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对我科采取显微手术治疗的颅内巨大动脉瘤44例作一回顾性分析,包括动脉瘤颈夹闭或载瘤动脉塑形35例,动脉瘤孤立术4例,动脉瘤腔填塞术2例,动脉瘤孤立并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1例,动脉瘤包裹术2例。其中,2例基底动脉瘤采取闭合式深低温停循环夹闭动脉瘤颈。结果术后早期恢复按GlasgowOutcomeScale(GOS)预后评分Ⅴ级28例,Ⅳ级6例,Ⅲ级4例,Ⅱ级2例,Ⅰ级4例。随访8月~5年,2例Ⅱ级病人均在术后1月及3月死于肺部感染,4例Ⅲ级病人中,2例死亡,1例恢复至Ⅱ级,1例无变化,余病人均恢复良好。故总有效率(Ⅴ级 Ⅳ级)79.5%(35/44),死亡率18%(8/44)。结论颅内巨大动脉瘤的外科手术治疗仍是当今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对不同部位的动脉瘤应采取不同的术式,术中行脑电监护及术后行“3H”(即Hypervolemia高血容量、Hemodilution高稀释度、Hypertension控制性提高血压)治疗能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对深低温停循环处理巨大动脉瘤值得深入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82.
王斌  刘翼  游潮  李进  贺民  周良学 《华西医学》2007,22(4):702-703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4年9月~2007年5月我科收治的98例前交通动脉瘤采用经翼点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94例行瘤颈夹闭术,4例行动脉瘤包裹术;术中动脉瘤破裂8例(8.2%)。手术效果按Glasgow Outcome Score(GOS评分):恢复良好83例(84.7%),中度残疾8例(8.2%),重度残疾4例(4.1%),植物状态1例(1.0%),死亡2例(2.0%)。结论: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术中暴露清楚,夹闭瘤颈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3.
无创性颅内压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高压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目前颅内压检测多采用植入法和导管法两类有创性检测方法,其不足之处为可发生颅内感染、脑脊液漏、颅内血肿等并发症。因此,寻求一种简单直接的颅内压检测方法,已成为颅内压检测研究的新热点。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在此对近几年国内外无创性颅内压监测相关技术介绍如下。1眼内压与颅内压早在1925年Baumann就首先提出记录视网膜中央静脉压可以估计颅内压,Ralph等[1]则在猴脑损伤模型研究中发现,将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逐渐增高,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亦呈增高趋势,ICP从20 mmHg升至100 mmHg时,IOP则从8 mmHg升至16 mmHg据此他认为急性ICP增高可导致IOP增高。而国内周旺宁等[2]通过对4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一周内同时监测颅内压和眼内压,发现伤后IOP与ICP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848,P<0·01)。眼内压取决于房水生成率,房水流出易度-房水流出阻力和上巩膜静脉压三大指标,且受ICP和血压的影响[3]。ICP可...  相似文献   
84.
目的:检测破裂颅内动脉瘤组织中Caspase-3 mRNA的表达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凋亡.方法:采用透射电镜观察15例破裂颅内动脉瘤和6例正常脑血管组织中VSMC的凋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上述2种组织中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颅内动脉瘤组织中VSMC呈明显的细胞凋亡改变,出现染色质边聚、胞核固缩、胞浆浓缩以及凋亡小体.破裂颅内动脉瘤组织中Caspase-3 mRNA的ΔCt值为2.67±1.22,正常脑血管组织中为5.83±1.69,P<0.01,即破裂颅内动脉瘤组织中Caspase-3 mRNA的表达是正常组织的8.94倍.结论:VSMC过度凋亡可能是颅内动脉瘤形成和破裂的重要机制;VSMC凋亡可能与Caspase-3基因表达水平的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85.
超早期经侧裂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我院于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间采取超早期经侧裂入路对手术指征的37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行显微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方法、技巧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及随访资料.结果 全部病灶均于显微镜下全切,术中运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海绵状血管瘤.8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得到改善,2例无变化,3例症状加重.术后随访6-24个月,13例患者复查均无复发,其中8例恢复正常生活,2例生活基本自理,3例偏瘫.结论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7.
王斌  游潮  张耀康  贺民  李进  蔡博文 《四川医学》2007,28(7):737-738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脑动静脉畸形(cAVM)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4年9月至2006年10月我科收治的68例脑AVM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显微外科手术治疗68例,60例完全切除病灶,8例未完全切除者,术后行γ刀治疗。手术效果按Glasgow评分(GOS):恢复良好64例,中度残疾3例,严重残疾1例,植物状态0例,死亡0例。结论显微外科治疗脑AVM,切除病灶彻底,并发症少,术后残留病灶行γ刀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8.
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斌  游潮  张跃康  贺民  李进  邬正贵 《四川医学》2007,28(4):414-415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52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7 h内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清除血肿。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效果满意,完全清除血肿45例,大部分清除血肿7例,再出血6例,存活47例,死亡5例。结论超早期手术清除血肿,有利于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小骨窗开颅,手术时间短,减压迅速,创伤小,失血少,在直视下操作,血肿清除彻底,止血可靠,脑组织损伤小,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低,病死率低,术后恢复快,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9.
EGb对脑外伤大鼠ICAM-1及其基因表达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荣军  游潮  蔡博文  贺民  唐建建  刘展  焦庆芳 《中药材》2005,28(11):1009-1012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脑外伤大鼠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EGb脑保护的作用与机理.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小剂量、大剂量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使用Feeney氏法建立大鼠闭合性脑损伤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和原位杂交等方法观察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细胞间黏附分子-1阳性细胞位于坏死中心与正常皮层之间的交界区,脑外伤6 h即出现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及其mRNA表达,24 h表达到高峰.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明显减少交界区神经细胞的损伤,其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其mRNA的表达有关.银杏叶提取物可减轻大鼠脑缺血损伤,减少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90.
目的:总结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ruptured vertebral dissecting aneurysms,RVDAs)的诊断和血管内治疗经验,探讨其血管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方法: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我院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RVDAs40例,其中内孤立术9例,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20例,双支架置入4例,覆膜支架置入7例。结果:39例患者随访3~24个月,平均12.4个月,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无再出血。9例行内孤立术患者闭塞效果确切。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的20例患者中,11例致密填塞者夹层未见显影;7例支架辅助微弹簧圈大部填塞患者,5例夹层无改变,2例瘤体缩小;2例疏松填塞患者,瘤体缩小。4例行双支架置入者,DSA随访的2例示夹层病变局部血管管腔扩大,瘤体较术前缩小。7例行覆膜支架置入术,其中6例置入成功,夹层病变未见显影,支架通畅;1例因动脉迂曲,支架未能成功置入,术后1 d患者发生夹层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死亡。结论:血管内治疗是RVDAs的理想的选择,治疗方案应根据临床症状、夹层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及其与周围分支的关系而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