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8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患者,男,15岁,主因胸部外伤45天,查体发现心包积液10天于2014年9月11日就诊。患者于就诊前45天与人争执被刀刺伤胸壁,形成双侧血气胸,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异常,在当地医院缝合伤口并行胸腔闭式引流后好转出院。10天前患者于当地医院复查胸部CT时发现大量心包积液,无心悸气短,无发热,经当地医院药物对症治疗效果欠佳就诊于我院。查体:体温36.7℃,脉搏101次/min,呼吸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应用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SPECT)评价冠状动脉内心电图(IC-ECG)判定急性心肌梗死(AMI)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 56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了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梗死相关动脉前降支(LAD)达到TIMI3级血流后IC-ECG自PTCA导引导丝尾端引出作为参照基线,在进一步球囊扩张时IC-ECG ST段再次抬高大于0.2mV时认为具有判定梗死相关部位有存活心肌的意义。测定并比较急性期及恢复期左心室梗死相关区域节段性缩短率(LVSS)与射血分数(LVEF),梗死区域存活心肌通过恢复早期静息与硝酸甘油介入两次99mTc-MIBI SPECT量化判定。结果 4l例病人(A组)行直接PTCA时IC-ECG ST段明显抬高,15例(B组)未出现相应变化,A组INSS、INEF。在恢复期均显著大于B组,两次99mTc-MIBISPECT显示,硝酸甘油介入后显像A组梗死缺损区面积明显减少,核素放射性计数百分比亦明显增加,B组则无明显改变,说明A组梗死区域有较多存活心肌,与IC-ECT ST段抬高意义一致。结论 直接PTCA过程中可通过球囊扩张时IC-ECG ST段抬高变化初步判定梗死相关区域的心肌活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后心功能和预后的近期影响。方法  54例老年首次AMI患者 ,按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史分为无心绞痛组、有心绞痛组 ,所有患者均在发病 6h内行直接PCI术。术后 2w测定心功能 ;住院期间观察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梗死后心绞痛、再梗和死亡的发生率。结果  (1 )有心绞痛组肌酸肌酶MB同工酶峰值低于无心绞痛组 (P <0 0 5)。 (2 )有心绞痛组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峰射血率均高于无心绞痛组 (P <0 0 5) ,左室峰射血时间低于无心绞痛组 (P <0 0 5)。(3)有心绞痛组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率低于无心绞痛组 (P <0 0 5) ;有心绞痛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再梗率和住院病死率均有低于有心绞痛组的趋势 ,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梗死前心绞痛可明显改善老年AMI患者直接PCI术后的心功能和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首次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后的近期影响。方法  10 0例首次 AMI患者 ,按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史分为 A(有心绞痛史 ,5 5例 )、B(无心绞痛史 ,4 5例 ) 2组 ,所有患者均在发病 12 h内行直接 PCI术。术前术后监测心肌酶变化 ;术后 2周行心血池显像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并观察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及再梗死率、病死率。结果  (1) A组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低于 B组 (P<0 .0 5 )。 (2 ) A组自溶现象发生率高于 B组 (P<0 .0 5 ) ;A组无再流现象发生率低于 B组 (P<0 .0 5 )。 (3) A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 B组 (P<0 .0 5 )。 (4 ) A组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和再梗死率均低于B组 (P<0 .0 5 )。结论 梗死前心绞痛可促进 A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溶现象的产生 ,并可减少直接 PCI术后无再流现象的发生 ,从而改善心室功能和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无复流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发病12h内接受直接PCI的STEMI连续病例,根据直接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情况分为无复流组(33例)和正常血流组(85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直接PCI结果,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入院时PDW对无复流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无复流组患者入院时PDW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血流组[(16.7±2.3)%∶(15.1±2.2)%,P<0.01]。应用ROC曲线分析PDW对无复流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726(95%可信区间0.608~0.844,P<0.01)。当截点值为16.45%时,入院时PDW对直接PCI术中无复流进行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0%和72.4%。结论:STEMI患者入院时PDW水平是直接PCI术中发生无复流的预测因素,并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ment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院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两年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STEMI连续病例.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住院期间药物治疗和再灌注治疗情况.对所有入选病例在入院后24小时内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心脏各腔室大小,评价心室功能.记录患者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动脉高压与STEMI患者院内MACE发生的相关性.过去两年累计入选STEMI患者227例.根据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压力,将入选患者分为肺动脉压力正常组(肺动脉压力<40 mmHg,1 mmHg=0.133 kPa,n=189例)和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压力≥40 mmHg,n=38例).