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新生儿消化道畸形1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消化道畸形为新生儿期最常见的先天畸形,种类多,表现各异,早期诊治是改善预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关键。我院小儿内外科于1981~1989年收治此类患儿189例,现综合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文189例中,男158例(83.60%),女31例(16.40%),男:女为5.1:1。畸  相似文献   
22.
高晓芸  李立帜  贺晓伟 《重庆医学》2014,(27):3644-3646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4(Flt-4)、胎盘生长因子(PIGF)表达与小儿脉管瘤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运用 RT-PCR方法检测30例脉管瘤组织及20例正常组织中VEGF-c、Flt-4、PIGF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c、Flt-4、PIGF mRNA 在脉管瘤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显著增高,正常组织中分别为(0.246±0.064)、(0.269±0.085)、(0.238±0.057),脉管瘤组织中分别为(0.957±0.187)、(0.862±0.138)、(0.934±0.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分析显示VEGF-c表达与血管瘤相关(P <0.05);但与患者性别、年龄及发生部位不相关(P>0.05)。Flt-4、PIGF表达与淋巴管瘤相关(P<0.05);但与患者性别、年龄及发生部位不相关(P>0.05)。VEGF-c、Flt-4和 PIGF三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VEGF-c、Flt-4、PIGF可能参与了脉管瘤组织的起病和发展。  相似文献   
23.
对于近端型尿道下裂患儿包皮丰富者 ,近年来我院多采用 Duckett式手术。虽手术者较固定 ,而手术成功率一直不稳定 ,故就尿道下裂手术成功率与术后冲洗尿道关系做一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7年 12月~ 1999年 12月 40例近端型尿道下裂且包皮丰富患儿 ,年龄 0 .5~ 14岁 ,均行 Duck-ett式手术 ,术中均置耻骨上膀胱造瘘管及尿道支架管 ,支架管超过吻合口 1cm ,术后应用头孢米诺钠 (每日 80 m g/ kg)和灭滴灵 (每日 15 m g/ kg) 1周 ,术后 7日拔除支架管。1997年 12月~ 1998年 12月 ,2 0例患儿未行尿道冲洗者为未经冲洗组 ;1…  相似文献   
24.
目的介绍应用气膀胱腹腔镜(pneumovesicoscopy)行非乳头移植术治疗输尿管末端狭窄的体会。方法’对5例输尿管末端狭窄并输尿管全程扩张、肾积水患儿,经膀胱镜注水扩张膀胱,膀胱镜观察下在脐下以带针缝线经皮穿透膀胱全层做牵引线,鞘管(trocar)沿牵引线穿刺插入膀胱与牵引线固定。同法两侧放置操作鞘管,经中线鞘管目镜观察,两侧鞘管操作。同开放手术样行非乳头输尿管移植。术后放输尿管内双J管及导尿管,术后7~9天拔除导尿管出院,术后2个月经膀胱镜拔除双J管。结果5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10~160min(平均130min),住院9~12天,术后随访3个月~1年(平均6.8个月)。复查B超及CT泌尿系造影(CTU),肾及输尿管积水完全消失2例,明显好转3例,逆行膀胱尿道造影检查,均无膀胱输尿管反流。结论在熟练掌握了腹腔镜技术后,气膀胱腹腔镜技术结合非乳头输尿管再植术治疗输尿管末端狭窄,简便易行、示教性好、安全可靠、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双J管引流治疗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UPJ)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先天性UPJ梗阻61例,常规采用双J管作内支架引流.求后3月拔除双J管,拔管后复查B超及同位素。结果瞥盂积水好转,吻合口通畅,肾功能逐渐恢复。结论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小儿先天性UPJ梗阻的有效方法。术中使用双J管内引流能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并发症少,平均费用低,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探讨双侧肾母细胞瘤的危险因素,总结治疗经验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例双侧肾母细胞瘤患者资料,进行生存时间及存活率的研究。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至少5年追访,存活率为33.3%。患者发病危险因素分析,是否伴有畸形以及有术前是否化疗的生存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病理分型方面,上皮型与胚细胞型、混合型、间叶型生存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肾母细胞瘤患者伴发畸形的预后比较差。术前化疗能够提高双侧肾母细胞瘤患者长期生存率和存活时间。根据NWTS-5的标准,使患者的治疗方案个体化,能够提高双侧肾母细胞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7.
尿道下裂是一种因前尿道发育不全而致尿道开口达不到正常位置的阴茎畸形,手术治疗宜在患儿6~18个月进行.我科2005年2月至2008年2月用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患儿19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是胚胎时期肠发育异常 ,发病时引起完全性或不全性肠梗阻。本病极易发生肠扭转而引起血运障碍致肠坏死 ,而蛋白质热卡营养不良的存在和扭转程度是导致血运障碍的关键 ,肠血运障碍是影响该病治愈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 ,肠旋转不良诊断明确后 ,手术治疗是一个积极有效的方法 ,术者必需对此类畸形有充分的认识 ,理解术中所显露的异常情况 ,给予正确处理。我院于 1981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共收治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5 4例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981~ 1999年共收治患儿 15 416例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6 1例次 (其中 7例为再度入…  相似文献   
29.
消化道畸形在小儿先天性畸形中属多见,类型多,表现各异,病变常危及生命。我院于1981~1989年共收治424例,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424例中,男334例,女90例,男:女:3.7:1;年龄由出生36小时~12岁,其中6个月以内婴儿占61.35%。二、病变部位食道畸形15例(包括食道闭锁3例、狭窄7例、气管瘘2例、憩室1例、扩张2例),胃部畸形55例(胃食道返流症8例、幽门肥大性狭窄46例、胃壁肌层缺损l例),膈畸形45例(膈疝40例、隔膨升5例),肠道畸形192例(肠旋转不良23例、美克尔憩室14例、肠闭锁14例、肠狭窄3例、胎粪性肠梗阻3例,巨结肠135例),肛门直肠畸形117例(肛门前  相似文献   
30.
改良Duckett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5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 12月至 2 0 0 0年 12月 ,我院采用改良Duckett术治疗小儿近端型尿道下裂 5 2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 5 2例。年龄 6个月~ 8岁。 40例Duckett术为对照组。改良Duckett术手术要点 :带蒂岛状皮瓣血管蒂游离至阴茎根部 ,新尿管两端各间断缝合 2针后连续全层缝合 ,隔 1.0cm打结。成形尿道时用大一号导尿管为支架。术中每 15min对血管蒂喷洒生理盐水 1次。皮管与近端尿道口斜形连续缝合 ,近端尿道口斜面与阴茎体夹角约 45° ,自白膜侧开始每缝合 3针后打结 ,尔后缝完吻合口。血管蒂筋膜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