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153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58篇
综合类   200篇
预防医学   17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2篇
中国医学   116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颈椎结核合并四肢瘫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21例颈椎结核合并四肢瘫患者采用早期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并行联合化疗。术前Frankel分级:B级12例,C级5例,D级4例。结果:术后随访4~36个月,平均8个月,死亡2例,其中术后4个月死于突发肺部感染1例,1年后死于脑血管意外1例。所有患者术后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Frankel分级:D级12例,E级9例。3~6个月X线片显示无骨质破坏复发,植骨处均已骨性融合,无内置物松动、脱落或断裂。结论:颈椎结核合并四肢瘫宜在联合化疗的基础上尽早外科干预;在细致的围手术期管理、正确熟练的手术操作技术下,颈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并四肢瘫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2.
豆利华  郭治 《中国药房》2012,(16):1480-1482
目的:观察芬太尼贴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癌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癌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芬太尼贴,每贴8.4mg,每72h更换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15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qd,连用12d。观察2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和生存质量(Karnofsky)评分。结果:治疗组的疼痛缓解率和Karnofsky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贴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能有效治疗癌痛,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亚油酸和亚油酸甲酯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弗氏完全佐剂建立大鼠关节炎模型(AA),观察亚油酸及其甲酯对AA大鼠足肿胀的抑制作用和对血清中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亚油酸及其甲酯能显著减轻关节肿胀,并能显著降低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结论亚油酸及其甲酯对佐剂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4.
济南军区总医院2006-2007年细菌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济南军区总医院20062007年临床分离细菌的构成及耐药性的动态变化。方法:收集济南军区总医院2006—2007年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菌株,K-B法进行药敏试验,WHONET5.3软件进行耐药性数据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和粪肠球菌为最常见菌。各类G^+球菌埘万古霉素仍保持高度敏感性。G杆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20%,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49%(2006年)和63.1%(2007年),上升迅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有所下降,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的菌株检出率有所上升。结论:细菌耐药呈上升趋势,多药耐药日趋严重,掌握细菌耐药谱的变化,对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5.
宝鸡市老年人闲暇活动与痴呆关系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闲暇活动对痴呆患病率的影响。方法对1126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调查分析.根据闲暇活动参与的时间分为0~3级,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筛查,对可疑痴呆病例再进行《临床记忆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采用χ^2检验评判参与生活项目与否与痴呆的关系,并分析参与闲暇活动强度与痴呆的关系。结果种花养鸟、游戏、照顾他人和阅读参与者与不参与者相比,其痴呆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串门、看电视参与者与不参与者痴呆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花养鸟组、游戏组组内不同活动强度痴呆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照顾他人组、阅读组组内不同活动强度痴呆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与种花养鸟、游戏、照顾他人和阅读有可能减少或延缓痴呆的发生。  相似文献   
76.
摘要:他莫昔芬是一种内分泌治疗药物,被批准用于预防和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他莫昔芬的重要次级代谢产物endoxifen,因其比他莫昔芬更强的雌激素受体亲和力,以及更强的抑制雌激素依赖性细胞增殖作用,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Endoxifen的特性,如口服利用度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以及对雌激素受体阳性且内分泌治疗耐药的乳腺癌患者具有抗肿瘤活性,使其成为治疗乳腺癌患者的潜在药物。本文就他莫昔芬转化为endoxifen的代谢过程、药理作用与临床研究进行概述,讨论endoxifen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7.
摘要:目的:研究4种结构上呈规律性变化的香豆素类药物与胃蛋白酶相互作用过程中对胃蛋白酶结构的影响,探讨其与胃蛋白酶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方法:在胃酸生理条件(pH=2.2±0.2)下,分别将不同浓度的香豆素、4-羟基香豆素、7-羟基香豆素、7-羟基-4-甲基香豆素与胃蛋白酶配置成溶液,采用紫外光谱(UV)和荧光光谱(FS)两种实验手段,获得香豆素类药物与胃蛋白酶相互作用的光谱特征。结果:不同浓度的4种香豆素类药物对胃蛋白酶的紫外光谱227 nm和272 nm左右吸收峰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香豆素、4-羟基香豆素、7-羟基-4-甲基香豆素在部分浓度下对胃蛋白酶的荧光产生增强作用,香豆素、4-羟基香豆素、7-羟基香豆素在部分浓度下对胃蛋白酶的荧光产生猝灭作用;4种香豆素类药物的紫外光谱与胃蛋白酶的荧光发射光谱均产生部分重叠。结论:4种香豆素类药物与胃蛋白酶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对胃蛋白酶的二级结构及微环境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均存在非辐射能量转移;胃蛋白酶和4种香豆素类药物自身分子结构的性质导致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不规律性,作用机制可能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78.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剂量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邢台市第一医院胸外科住院的病例中选取的9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A、B、C3组,均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均在充分穿刺抽液或引流后给药。胸腔灌注不同剂量的恩度,并进行总有效率及安全性的比较。结果:A、B、C3组胸腔分别注入恩度30 mg、60 mg、90 mg;总有效率分别为65.5%、75.0%、83.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恩度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总体疗效较好。研究结果还显示,不良反应并不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灌注不同浓度的恩度整体疗效较好。不同剂量恩度胸腔灌注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不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近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1年1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诊治的76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其6~12个月内转归分为预后良好组(n=46)和预后不良组(n=30),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出生史、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测结果及病原菌类别等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近期预后不良的因素,并通过绘制ROC曲线评估各个指标对于预后预测的效能。 结果预后不良组患儿男婴占比(23/30,76.67%)、低出生胎龄比例(13/30,43.33%)、低出生体重(8/30,26.67%)、合并意识障碍比例(13/30,43.33%)、电解质异常比例(9/30,30.00%)较预后良好组高[52.17%(24/46)、2.17%(1/46)、2.17%(1/46)、21.74%(10/46)、2.17%(1/46)],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4.01,9.99;均P<0.05)。预后不良组患儿脑脊液(CSF)白细胞计数[435(165,875)×106/L]、CSF蛋白水平[1.54(0.90,2.38)g/L]均高于预后良好组[78(32,305)×106/L,0.70(0.57,1.02)g/L)],CSF葡萄糖/血糖比值[0.37(0.27,0.53)]低于预后良好组[0.54(0.46,0.68)],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8,-4.72,-3.26;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SF白细胞计数、CSF蛋白水平、CSF葡萄糖/血糖比值是提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002,2.840,0.056;均P<0.05)。ROC曲线显示,CSF白细胞计数、CSF蛋白水平、CSF葡萄糖/血糖比值及三者联合模型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0,0.822,0.769,0.879。 结论CSF白细胞计数高、CSF葡萄糖/血糖比值低、CSF蛋白水平高是提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0.
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目前对HPV感染型别及数量的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而对预测肿瘤的恶性化程度及预后作用不大[1]。高危型HPV的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