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Feeney法建立大鼠闭合性脑损伤模型及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使用F eeney法建立符合临床研究的大鼠闭合性脑损伤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估。方法应用自行设计制造的撞击装置,按照F eeney法复制闭合性脑损伤。撞击装置由支架、套管、砝码和脚板四部分组成。采用96只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不给予撞击;轻伤组(B组),打击能量400 g.cm撞击一次;重伤组(C组),打击能量800 g.cm撞击一次;每组32只。分别于致伤后6、24 h,3、7 d,观察大鼠脑损伤早期生理反应、病理改变,并测定脑含水量的变化。结果B、C组大鼠伤后均表现为血压骤升后骤降、脉搏加快、呼吸深快或暂停,甚至永久停止;尤以C组明显。B、C组致伤后6 h均出现损伤灶皮质挫伤淤血、周围神经元变性等病理改变,脑含水量明显增加,7 d后大致正常;伤后12 h损伤灶有透明血栓形成,3 d伤灶周围神经胶质细胞增生,7 d伤灶局部液化坏死。而且病理损伤程度随撞击力和撞击面积上升而逐渐加重,当撞击力上升至1 200 g.cm时,大鼠多因呼吸骤停死亡。结论建立的大鼠颅脑损伤模型基本符合临床闭合性脑损伤的病理学改变与病理生理特点,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
动脉瘤的大小等于或超过2·5 cm者称巨大动脉瘤,其发生率约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5%(3%~13%),女性多于男性。巨大动脉瘤以颈内动脉最多见,其次为大脑中动脉,巨大大脑中动脉瘤占大脑中动脉瘤的13%。巨大动脉瘤多发生在颈内动脉海绵窦部及其末端分叉部,大脑中动脉主干分叉部,基底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的连接部[1]。颅内巨大动脉瘤有以下临床特点:①常以占位效应为首发症状。②瘤腔内常有血栓形成,血栓易脱宽颈动脉瘤(此处无重要的穿支动脉存在)[14]。近十年来带膜支架作为外科血管重建技术的有效替代手段异军突起,它能够在血循环中屏蔽动脉瘤并重建载瘤动脉,是治疗颅内巨大、宽颈或梭形动脉瘤的理想选择。Saatci等[15]报道应用带膜支架治疗2例颅内巨大动脉瘤,吕明等[16]报道应用Jostent带膜支架治疗8例动脉瘤患者,其中3例为宽颈动脉瘤,他们均获得了良好的短期随访效果。落而造成远端部位栓塞以致缺血,脑血管造影亦有可能显示不出动脉瘤的真实形态,甚该技术不仅解决了动脉瘤占位效应的问题,而且与裸支架结合弹簧圈囊内栓塞技术相比至不显影,呈假阴性。因此对临床怀疑动脉瘤但脑血管造影阴性患者,要进一步行CT、MRI检查;对于脑CT扫描...  相似文献   
23.
Thehomeostasisofoxygenisimpairedundertheconditionsofcarcinogenesisandtrauma.Whenhypoxiaoccurs ,theintrinsicmanipulatingmechanismsareinitiated .Hypoxiainduciblefactor(HIF)liesinthekeypositionofadaptationtohypoxicstress.Itseffectsoncarcinogenesisandcardio …  相似文献   
24.
患者男性,61岁。复发脑膜瘤术后5年,伴颅骨缺损入院。患者于13年前感觉言语不利,在当地医院行“脑膜瘤切除术”,术后恢复可。7年后方向感较差,CT示脑膜瘤复发,再次行“脑膜瘤切除术”,并去除骨瓣。此次为修补颅骨入住我院。既往无心血管疾病史,无血液病史,无其他特殊病史。查体:神清,语利,左颞枕约6cm×7cm大小颅骨缺损,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灵敏,眼底视乳头  相似文献   
25.
