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是一组蛋白质结构相关的超家族,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为其2个主要成员.目前认为,所有源于内胚层和神经外胚层的细胞均经aFGF或bFGF的刺激而分化,由于aFGF在胚胎发生、发育、血管发生和创伤愈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应用前景备受关注.为明确aFGF对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笔者选择32例患者进行同体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52.
中法医学教育制度的异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2004年11月至2005年10月作为FFI(实习住院医生)工作于法国里昂一大附属Edouard Herriot医院烧伤整形中心,对法国的医学教育制度有了较深切的体会。现将其与中国的医学教育制度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异同点。并结合目前国内一些不容乐观的教育和医疗现状,提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制带密集微孔的异种无细胞真皮替代物,提高真皮替代物与自体皮片复合移植的存活率。方法 采用机械的方法在异种无细胞真皮替代物上行密集的贯穿性打孔,孔径为500~800tan,孔间距为3~5mm。将微孔无细胞真皮替代物埋入SD大鼠皮下,观察孔径大小的变化和新生血管的形成;同时将徽孔无细胞真皮替代物与SD大鼠大张刃厚皮片复合移植,观察移植存活率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在无细胞真皮替代物上打孔后可明显增强对创面基底血浆等渗液的渗透性,植入全层皮肤切除创面,基底血浆等渗液可通过孔隙渗透到无细胞真皮表皮面。埋入皮下1周,孔隙仍较明显,部分孔隙可见有红细胞通过;2~3周时,新合成的胶原逐渐填充孔隙,孔腔变小。微孔无细胞真皮替代物与SD大鼠刃厚皮片复合移植的成活率为89.5%,明显高于无孔的无细胞真皮替代物(63.2%),创面愈合后外观光滑平整,具有良好的弹性及柔韧性。翁论带有密集微孔的无细胞真皮替代物可明显提高移植成活率,且不影响创面愈合后外观,是一种较理想的真皮替代物。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皮瓣延迟转移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术后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就诊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烧伤外科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术;实验组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延迟转移术.术后患者进行愈合评分,评定标准包括术后皮瓣肿胀消退时间、愈合时间、水疱出现情况、皮瓣皮缘发黑情况、是否需要再次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愈合评定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皮瓣肿胀消退时间(3.19±0.38)d、愈合时间(13.34 ±0.21)d分别少于对照组(5.54±0.35)d、(15.49±0.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55、-20.637,P=0.001、0.001);实验组水疱发生率0(0/20)、再次手术发生率0(0/20)分别低于对照组30.0%(6/20)、30.0%(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902、4.902,P=0.027、0.027);皮瓣皮缘出现发黑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1/20) vs 30.0%(6/20),χ^2 =2.771,P=0.096].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延迟转移术相对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术,能够明显提高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愈合评分,显著改善受瓣区位于踝关节平面以远的患者术后愈合情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5.
许多研究提示细菌易位在一些危重和创伤病人并发的全身性感染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分解代谢期,外源性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能改善蛋白代谢。IGF-1能显著促进肠组织生长,提示肠可能是一个敏感的IGF-1靶组织。近年的研究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处理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下肢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86例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均采用急诊清创、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若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撕脱,则取撕脱皮肤并打薄回植,以VSD覆盖;若合并软组织缺损,则清创后以VSD覆盖;若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则在切开减张后同期VSD覆盖。结果 86例患者中,除3例因个人因素中途出院外,其余83例均完成了既定治疗方案,转移皮瓣和植皮均成活,创面愈合良好,无一例截肢。结论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早期简单清创后采取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方法,在迅速稳定骨折的同时,能有效封闭创面,改善二期创面修复环境,有利于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烧伤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信号转导机制。方法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培养模型,根据刺激物的不同分为正常血清组(正常血清刺激)、烧伤血清组(烧伤血清刺激)、SB203580组(烧伤血清 SB203580刺激)和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组(烧伤血清 PDTC刺激)。SB203580组和PDTC组在烧伤血清刺激前1h分别加入10μmol/L SB203580及10mmol/L PDTC.于烧伤血清刺激后即刻(0)、6、12、24和36h检测HUVEC内VCAM-1mRNA的转录水平。检测血清刺激24h后HUVEC膜表面VCAM-1表达水平、上清液中VCAM-1含量及HUVEC与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之间的黏附情况。结果烧伤血清组刺激后VCAM-1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在刺激24h时达高峰,随后下降。SB203580组及PDTC组刺激24h时HUVEC中VCAM-1mRNA表达明显下降,与正常血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UVEC膜表面VCAM-1表达水平:刺激24h时;烧伤血清组(66.5±6.2)显著高于正常血清组(19.1±1.9,P<0.05);而SB203580组及PDTC组,分别为21.7±2.3、23.1±2.4,与烧伤血清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血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上清液中VCAM-1含量:刺激24h时,烧伤血清组(125±10)ng/L显著高于正常血清组(23±3)ng/L(P<0.05);而SB203580组(27±5)ng/L及PDTC组(29±5)ng/L均低于烧伤血清组(P<0.05).刺激24h时,烧伤血清组PBMC与HUVEC之间的黏附数为(197±11)%,较正常血清组(100±4)%显著增加(P<0·05),而SB203580组[(113±7)%]及PDTC组[(97±112)%]却明显低于烧伤血清组(P<0·05),与正常血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血清可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增强血管内皮细胞VCAM-1的表达,核因子(NF)κB系统参与了这一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58.
在组织工程皮肤的体外构建中,及时观察脱细胞真皮基质(accllular dcrmal matrix,ADM)表面接种的表皮细胞或皮纤维细胞的形态和密度,对判断细胞存活情况、生长速度及融合程度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真皮组织不透明,在相差显微镜下无法直接观察接种细胞的生长情况。笔者拟利用组织块HE染色技术进行相应改进。  相似文献   
59.
我科自1997-04~2002-03收治26例高温水泥粉尘烧伤的病人,现将治疗的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均为男性。年龄22~43岁,平均30.5±8.2岁。其中烧伤面积20%~100%,TBSA(65%±31%);Ⅲ度烧伤面积5%~88%,TBSA43%±32%。合并吸入性损伤22例。所有病人均在伤后30min内入院。1.2临床特点全部病人均为水泥窑窑喷后被高温水泥粉尘(1200~1500℃)烧伤。其中6例伴重度吸入性损伤,11例伴中度吸入性损伤,5例伴轻度吸入性损伤。8例烧伤面积为65%~100%,TBSA平均83%±16%,Ⅲ度烧伤面积为46%~88%TBSA平均67%±21%;18例烧伤面积20…  相似文献   
60.
油船船员成批烧伤的早期救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油船船员成批烧伤早期的救治方法和措施.方法从成批船员烧伤的现场急救、休克期处理、临床特征、入院后治疗等方面,总结6批31例油船船员烧伤患者(船员组)的伤情特征和救治体会,选择同期伤情相似的5批32例非船员烧伤患者(非船员组)进行比较.结果船员组患者中吸入性损伤、眼烧伤和延迟复苏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船员组.船员组治愈30例,死亡 1例,平均住院日为(49.8±12.7) d;非船员组治愈32例,平均住院日为(47.5±14.2) d.结论尽管油船船员成批烧伤伤情重,只要组织、治疗方法和措施得当 ,仍然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