例、女性38例,年龄21~78(平均45.6)岁。发病距就诊时间2~72h。术前病因诊断符合率仅占31.4%(32/102)。均予以手术治疗,除2例死亡外,其余治愈。102例中,…  相似文献   
19.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指征 ,提高手术切除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总结 1990~ 2 0 0 2年 8月间我院收治的 8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 ,采用联合定性法和经十二指肠胰腺穿刺组织学检查提高诊断率。逆向胰腺切断 ,血管修补提高切除率。单层套入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重建。术前“减黄”等措施减少手术并发症。结果  87例中 ,术后出现胰瘘 1例 ,胆瘘 2例 ,胃肠吻合口瘘 1例。住院期间死亡 3例。重度梗阻性黄疸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 可能的诊断及合适的探查和适应证范围的扩大能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前“减黄”、单纯套入式胰肠吻合等正确手术操作 ,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分析微创刨吸术(TriVex系统)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彩用TriVex系统治疗49例(63条患肢),术前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深静脉通畅,术后随访3 d~24月.结果:平均每条腿手术时间为34 min,16条腿出现血肿,经处理治愈.1条腿出现张力性血泡经刺破后治愈.并发症发生率为28.6%(18/63).结论:TriVex系统是治疗曲张血管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熟知其相关并发症并注意防治,将会使这一新技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