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9篇
  免费   381篇
  国内免费   297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290篇
口腔科学   94篇
临床医学   937篇
内科学   393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106篇
特种医学   3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731篇
综合类   2207篇
预防医学   667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785篇
  9篇
中国医学   1441篇
肿瘤学   202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339篇
  2012年   355篇
  2011年   393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401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480篇
  2005年   400篇
  2004年   377篇
  2003年   307篇
  2002年   289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247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97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深筋膜下内镜交通支静脉离断术(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SEPS)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2月至2011年4月为7例(8条肢体)下肢静脉性溃疡伴下肢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患者行大隐静脉剥脱术及SEPS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8条肢体)手术均获成功,曲张静脉团块消失,下肢静脉血淤滞得到解决,色素沉着减轻,溃疡愈合。术后随访1~3年,无一例复发。结论:SEPS适于治疗下肢静脉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的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手术创伤小、安全、简单、易行,疗效确切,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阑尾源性腹膜假黏液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0年至2010年卫生部北京医院收治的51例阑尾源性腹膜假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手术及复发再手术情况,辅助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术后是否接受腹腔化疗的患者复发再手术间隔时间的比较采用双尾t检验.结果51例患者中48例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时间(135±72) min.34例患者肿瘤复发,其中16例接受再减瘤手术,再手术次数33次.45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9.7个月(3~ 132个月),25例带瘤生存,16例无瘤生存,4例死亡.术后病理检查良性型-弥漫性腹膜腺黏液病19例,中间型6例,恶性型-腹膜黏液癌病26例.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5%(38/51)、55%(28/51)和22%(11/51).术后接受化疗患者的生存时间和再手术间隔时间分别为(21±4)个月和(10±6)个月,较未接受化疗患者的(19±7)个月和(7±4)个月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7,0.361,P>0.05).良性型-弥漫性腹膜腺黏液病、中间型及恶性型-腹膜黏液癌病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6、63、23个月.良性型-弥漫性腹膜腺黏液病患者与恶性型-腹膜黏液癌病患者肿瘤复发间隔时间分别为(15±5)个月和(7±4)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93,P<0.05).结论 应该以积极态度实施阑尾源性腹膜假黏液瘤减瘤手术,复发患者合理适时选择二次或多次的减瘤手术,可以延长复发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3.
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在心脏手术患者中胸骨正中切口感染、胸骨裂开、固定胸骨的钢丝外露、深及纵隔形成很难自行愈合的创口,甚至发生迁延性胸骨骨髓炎、纵隔炎等经久不愈甚至全身衰竭死亡的发生率在0.4% ~8.0%左右[1-4].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们收治转诊来经胸骨正中切口行心胸外科手术的80例胸骨切口创面感染病人,在全身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双侧胸大肌起始部分对接的手术方法,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4.
(1)一般情况:患者男性, 年龄93岁, 身高170 cm, 体质量70 kg。因"摔倒致右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12 h"入院, 伤时右髋部着地, 伤后髋部疼痛、活动受限, 无昏迷及呼吸困难, 无明显胸腹部不适。当地医院骨盆X光检查示:右侧股骨颈骨折, 为求进一步诊治转来我院。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血浆DNA浓度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准确性.方法 随机选取16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脓毒症组(SE组),选取109例非脓毒症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入院时抽取外周静脉血样,采用PCR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分别测定血浆DNA浓度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记录入院24h内情况最差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评分(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根据存活情况将SE组患者分为存活组(n=103)和死亡组(n=57).结果 与C组比较,SE组血浆DNA浓度、CRP浓度、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升高(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血浆DNA浓度、CRP浓度、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升高(P<0.05).血浆DNA浓度、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95%CI,0.74~0.88)、0.72(95% CI,0.63 ~ 0.82)和0.68(95%CI,0.60~0.77).结论 血浆DNA浓度可准确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与CRP浓度、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比较,血浆DNA浓度预测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86.
