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简化迷切 +毕I式吻合 (RSV +HG)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DU)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 1993~ 2 0 0 0年收治并经手术证实的 1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RSV +HG10 0例 (62 5 % ) ,常规胃大部分切除 +毕I式吻合 (SG) 60例 (3 7 5 % )。随访 7年 ,比较其术后远期并发症及Visick分级。结果 RSV +HG组在倾倒综合征、溃疡复发率与SG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RSV +HG组返流性胃炎、营养障碍发生率分别为 6%和 2 % ,SG组分别为 3 0 %和 2 5 % ,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96%的RSV +HG组病人Visick分级达到 1~ 2级 ,其中 70 %为 1级。而SG组术式病人Visick1级为 43 % ,与RSV +HG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RSV +HG可减少术后远期并发症 ,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具有满意的远期疗效 ,是一种治疗DU的简单有效 ,合理可行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指征 ,提高手术切除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总结 1990~ 2 0 0 2年 8月间我院收治的 8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 ,采用联合定性法和经十二指肠胰腺穿刺组织学检查提高诊断率。逆向胰腺切断 ,血管修补提高切除率。单层套入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重建。术前“减黄”等措施减少手术并发症。结果  87例中 ,术后出现胰瘘 1例 ,胆瘘 2例 ,胃肠吻合口瘘 1例。住院期间死亡 3例。重度梗阻性黄疸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 可能的诊断及合适的探查和适应证范围的扩大能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前“减黄”、单纯套入式胰肠吻合等正确手术操作 ,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28例行脾切除术,4例行脾切除 原发病灶切除,4例未手术治疗。结果 32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良性病变24例。均痊愈。脾脏恶性肿瘤12例,预后差。结论 影像学检查是脾占位性病变的主要诊断手段。脾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生长因子覆膜纳米纤维疝补片对大鼠腹壁缺损修复的作用。 方法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生长因子VEGF165及FGF-21覆膜纳米纤维疝补片。选取30只SD大鼠,体质量100~120 g,手术造成1 cm×1 cm的全层腹壁缺损,随机分成2组,每组15只,分别采用生长因子覆膜纳米纤维疝补片(实验组)和聚丙烯疝补片(对照组)修补。术后1、2、4周分批取材(每时间点5只)对动物一般情况观察、手术部位血清肿形成情况检测、组织学观察及炎性因子表达情况比较。 结果成功制备生长因子VEGF165及FGF-21覆膜纳米纤维疝补片;术后2组大鼠均健康成活,未发生疝瘘等不良反应,缺损得到完整修复。2组大鼠在手术部位血清肿形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巨噬细胞及异物巨细胞计数在术后1、2周低于对照组(56.3±7.3 vs 75.2±9.6,P<0.01;37.1±6.9 vs 53.7±8.1,P<0.05),在术后4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观察表明实验组手术部位的腹壁组织的炎症反应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手术部位腹壁组织TNF-α及IL-6 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3.67±5.10 vs 194.43± 25.39,P<0.01;84.24±8.22 vs 171.41±15.86,P<0.01)。 结论生长因子覆膜纳米纤维疝补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能降低手术部位的炎症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分析微创刨吸术(TriVex系统)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彩用TriVex系统治疗49例(63条患肢),术前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深静脉通畅,术后随访3 d~24月.结果:平均每条腿手术时间为34 min,16条腿出现血肿,经处理治愈.1条腿出现张力性血泡经刺破后治愈.并发症发生率为28.6%(18/63).结论:TriVex系统是治疗曲张血管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熟知其相关并发症并注意防治,将会使这一新技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在腹腔镜胆囊手术后严重并发症处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手术的6 992例患者,其中71例出现手术严重并发症,有43例经ERCP成功治疗。结果:严重并发症并经ERCP成功处理的包括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胆漏15例,胆囊管结石残留和(或)胆总管继发结石、胆囊壁间结石共15例,急性胰腺炎4例,继发性肝脓肿3例,胆管狭窄5例,以上病例均放置鼻胆管引流(ENBD),1例上消化道出血者配合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胆管狭窄者放置支架,部分胆漏和肝脓肿液化者还同时行介入B超,分别放置腹腔穿刺引流管和肝脓肿穿刺引流管。所有患者经上述治疗后均痊愈出院,除胆管狭窄者随访6~12个月外,余均随访1~3个月后治愈,均未再次手术。结论:实时进行ERCP检查和处理有助于明确术后并发症的病因或诱因,有利于指导相应治疗,从而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7.
老年性痴呆患者普外科疾病围手术期的立体干预护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老年性痴呆患者缺乏自制力,难以配合治疗,不能主动叙述病情,部分患者生活难以自理,需要家属或陪护人员专门管护,当患者合并普外科疾病需要手术治疗时,给治疗、护理带来一定困难,根据老年痴呆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特殊性,我们采取了立体干预护理模式,回顾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少见病因引起的肠梗阻10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肠梗阻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我院自1982年1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1312例肠梗阻患者中由肿瘤、手术引起的粘连、嵌顿疝、肠套叠、肠结核、便秘等常见原因所致者占92.2%(1210/1312);其他原因(腹茧症、Meckel憩室并发症、植物性粪石或异物、胆结石、结肠冗长、单纯肠扭转、炎性疾病、假性肠梗阻等)所致者占7.8%(102/1312),这类病因相对比较少见,有时在临床上容易被忽略。临床资料本组男性64例、女性38例,年龄21~78(平均45.6)岁。发病距就诊时间2~72h。术前病因诊断符合率仅占31.4%(32/102)。均予以手术治疗,除2例死亡外,其余治愈。102例中,…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0岁.体重82 kg,血型A型.2003年5月因肠系膜血管栓塞,并发肠坏死切除小肠,仅剩末端回肠约20cm.术后出现腹泻,每天4~5次,体重渐进性下降,小肠移植前体重降至56 kg,确诊为短肠综合征.依赖TPN维持生存且多次发生腔静脉导管感染败血症.  相似文献   
10.
阑尾类癌九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阑尾类癌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4年1月至2004年10月间确诊阑尾类癌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2例癌灶大于2cm;7例小于2cm,其中6例小于1cm。4例肿瘤位于阑尾头端部,有3例行阑尾切除术,1例急诊行回盲部切除。3例肿瘤累及阑尾根部者术后1.3个月再次行右半结肠切除,手术后无肿瘤残留。2例肿瘤位于阑尾中上段,但未累及根部且直径小于2cm,仅行阑尾切除术。随访0.5.2年,无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对肿瘤直径小于2cm,未累及阑尾根部和远处转移的阑尾类癌患者仅行单纯阑尾切除即可;累及根部或肿瘤直径大于2cm者,应行右半结肠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