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PICC门诊带管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原因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出院PICC带管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有效的预防与处理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有8.5%的PICC带管患者在治疗间歇期出现堵管、感染、静脉炎、脱管、知识缺乏等问题.结论 及时、有效的护理指导与全程的质量监控,能降低出院PICC带管患者的导管并发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建立乙肝病友俱乐部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将2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12例和对照组110例,干预组建立乙肝病友俱乐部,给予系统的相关知识教育,为期1年;对照组给予随机教育。结果:乙肝患者的QOL与建立乙肝病友俱乐部呈正相关关系,干预组生活质量量表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建立乙肝病友俱乐部是一种适合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可调动家属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普及乙肝的防治知识,达到预防乙肝的感染、最大限度地提高乙肝患者QOL的目的。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建立乙肝病友俱乐部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将2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12例和对照组110例,干预组建立乙肝病友俱乐部,给予系统的相关知识教育,为期1年;对照组给予随机教育.结果:乙肝患者的QOL与建立乙肝病友俱乐部呈正相关关系,干预组生活质量量表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建立乙肝病友俱乐部是一种适合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可调动家属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普及乙肝的防治知识,达到预防乙肝的感染、最大限度地提高乙肝患者QOL的目的.  相似文献   
24.
目的 为了解某单位在职员工血小板减少现状以及是否与靠近机场远近有关,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单位2009年度例行体检血常规项目中的血小板进行分析,再根据该单位工作区域与机场毗邻远近关系分为A,B两组,A为相对靠近机场组且工作区域周围无建筑或树木隔离,B为相对远离机场组且工作区域周围有树木或者建筑物隔离.结果 A组血小板减少率为48.96%(47/96),B组血小板减少率为28.57%(1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单位血小板减少的区域分布与毗邻机场远近有关,即该单位的血小板减少可能由于机场雷达等电离辐射有关.对工作区域与机场之间应进行有效的隔离,减少电磁辐射,加强对电磁辐射的防护,加大对员工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肌内注射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提高注射质量。方法对415例肌内注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资料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处理,患者的肌内注射并发症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对常见肌内注射并发症展开分析,对降低患者不适度,提高护士业务水平时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6.
宋琳  龚海琴  贾宏 《护理研究》2008,22(24):2188-2189
[目的]探讨护理及心理干预在肱动脉损伤术后病人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1994年10月-2003年6月收治的34例肱动脉损伤的术后病人进行个性化护理及心理干预,观察其康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人康复顺利,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缩短了心理障碍时间,增强了康复信心.[结论]对肱动脉损伤术后病人的个性化护理及心理干预是促进康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内毒素血症 (ETM )大鼠血循环及心肌内重要炎性介质 (TNF α和IL 1β)的产生和变化情况 ,以及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方法 :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ETM组 (由尾静脉按 3mg/kg注射LPS引发ETM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不同时间点血循环及心肌内TNF α和IL 1β含量。再通过病理形态学技术 ,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正常大鼠血循环及心肌内含有一定量TNF α和IL 1β。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ETM发生后 ,血循环及心肌内TNF α和IL 1β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P <0 0 5或P <0 0 1)。病理形态学观察表明 ,ETM发生后 ,大鼠心肌组织表现出炎症改变 ,主要为充血、出血、渗出及炎性细胞浸润 ,以伤后 2 4h更为明显。结论 :内毒素可致血循环及心肌内TNF α和IL 1β过度分泌 ,并使心肌出现炎症反应。即内毒素诱导的TNF α和IL 1β介质对于ETM心肌发病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分期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凤卿  贾宏  宋琳  徐庆娣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9):1784-1786
目的 对5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分期进行心理、认知行为、饮食、生活等护理干预.方法 针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难点,制定并实施分期护理措施.结果 抢救成功47例,成功率为90.4%.1年半内出血率下降.结论 按分期进行护理干预,加强病情观察,严格遵守输血规程,合理安排局部止血药物的灌注或口服时间,重视三腔二囊管对胃底食管曲张静脉出血的止血作用,以及积极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等,是临床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9.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机械通气护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苏洁  杨秀玲  于智纯  贾宏 《医学争鸣》2003,24(2):135-135
1 临床资料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13(男 9,女 4 )例 ,日龄 7~2 8(平均 17 1)d ,体质量 2 7~ 5 0 (平均 3 7)kg ,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9例 ,法乐氏三联症根治术 1例 ,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 1例 ,大动脉调转矫治术 1例 ,主动脉弓离断矫治术 1例 ,平均体外循环时间 6 2 8min ;术后机械通气时间2 5~ 96 0 (平均 18 4 )h ;ICU监护时间 3~ 17(平均 11)d ;平均住院时间 16d .二次插管者 2例 ,成活 10例 ,死亡 3例。死亡原因 :呼吸衰竭 1例 ,肺动脉高压危象 1例 ,恶性心律失常1例 .2 护理措施2 1 通气状态下呼吸道的护理 ①…  相似文献   
30.
贾宏 《当代医学》2013,(23):162-164
目的了解某单位在职职工血脂异常发生情况,探讨血脂异常的年龄分布及逐年变化情况。方法某单位在职职工2009-2012年在每年相同月份空腹采集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将血脂检查结果按年龄及体检年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1年45~60岁年龄组血脂异常显著高于30~45岁年龄组和<30岁以下年龄组(P<0.05),而2012年血脂异常人数组中,30~45岁年龄组同<30岁年龄组、45~60岁年龄组分别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30岁年龄组与45~60岁年龄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既两组血脂异常人数接近,<30岁组血脂呈现45~60岁年龄组的表现,既血脂呈现跨越式年轻化。结论血脂异常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且逐渐呈现跨越式年轻化趋势,定期监测血脂、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早预防血脂异常的发生,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