大部分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后面临着瘢痕形成和色素沉着的风险,不仪影响容貌,严重者可造成瘢痕挛缩畸形和功能障碍,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痛苦[1].临床上治疗瘢痕和色素沉着的方法众多,却无一理想可靠.笔者单位于2008年5月-2010年7月采用新一代强脉冲光技术即优化脉冲技术[2],治疗681例烧伤患者创面愈合后瘢痕及色素沉着,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7.
目的构建人分泌的凋亡相关蛋白1(secreted apoptosis-related protein 1,SARP1)基因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为鉴定SARP1基因相互作用蛋白、探讨SARP1基因在瘢痕组织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中SARP1的mRNA序列,设计分别带有NdeⅠ和SalⅠ酶切位点的上、下游引物,人工合成SARP1基因片段,扩增SARP1基因片段,构建含pGBKT7-SARP1基因的重组质粒,用NdeⅠ和SalⅠ进行双酶切、PCR,凝胶电泳及测序。用醋酸锂法将序列正确的重组质粒pGBKT7-SARP1(卡那霉素抗性筛选)转化入AH109酵母菌株,在缺陷型培养基上观察pGBKT7-SARP1在AH109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SARP1基因扩增后的片段大小符合预期,并成功克隆入pGBKT7载体中;酶切后凝胶电泳及DNA测序显示pGBKT7-SARP1基因重组载体构建正确,对酵母菌株AH109无毒性,且不具自主激活报告基因的效应。结论成功构建了pGBKT7-SARP1基因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  相似文献   
88.
89.
【摘要】 目的 研究抑制TNFR/RIPK信号通路对急性脊髓损伤(ASCI)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1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Nec 1组,每组又根据时间点分为12h、24h、3d、7d四个亚组。采用动脉夹钳夹法制作ASCI模型,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仅暴露脊髓,不损伤脊髓,模型组和Nec 1组用动脉瘤夹脊髓全横截面1min,缝合伤口。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注射给予生理盐水,Nec 1组注射坏死性凋亡抑制剂Necrostain 1(Nec 1)溶液1μl/kg,1次/d,分别给药12h、24h、3d、7d。给药后以BBB评分对各组大鼠后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完成评分后,取10只给药7d的大鼠脊髓,进行HE染色、Nissl染色、碘化丙啶(PI)染色、Tunel染色;另取10只给药7d的大鼠,取脊髓,用Western Blot检测RIP1、RIP3、Bcl 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和Nec 1组各时间点的BBB评分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Nec 1组各时间点的BBB评分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造模7d后,模型组脊髓出现坏死、空洞现象,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坏死区域面积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尼氏体呈细颗粒状,神经元数量减少、染色浅、排列无序,坏死性凋亡细胞较多;PI红染细胞、Tunel阳性细胞数、凋亡小体数量,以及RIPK1、RIPK3、Bcl 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多于假手术组(P<005)。给予Nec 1治疗7d后,Nec 1组脊髓坏死组织较模型组少,空洞现象得到改善,炎性细胞浸润现象好转,Nec 1组坏死区域面积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尼氏体着色的神经元细胞染色较深,颗粒变粗,存活神经元数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PI红染细胞数、凋亡小体数,以及RIPK1、RIPK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少于模型组(P<005),Bcl 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坏死性凋亡抑制剂Nec 1能通过抑制TNFR/RIPK信号通路,下调RIPK1、RIPK3、上调Bcl 2的表达来缩小ASCI损伤面积,缓解炎症浸润,减少损伤周围神经元数量,改善神经元功能,提高损伤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存活率,改善大鼠BBB评分,抑制坏死性凋亡。  相似文献   
90.
目的针刺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 60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针刺结合小儿推拿手法(治疗组)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李教授给予针刺手法与小儿推拿及康复训练手法治疗相结合,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包括Vojta法、日常生活作业疗法及Bobath法等运动疗法进行康复训练治疗;治疗前安静休息20min,治疗时每次40min,每天1次,1周休息1天,20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2组治疗前后用GMFM量表、Ashworth量表及综合功能改善评定量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6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在降低肌张力、改善患儿肢体痉挛和运动及提高综合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并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 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0. 00%。结论针刺结合推拿手法对缓解小儿痉挛型脑瘫降低肌张力、改善患儿肢体痉挛和运动及提高综合功能方面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