覆膜支架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对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效果。方法自2003年10月—2008年3月,采用覆膜支架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0例。结果10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患者中,9例覆膜支架置入成功,其中在3例患者释放支架后,出现少许对比剂内漏,2例以更高的压力再次充胀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另1例再扩后仍有内漏,置入第2枚覆膜支架后,内漏完全消除。10例中的另1例为患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过于迂曲,支架不能到位,在证实侧支循环代偿良好及球囊闭塞试验阴性后,给予可脱性球囊闭塞患侧颈内动脉。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DSA随访7例,原病变未显示,载瘘动脉通畅。结论对于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覆膜支架是有效的血管内治疗手段。覆膜支架的制作工艺仍有待发展和优化,使其适用于脑血管系统的不同部位应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的方法、可行性及预后。方法共收集40例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21~70岁,平均52岁。Hunt-Hess分级评估:Ⅰ级9例;Ⅱ级15例;Ⅲ级9例;Ⅳ级6例;Ⅴ级1例。36例患者使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4例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术后行眼动脉段动脉瘤3D-DSA造影,观察动脉瘤闭塞效果。术后随访患者24个月左右,应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0例眼动脉段动脉瘤完全闭塞37例,大部分闭塞2例,小部分闭塞1例。36枚Enterprise支架均被成功释放,4枚支架释放过程中出现移位现象,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术后35例无并发症;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眼动脉段动脉瘤共4例,1例术后发生视力障碍,1例术后发生视野缺损、轻度残疾。统计分析显示: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眼动脉段动脉瘤比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发生较少并发症(χ2=4.512,P=0.041),且患者预后恢复优、GOS评分高(χ2=3.971,P=0.043)。结论应用血管内Enterprise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闭塞效果好,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预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7.
毛珂  李进  贺民  游潮 《华西医学》2012,(5):673-676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破裂大脑中动脉动脉瘤(MCAA)的适应证、术前评估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经翼点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65例破裂MCA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0例,女25例;年龄22~78岁,平均46.8岁。术前Hunt-Hess分级:Ⅰ级15例,Ⅱ级25例,Ⅲ级13例,Ⅳ级10例,Ⅴ级2例。动脉瘤直径<5 mm 10个,5~15 mm 36个,15~25 mm 15个,>25 mm 4个,平均7.8 mm。其中56例动脉瘤位于大脑中动脉分叉部,5例位于大脑中动脉的M1段,4例位于分叉后M2段。结果手术夹闭动脉瘤60例,余5例行动脉瘤夹闭加包裹术。患者术后获随访3~36个月,平均16个月,均无动脉瘤复发或再出血发生。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评定:恢复良好58例(GOS 4~5分),差5例(GOS 2~3分),死亡2例(GOS 1分)。结论充分的术前评估,合适的手术入路选择,以及手术技巧的灵活应用是显微外科手术成功治疗破裂MCAA的保证。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不同类型的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时机、方法以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经翼点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114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资料.结果 3 d内手术76例(主要为I~Ⅲ级患者),4~14 d 34例(主要为Ⅳ、V级患者),>14 d 4例(主要为V级患者);...  相似文献   
29.
文章总结了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应用Surgical Theater公司SuRgical Planner(eSRP)虚拟现实系统进行教学活动的经验。将虚拟现实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分为神经解剖教学、术前计划教学和手术操作教学三类,例举其在脑血管解剖、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经蝶手术等方面的应用特点。比较不同类型的应用方法,总结学员在教学活动中可能的获益点,并提出今后需要改进点的方向。  相似文献   
30.
该文通过对江陵县2009-2013年血吸虫病防治管理模式的回顾与总结,阐述了江陵县近5年以政策保障为支撑,县乡两级政府落实目标责任、完善监管机制。防治工作以质量控制为根本,采取样本集中检测、开展定期与不定期工作督导,真实掌握全县疫情。江陵县创造性地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出"二个围绕,三个同步"工作原则,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提高群众血防意识。该文将江陵县达到传播控制目标后,对今后血吸虫病防治迈向传播阻断进行了展望,提出建立高效敏感的监测体系及监测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