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303篇
内科学   109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科学   230篇
综合类   540篇
预防医学   154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56篇
  4篇
中国医学   173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3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应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ic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对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进行听力初筛的最佳时间.方法 应用Chirp声诱发的AABR(Chirp-AABR)对2016年8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出生的550例新生儿(顺产组300例,剖宫产组250例)进行听力初筛,顺产组各有100例分别在出生后<24 h、24~48 h、48~72 h三个时间段进行听力初筛,剖宫产组分别有50、100和100例在上述三个时间段进行听力初筛;未通过者42天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和AABR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3个月内进行听力学诊断.结果 顺产组新生儿出生后24~48 h内初筛通过率(93.00%)显著高于<24 h者(83.00%)(x2=4.735,P=0.03<0.05),而与48~72 h初筛者通过率(9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55,P=0.55>0.05);剖宫产组新生儿出生后24~48 h初筛通过率(83.00%)显著高于<24 h者(68.00%)(x2=4.371,P=0.04<0.05),而显著低于48~72 h的通过率(94.00%)(x2=5.944,P=0.02<0.05).结论 顺产新生儿应用AABR听力初筛可在出生后24~48 h进行,而剖宫产新生儿AABR听力初筛时间应选择出生后48 h.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图像重建技术时,根据颌面两侧骨表面外形的对称性,得出健侧与患侧的具体生物学差异数据对修复颌面部复杂性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3例颌面部复杂骨折患者的资料而且已做MSCT高分辨率CT(HRCT)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及HRCT轴位相结合,以大脑镰为中心镜面,健侧为标准,选择引起颌面畸形之错位骨块的前缘、后缘、上缘及下缘四个测量点,测量健侧与患侧的立体关系,根据其骨表面外形的对称性得出具体生物学差异数据,通过参考差异数据进行复位后行坚强内固定。结果 23例颌面部复杂性骨折患者中,牙颌功能均获得完全恢复,颌面外形21例获得完全恢复,2例获得基本恢复。结论根据颌面两侧骨表面外形的对称性,通过MSCT图像重建能精准地测量出颌面部复杂性骨折的具体生物学差异数据,对手术方案及内固定钛板、钛钉的选择和术后效果的评价都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江苏省医学生酒精滥用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减少有害使用酒精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江苏省医学生酒精滥用现况调查中319例酒精滥用者作为病例组,按照1:2匹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对照组638人.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 江苏省医学生饮酒率为44.59%...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课题研究型品管圈在构建多维度临床路径管理新模式中的应用.方法 成立质管圈及圈外专家咨询团,依据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操作步骤,从主管部门、临床科室、医技和医疗辅助科室3个层面分析现状,明确6大攻坚点,多方拟定对策并加以筛选判断,从建设规范化管理制度体系、信息化管理平台、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模式和动态质量监管...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臂丛麻醉下针刀、手法松解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肩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75)和实验组(n=75),对照组予以针灸和推拿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予以臂丛麻醉下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关节疼痛程度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疼痛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3%明显高于对照组82.7%,组间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麻醉下针刀、手法松解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和分析胸腺肽α1治疗老年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晚期恶性肿瘤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胸腺肽α1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0.0%,高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4/CD8及NK阳性细胞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胸腺肽α1治疗的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茵山莲颗粒联合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开滦总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微量泵静脉注射注射用生长抑素,首次100μg,而后以50μg/h匀速泵入。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茵山莲颗粒,2袋/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呕吐、腹胀、高热、无便、上腹压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脂肪酶、血淀粉酶、白细胞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生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山莲颗粒联合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调节生化指标,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诊断新生儿气胸时X线及CT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嘉兴市妇幼保健院2009年8月-2012年8月间120例出现气胸的新生儿患者,所有患儿均拍摄了胸部前后仰卧位X线片,116例患儿随后又进行多次胸片随访,其中20例患者还进行了胸部CT扫描。结果:进行X线检查得出41侧为少量气胸,22例需要外科引流术或者穿刺抽气;79例有多量气胸,其中71例需要进行外科处理。结论:新生儿气胸进行前后仰卧位X线胸片基本可以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但如果仅为一侧肺野透过度增强,膈面和心缘非常清晰锐利,则可诊断为多量气胸,对于该类患者,应用CT影像学检查可以增加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
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骨折,按照应用广泛的Neer分型分为二部分骨折、三部分骨折、四部分骨折。尤其是三部分骨折和四部分骨折的治疗较为困难,手术难度较大,骨折固定往往不牢固,术后的肱骨头坏死率、残疾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脉血康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冠脉临界病变患者钙库操纵性钙通道蛋白(SOCC)基质交联分子1(STIM1)、钙释放激活钙通道蛋白Orai1及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蛋白水平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经定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冠脉临界病变(BCL)住院患者160例设为临界病变组(BCL组),150例无冠脉病变的受试者为对照组(简称CTR组)。BCL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简称RTT组,80例)和联合治疗组(简称CBT组,80例)。RTT组给予生活方式改善、阿司匹林、AECI、β受体阻滞剂及瑞舒伐他汀10 mg等药物。CBT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每日加用瑞舒伐他汀15 mg和脉血康胶囊3.0 g,连续治疗12个月。检测血小板STIM1、Orai1、TRPC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TC、LDL-C、HDL-C、TG浓度。评价BCL组平均狭窄程度(MPS)。结果BCL组130例受试者复查冠脉造影。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CBT组和RTT组血小板STIM1、Orai1、TRPC1水平均降低(P<0.05);CBT组冠脉临界病变的MPS明显减低(59.74±9.72vs.38.92±13.84,P<0.05),RTT组MPS有所下降(58.96±8.67vs.55.43±10.0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TT组比较,治疗后CBT组血小板STIM1、Orai1、TRPC1、TC、LDL-C、TG、和hs-CRP明显降低(P<0.05,P<0.01),且CBT组MPS差值大于RTT组(P<0.01)。结论脉血康胶囊3.0 g和瑞舒伐他汀15 mg每日联合应用可降低SOCC水平,其可能是冠脉临界病变治疗的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