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研究甘草对小肠隐窝干细胞IEC-6细胞增殖及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二氟甲基鸟氨酸(DFMO)耗竭细胞内多胺的方法诱导IEC-6细胞生长抑制模型,实验分4组,即对照组、DFMO组、甘草低剂量组和甘草高剂量组。对照组为正常细胞,其他3组均加入5 mmol/L DFMO,同时甘草低剂量组与甘草高剂量组分别添加40、80μg/mL甘草配方颗粒,均连续培养6天。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数量及存活率,Western blot检测p53蛋白水平,荧光定量RT-PCR检测p53 mRNA水平及mRNA稳定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第4天DFMO组IEC-6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0.05);第6天甘草低剂量组及甘草高剂量组细胞数量较DFMO组明显增加(P〈0.05),且2个剂量的甘草组间具有量效依赖性。处理IEC-6细胞6天后,DFMO组p5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与DFMO组比较,2个剂量的甘草组能够明显下调p53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P〈0.05)。对照组细胞的p53 mRNA降解最快,DFMO组细胞的降解速度最慢。结论甘草通过下调p53 mRNA的稳定性来降低p53表达,从而促进小肠隐窝干细胞的增殖,可能是甘草的肠黏膜保护和修复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2.
大部分简单的桡骨远端骨折采用非手术疗法可取得满意的疗效,但对于波及关节面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严重骨质疏松的骨折或复杂的开放性骨折,非手术治疗远期效果则难以保证。自1998年2月—2004年8月,作者采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利用关节周围韧带持续牵引作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3.
贺毅 《长寿》2006,(12):37
辛弃疾(公元1140-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悲壮激烈,雄浑豪放,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他的诗词中有关养生的词句不多,但只言片语也约略地反映了他老年时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94.
对我院2000~2003年桡神经损伤后期功能重建22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9例,女3例,年龄16~72岁,平均44岁.车祸伤11例,运动摔伤5例,机器挤伤4例,刀砍伤2例,合并有桡骨骨折者18例.本组中16例为桡神经损伤修复术后1 a,4例桡神经缺损行自体腓肠神经移植术后1 a,均疗效差,2例为桡神经缺损拒绝神经移植手术.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评价3.0T MR自动呼吸导航全心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CMR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临床疑诊或确诊冠心病或心肌病的患者行自动呼吸导航对比增强CMRA,其中3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评价CMRA图像质量,并与CAG相对照,评价CMR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效能.结果 1例CMRA图像质量较差,为1级;余49例CMRA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为2~4级.33例经CAG证实的患者共286段血管中,CRMA可显示238段(238/286,83.22%),未显示48段(48/286,16.78%).以患者数、血管支和血管段为单位,CMR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80.95%(17/21)、79.31%(23/29)、84.62%(33/39),特异度分别为75.00%(9/12)、91.09%(92/101)、75.00%(33/44),阳性预测值(PPV)分别为85.00%(17/20)、71.88%(23/32)、75.00%(33/44),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69.23%(9/13)、93.88%(92/98)、96.91%(188/194),准确率分别为78.79%(26/33)、88.46%(115/130)、92.86%(221/238).结论 3.0T MR自动呼吸导航对比增强全心CMRA有助于诊断冠状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96.
带锁髓内针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1999-06~2003-08我院采用带锁髓内针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5例,同期收治其他医院不愈合3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6例,女2例.年龄18~55岁,平均45岁.开放性骨折5例,其中GustiloⅠ型1例,Ⅱ型 1例,ⅢA1例,ⅢB2例,闭合性骨折3例.均采用静力锁定.本组中2例深部感染者,取出髓内针,髓腔灌洗,用外固定架治疗,感染控制后8周,重新采用髓内针治疗.4例采用去除一端锁钉,动力化后8~12周出现明显骨痂.2例骨折端出现骨质萎缩疏松,骨折端间隙增大,采用自体髂骨植骨.本组均经1.5~2 a随访,均达到骨性愈合.  相似文献   
97.
对比增强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利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对正常冠状动脉成像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对比增强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 ,采用 3DFLASH压脂序列 ,心电触发、屏气状态下分别行左、右冠状动脉成像 ;经后处理得到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脉的图像 ,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 ,并且测量血管分支显示长度。结果 对其中 2 6例健康志愿者的 10 4支冠状动脉分支进行了分析 ,85支血管较满意显示 (评分在 3分以上 ) ,其中左前降支 2 6例和右冠脉 2 6例均满意显示 ,左主干和左回旋支显示满意者分别为 2 1例和 12例。血管显示长度 :左主干(1.5 4± 0 .31)cm、左前降支 (6 .6 4± 0 .5 4 )cm、左回旋支 (2 .4 6± 0 .98)cm、右冠脉 (9.75± 1.14 )cm。显示血管分支长度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近似。结论 对比增强磁共振技术可用于冠状动脉成像 ,但存在一些技术障碍。  相似文献   
98.
EZ-Step技术在胸主动脉3.0T磁共振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EZ-Step技术在胸主动脉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 MR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临床怀疑胸主动脉疾病的患者,随机接受胸主动脉常规CE MRA或应用EZ-Step技术的CE MRA检查,后者扫描过程中应用<0.1 ms非选择性激励射频脉冲代替常规选择性激励射频脉冲;除视野外,其余各项MR扫描参数及对比剂用量均尽量保持一致.比较胸主动脉常规CE MRA及应用EZ-Step的CE MRA二种技术总的扫描时间、图像质量评分以及图像信噪比等.结果 应用EZ-Step技术后,MRA检查时间显著缩短,与常规CE MRA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分别为2.48±0.50和2.66±0.56,P>0.05);图像信噪比轻度下降(P<0.05),但诊断准确性未受影响.结论 在进行胸主动脉MRA时,使用EZ-Step技术可以缩短扫描时间,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是利用3.0T MR诊断急性主动脉疾病有效而省时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
熊继柏教授临证辨治用方特点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毅林 《中医药导报》2006,12(8):24-25,36
文章对熊继柏教授50年的中医临床经验进行了临证举例和深入的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熊教授临证用方特点,归纳出其每证必有主方,先辨证后选方的两大诊疗原则,及其用方的六条灵活使用规则。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开通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5年3月至2020年1月符合入组标准并完成第一阶段随访的270例CTO病变患者。结果 纳入分析的研究对象共270例,平均年龄(57.2±10.7)岁,男212例。成功开通CTO病变患者185例,CTO病变未开通患者85例(56例患者CTO病变开通失败,29例患者初始选择优化药物治疗)。中位随访时间26.3个月。单支血管CTO病变患者153例,平均年龄(56.2±10.7)岁,男127例。成功开通CTO病变组102例,CTO病变未开通51例(CTO病变开通失败组30例,初始优化药物治疗组21例)。CTO病变开通失败组既往PCI比例高于成功开通CTO病变组(53.3%比27.5%,P=0.008)。单支血管CTO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117例,平均年龄(58.4±10.7)岁,男85例。成功开通CTO病变组83例,CTO病变未开通34例(CTO病变开通失败组26例,初始优化药物治疗组8例)。对于单支血管CTO病变患者,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成功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