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建立一种HPLC法分离和检测人血浆中吡柔比星的分析方法学。以柔红霉素为内标,1ml血浆加0.1ml(0.4mol/L,pH=9.0)的氯化铵缓冲液碱化后以CHCL3:CH3OH(2:1)混合溶剂提取2次。在Phe-nomenex(C18)柱上,以0.04mol/L KH2PO4(pH=3.0):CH3CN=69:32为流动相,荧光检测波和长480/50nm(EX/M)。结果,血浆中吡柔比星的线性范  相似文献   
12.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酸脂质体中甘草酸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酸脂质体中甘草酸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PackVP-ODS,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pH=2.6,68∶32),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为1ml/min。结果:甘草酸与辅料及溶剂峰分离良好;甘草酸检测浓度在1~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7.56%(RSD=1.03%)。结论:本法准确、灵敏,可用于甘草酸脂质体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泼尼松龙葡聚糖(2万)前体药物在大鼠胃肠道的结肠定位释放作用,为寻找理想的炎症性肠病治疗药物奠定基础.方法:将泼尼松龙葡聚糖(2万)前体药物按30 μmol•kg 1的泼尼松龙剂量给大鼠灌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大鼠胃肠道不同部位内容物、黏膜中泼尼松龙的动态分布以及血药浓度的变化,同时与同等剂量的游离泼尼松龙比较,并根据所测结果计算药物转运指数(DDI).结果:前体药物主要是在盲肠和结肠释放出活性药物,而游离泼尼松龙主要是在上消化道释放药物,前体药物的血药浓度比游离泼尼松龙低,且达峰时间长.前体药物在大鼠盲肠黏膜中的药物DDI为6.464.结论:泼尼松龙葡聚糖(2万)前体药物的DDI较高,具有较好的结肠定位转释特异性,有可能成为一种有应用前景的结肠炎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4.
黄芪多糖对小鼠化疗中白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减少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对小鼠在化疗中白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减少的影响。方法 以环磷酰胺引起小鼠白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减少造模。常规计数外周血白细胞数量 ;取股骨测定骨髓有核细胞数量 ;同时采用ID50 法 ,观察黄芪多糖对小鼠环磷酰胺毒性的保护作用。结果 黄芪多糖对小鼠环磷酰胺毒性的小鼠存活率分别提高 2 0 % ,30 % ,5 0 % ,其中以 10 0mg·kg-1黄芪多糖保护作用最为明显 ,对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和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分别提高 86 .8± 10 .4和 72 .1± 14 .2。结论 黄芪多糖对环磷酰胺致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和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及其毒性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药物限定日剂量(DDD)作为药物应用研究评价的测定单位,用计得的用药人次数(DDDs),对本院1996年消耗的抗感染药的临床地位进行了计算分析和排序。结果表明按DDDs排各前10位的抗感染药依次为诺氟沙星、氨苄西林片、琥乙红霉素、头孢唑啉针、氨苄青霉素针。青霉素钠针、氧氟沙星、链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粉和环丙沙星。同时进行了消耗金额前10位排序。两种排序比较,DDDs前者是后者的2.3倍,而两者消耗总金额前者只作后者的58%。说明两种统计均有其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贺建荣  王庆伟  刘雪英  张琰  戚志华 《医药导报》2008,27(12):1461-1463
[摘要]目的考察祛痘新肤乳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及棉球肉芽肿模型观察祛痘新肤乳的抗炎作用。结果局部外用祛痘新肤乳显著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导致的大鼠足肿胀及大鼠棉球肉芽肿。结论祛痘新肤乳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 医疗设备是医院进行诊疗工作,开展科学研究和临床教学的物质条件,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目前经费紧缩,医院购买设备财力不足地情况下,医院采取自己筹款的方法购买医疗设备,缓解设备经费不足的矛  相似文献   
18.
甘草酸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优化甘草酸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方法: 用旋转蒸发薄膜-超声法制备甘草酸脂质体,用均匀设计优选该脂质体的处方及制备工艺,采用扫描电镜观测其外观、大小及分布,用HPLC测定其包封率,初步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 结果: 用旋转蒸发薄膜-超声法制备的甘草酸脂质体球形圆整,大小较均匀,粒径40~60 nm,包封率63.0%~89.0%. 结论:薄膜分散法优化工艺后制备得到的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两种方法分析研究化疗药物氟尿嘧啶在高氧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将氟尿嘧啶分别溶于25℃或37℃的0.9%氯化钠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高氧液中,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RP—HPLC法测定其含量的变化。结果氟尿嘧啶在0.9%氯化钠注射液的高氧液中的含量与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无明显区别,两种方法分析的结果之间差异不大。结论氟尿嘧啶在高氧液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使用安全,为高氧液的化疗增敏作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在高氧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将丝裂霉素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或高氧液中,在25 ℃或37 ℃放置4 h,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别测定其含量变化。结果丝裂霉素在高氧液中的百分含量与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测定结果比较,其下降的趋势更为明显,但都未低于90%,并且溶液的pH值、外观均无明显改变。两种含量测定方法的结果之间存在差别。结论丝裂霉素的稳定性研究以采用HPLC法更好,丝裂霉素在高氧液中稳定性较好,可用于高氧液的化疗增敏作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