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2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227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67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249篇
口腔科学   90篇
临床医学   811篇
内科学   292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94篇
特种医学   2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643篇
综合类   1857篇
预防医学   549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705篇
  5篇
中国医学   1177篇
肿瘤学   162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326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432篇
  2005年   354篇
  2004年   322篇
  2003年   262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右室舒张早期血流传播速度评价心脏右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M型多普勒测量 6 5例正常人 ,80例高血压 ,30例冠心病患者的右室内舒张早期血流传播速度。同时用脉冲多普勒测量了三尖瓣口的血流速度频谱。结果 :正常人右室内血流传播速度分别是 (4 0 .5± 8.8)cm/s(4 0~岁 ) ,(37.92± 5 .45 )cm/s(5 0~岁 ) ,(36 .4± 4.6 )cm/s(6 0~岁 )。高血压和冠心病右室内血流传播速度分别为 (2 4.9± 8.9)cm/s和 (2 4.5± 7.2 )cm/s,比正常人明显降低 (P <0 .0 0 1)。结论 :应用彩色M型多普勒测量的右室内血流传播速度能简便、准确地评价右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02.
对9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HELLP综合征病人的发生年龄,孕周,发生率,临床表现以及终止妊娠的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提示产科医师应提高对HELLP综合征发生率和危险性的认识,掌握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特点,对诊断明确的应在积极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基础上,及时终止妊娠,以全麻下行剖宫产为宜,加强产前检查,积极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则可避免HELLP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3.
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是铺陈于血管壁内侧的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对血栓与止血、炎症与免疫和血管新生、物质转运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当凋亡触发因子作用于VEC时,细胞内出现多种调控基因表达改变、蛋白酶活化等一系列的变化,并出现胞膜泡状突起,染色质浓缩,细胞核裂解以及膜分子结构和功能等的改变,从而参与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多种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检测凝血因子Ⅶ、Ⅷ、Ⅱ、Ⅰ的活性,研究其在急性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中的变化.方法分别采用凝血活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发色底物法及凝血酶时间法测定了急性心肌梗死(AMI)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血浆FⅦC、FⅧC、凝血酶原及纤维蛋白原相对活性.结果AMI病人血浆FⅦC为98.3%±36.7%,与青年组的104.0%±29.4%和老年组的114.9%±23.6%比较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而AIS病人为152.9%±30.3%,较青年组和老年组显著升高(P值均<0.001).AMI病人血浆FⅧC为234.2%±57.9%,明显高出青年组的101.2%±32.6%和老年组的116.4%±35.7%(P值均<0.001).但AIS病人FⅧC±为85.5%±32.6%,低于老年组(P<0.05).AMI和AIS病人血浆凝血酶原活性分别为130.2%±¨.7%和128.0%±29.4%,高于青年组的108.0%±7.7%(P<0.001和0.01)和老年组的106.1%±19.4%(P值均<0.001).AMI和AIS病人血浆纤维蛋白原活性分别为207.2%±53.0%和174.3%±28.5%,二者均显著高于正常青年组的103.3%±¨.6%(P值均<0.001)和老年组的143.8%±16.8%(P<0.001和0.01).结论AMI病人FⅧC增高,AIS病人FⅧC增高;二者血浆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活性均高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05.
蛋白质Z依赖性蛋白酶抑制物(ZPI)是最近从血浆中分离出的一个分子量约为72kD的糖蛋白,反应中心含有一酷氨酸,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超家族成员,ZPI可抑制FⅩa,但速率较慢,在氨基磷脂及Ca^2 存在的条件下,ZPI与蛋白质Z(PZ)形成复合物,其抑制作用可提高1000倍以上。PZ的生物学意义长期未明,至目前为止认为它的基本功能是作为ZPI的辅因子而抑制FⅩa,ZPI在没有PZ,磷脂及Ca^2 存在条件下对FⅪa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与FⅩa,FⅪ作用过程中,ZPI的活性逐渐消耗。在FV Leiden的小鼠模型中,如同时伴有PZ缺乏则显现明显的高凝状态。目前认为PZ/ZPI或ZPI在体内不但调节凝血过程,而且可能参与纤溶或炎症反应的调控,ZPI和/或PZ缺乏症对人类血栓形成的影响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06.
老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锥体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老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锥体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将Wistar大鼠分为老龄组和成年组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3区锥体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老龄组CA3区锥体细胞出现核膜内陷、核仁体积减少 ,线粒体肿胀、变性等形态学改变。结论 大鼠在衰老过程中 ,海马CA3区锥体细胞超微结构出现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107.