结果 与肺动脉压力正常组比较,肺动脉高压组年龄较大(62.8±10.5)岁vs(68.4±11.9)岁(P<0.01),男性比例较少(85.7%vs 71.1%)(P<0.05),吸烟者较多(41.8% vs 60.5%)(P <0.05).两组在梗死部位、入院时Killip分级水平、GRACE评分和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水平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方面,肺动脉高压组使用正性肌力药物的比例高于肺动脉压力正常组(32.3% vs 50.0%)(P<0.05).与肺动脉压力正常组比较,肺动脉高压组射血分数较低(57.5%±6.3% vs 52.1%±5.4%)(P<0.01),室壁运动积分指数较高(1.45±0.22 vs1.83士0.34)(P<0.01),舒张期E/e'比例较高(11士1.3 vs 16士2.4)(P<0.01),三尖瓣反流速度较快(1.4士0.28m/s vs 2.9±0.37 m/s)(P<0.01).肺动脉高压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的比例较高(7.9%vs 21.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 提示,住院期间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主要包括STEMI合并肺动脉高压(OR=66.64,95%CI=5.078~15.713,P<0.01)、CK-MB峰值水平较高(OR=0.795,95%CI =-0.043~0.020,P<0.01)以及脑钠素水平较高(OR=0.958,95%CI=0.106~0.177,P<0.05).结论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STEMI患者院内MACE的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梗死相关动脉校正的TI MI血流记祯法(CTFC)将同期入院的AMI患者(267例)经PCI治疗后分为有复流组(205例)和无复流组(62例)。测量2组的心肌梗死面积、左心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和同步性功能参数。结果:无复流组较有复流组,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显著延迟(17·01±11·33)∶(12·56±9·27)h,P<0·05;心肌酶肌酸激酶(CK)峰值明显增高(4283±3098)∶(2285±1586)I U/LP<0·01;糖尿病比例、侧支循环良好比例明显降低,无梗死前心绞痛的比例、室壁瘤发生率、Killip分级≥2级发生率明显增高,均P<0·05。直接支架术治疗可减少无复流的发生。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左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且无明显侧支循环和无梗死前心绞痛、病理性Q波导联数、心肌酶CK峰值为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99mTc-MIBI-SPECT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显示无复流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大于有复流组,P<0·05。无复流患者的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均明显受损(P<0·05,P<0·01);心室收缩同步功能亦明显下降,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均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无复流现象的发生与左前降支近段闭塞且无明显侧支循环、病理性Q波导联数、CK峰值、无梗死前心绞痛明显相关;PCI后无复流现象增加梗死面积,影响AMI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对有无梗死前心绞痛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心肌存活性和心室收缩同步性的近期影响。方法  87例首次AMI患者 ,按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分为 3组 :A组 :无心绞痛史 30例。B组 :梗死前 4 8h内有心绞痛史 39例。C组 :仅在梗死前 >4 8h有心绞痛史 18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 6h内行直接PCI术。术后 1周、4周行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SPECT)测定心肌存活性 ;术后 2周行99mTc心血池显像测定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结果 ①B组肌酸激酶MB同功酶 (CK MB)峰值显著低于A组 (P <0 .0 1)。②B组放射性缺损面积 (MIA)小于A组 (P <0 .0 5 ) ;AMI后 4周与 1周比较 ,B组MIA显著缩小 (P <0 .0 1) ,病变区放射性计数显著增加 (P <0 .0 1)。C组和A组前后比较均无显著差异③心功能 :B组左室射血分数 (LVEF)高于A组 (P <0 .0 1) ;左室收缩同步性 :B组左室相角程(LPS)低于A组 (P <0 .0 5 )。以上各参数 ,C组和A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①首次AMI前 4 8h内心绞痛发作可导致心肌缺血预适应 (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的产生 ,并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保护心功能。②直接PCI可显著提高有IP的AMI患者的近期心肌存活性和心室收缩同步性 ,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9.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观察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TRI)后桡动脉管腔结构变化和硝酸甘油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例TRI完成后行桡动脉OCT检查患者,观察基础和硝酸甘油干预后桡动脉管腔结构。结果:在20例TRI后行桡动脉OCT检查的患者中,桡动脉痉挛占15例,桡动脉内膜撕裂1例。经硝酸甘油干预后桡动脉远、中、近段平均桡动脉管腔直径、管腔内面积和血管总面积均较基础状态下明显增大(P均0.001)。而桡动脉远、中、近段桡动脉中膜厚度均较基础状态下桡动脉中膜厚度减小(P均0.001),中膜横断面积、内膜厚度和外膜厚度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管扩张药物可显著扩大TRI后桡动脉管腔内面积和血管总面积。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患者随机分为10mg他汀组、20mg他汀组、40mg他汀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前3组在规范服用降压药物基础上。分别加服阿托伐他汀钙片(美国辉瑞公司,单剂量20ms)10mg、20mg、40mg,每晚餐后1h服用。对照组仅规范服降压药物常规治疗,疗程为6个月。3个月时复查。在研究开始基线、3个月复查时以及研究结束时记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对照组、10mg他汀组及20mg他汀组在治疗前后GLU、HbA1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40mg他汀组在治疗3个月时GLU、HbA1c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但到6个月时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能明显升高血糖,而且具有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