贺琪珺  盛丹丹  陈泽  周敏  周欣  梁紫珊  陈定芳  贺福元 《中草药》2023,54(11):3622-3630
目的 利用分子拓扑结构探讨归肺和大肠经中药成分“印迹模板”的特征,并进行实验验证,确定归肺和大肠经可能的物质基础。方法 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为基准,为排除其他经络如肝经、肾经等混合归经的影响,对443味中药(不包含附药)进行归纳且只确定归肺和大肠经中药,再通过查阅中国知网和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归纳总结出归肺和大肠经中药化学成分,并对其中相同的化学成分进行整理、删减、合并,计算分子连接性指数(molecular connectivity index,MCI);运用夹角余弦法计算出各成分MCI与总体平均MCI的相似度,确定成分部位和对照品;建立相似度与保留时间的关系,进行中药与对照品的HPLC指纹图谱的印迹性比较,从而确定归肺和大肠经可能表征的化学结构特征。结果共获得11味中药的886种化学成分,黄酮、蒽醌、鞣质类成分的相似度较高,且在药材中分布集中,故选取其中相似度排名依次为...  相似文献   
108.
刘湘  王玉钗  张雨恬  田丽  谯茹  张伟龙  贺福元  刘平安 《中草药》2023,54(17):5530-5540
目的 基于超分子“印迹模板”的分布特征划分鱼腥草注射剂指纹图谱成分簇,进行谱热学研究探讨鱼腥草注射剂中形成超分子结构的可疑成分。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建立11批次鱼腥草注射剂的指纹图谱,采用匹配频数法和段带总量统计矩法划分“印迹模板”成分簇并构建新指纹图谱;采用等温微量热滴定仪测定11批次鱼腥草注射剂中挥发油成分相互滴定的放热量;根据超分子“印迹模板”作用放热的叠加性原理,进行总峰面积与鱼腥草注射剂自放热量的线性回归,建立谱热学方程并分析成分簇贡献率,根据关键成分簇信息筛选关键成分结构。结果 11批次鱼腥草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可被划分为26个“印迹模板”成分簇,总峰面积与热量线性回归后保留10个相关性大的变量:V2、V10、V15、V17、V19、V20、V21、V22、V23、V26,其回归系数分别为-1.12×10-4、5.93×10-6、7.58×10-5、9.32×10-4、-1.14×10-5、4.97×10-4、5.26×10-5、-1.16×10-4、-5.66×10-5、-2.08×10-5,常数为24.199,r=0.958。筛选得到17个形成超分子结构的可疑成分,分别为樟烯、β-月桂烯、4-甲基-3-(1-甲基乙叉基)-环己烯、3-(4-甲基-3-戊烯基)-呋喃等。结论 以超分子“印迹模板”为理论指导,运用匹配频数法对鱼腥草注射剂挥发油进行成分簇划分;利用线性回归得到了各个成分簇对放热值的贡献度及排序,得到形成超分子结构的关键成分,为后续对鱼腥草注射剂(类)致敏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观察透脓散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多重耐药性大肠埃希菌感染肛周脓肿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多重耐药性大肠埃希菌感染肛周脓肿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西药组40例予敏感抗生素治疗,中药组40例予透脓散治疗,联合组40例予透脓散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3组均治疗14 d后统计疗效,比较3组治疗14 d后创面大肠埃希菌清除率情况,比较3组治疗第1、7、14、21天创面渗液量评分及肉芽形态评分情况,比较3组治疗第7、14、21天创面愈合率情况,比较3组治疗第1、7天炎症相关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情况,比较3组创面完全愈合所需时间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14 d后愈显率87.50%(35/40)、大肠埃希菌总清除率82.50%(33/40),中药组愈显率67.50%(27/40)、大肠埃希菌总清除率62.50%(25/40),西药组愈显率60.00%(24/40)、大肠埃希菌总清除率50.00%(20/40),联合组愈显率及大肠埃希菌总清除率均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组间...  相似文献   
110.
乡村医生是我国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服务最基层群众健康的基本力量,在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乡村医生年龄结构老化,流失较多,学历层次和职称水平普遍较低,这些问题在常州市武进区同样存在。在推进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工作中,常州市武进区作为江苏省基层卫生人才"县管乡用"试点地区之一,探索了一条基层卫生人员特色发展道路,陆续形成了"大学生村医工程""驻村护士制度"和"备案制乡村医生"等人才招录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