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8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103.
谷新顺  张路平 《临床荟萃》1995,10(10):466-467
心房纤颤为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药物转复并防止复发为临床上关注的问题,氟卡胺防治心房纤颤,国内的报道不多,现将我们治疗的8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院外管理对慢性心衰合并房颤患者再住院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病情稳定出院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方案;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由护士进行每周1次的电话随访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及监督.观察半年内两组患者再次住院及预后的情况.结果 常规治疗组半年中由于心衰加重、出血、栓塞、药物副作用而住院或死亡的比例(30.8%)高于院外接受管理组(20.5%).引起再次住院的原因有:利尿剂或/和洋地黄使用不足或过量以及β受体阻滞剂和华法林使用不当等.两组患者实验结束时ACEI 或ARB及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上无明显差别,但在两种药物靶剂量使用上,干预组要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院外管理可显著减少慢性心衰合并房颤患者再住院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节约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研究重组人B型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AMI)伴收缩性心力衰竭(SHF)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住院的发病72h内AAMI-SHF老年患者(60岁)87例,随机分为rhBNP组和硝酸甘油(NTG)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持续静脉滴注rhBNP或NTG24h。记录呼吸困难改善情况、测定BNP、血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GFR),观察治疗后心脏功能改变和30d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rhBNP组患者呼吸困难缓解时间显著短于NTG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D)以及血浆BNP水平的改善在rhBNP组显著优于NTG组(P0.01)。两组GFR均下降,第3天GFR回升,第7天时,GFR水平已经显著高于基线水平,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用药后7d内rhBNP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少于NTG组(P0.05)。14和30dMACE事件发生率rhBNP组均显著少于NTG组(P0.05)。结论rhBNP可有效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SHF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30dMACE事件发生率,对患者肾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段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室室壁瘤(LVA)形成的逆转效应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1年1月至2004年7月我院收治的首次前壁AMI患者,经导管法左心室造影确定合并室壁瘤者共326例,根据AMI发病后行PCI的时间分为:发病≤3 h组、4~6 h组、7~12 h组和1周组(发病时间≥13 h且小于1周),4组患者于PCI后即行导管法左心室造影,测定心室容积、压力参数和室壁运动积分;PCI术后1周时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测定反常室壁容积指数;6个月时重复上述检查,并随访3年,记录主要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 结果 PCI术后6个月随访,发病≤3 h组、4~6 h组、7~12 h组、1周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室壁运动积分、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均较行PCI时降低(均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前增高(P<0.05),其中发病≤3 h组变化最为显著.PCI术后6个月,发病≤3 h组反常室壁容积指数明显低于4~6 h组、7~12 h组、1周组,分别为:(12.1±2.1)%与(15.4±2.4)%、(16.5±2.5)%、(20.4±3.7)%,均P<0.05.住院期间及术后3年随访,≤3 h组、4~6 h组、7~12 h组3组MACE发病率低于1周组,3年随访时病死率均低于1周组(分别为2.8%、3.0%、3.1%与17.9%,均P<0.05). 结论 对AMI患者越早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越能有效地抑制并逆转LVA的形成,提高左心室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8.
雷公藤多甙对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雷公藤多甙预防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成功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5例和常规治疗加雷公藤多甙组(简称雷公藤组)30例,疗程均为6个月。经冠状动脉造影(CAG)复查,静息^99mTc-MIBI-SPECT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追踪观察患者有无心绞痛复发,评价雷公藤多甙对冠脉再狭窄的影响。结果:雷公藤组19例(回访率63.33%)、常规治疗组26例(回访率57.78%)复查CAG,雷公藤组净获得为(1.58±0.53)mm、净获得指数为55±23、管腔面积净获得为(3.07±0.52)mm^2,均大于常规治疗组[分别为(1.30±0.64)mm、44±18、(2.41±0.38)mm^2,均P<0.05],同时病变狭窄百分比[(27.7±18.6)%]<常规治疗组[(37.3±21.7)%,P<0.05],雷公藤组再狭窄率为33.33%,常规治疗组再狭窄率为44.8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雷公藤组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示心肌病变面积(17.18±6.25)%明显小于常规治疗组[(22.42±5.52)%,P<0.05],病变区和最大计数区放射性计数百分比[(56.51±22.37)%]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50.28±20.71)%,P<0.05];雷公藤组心绞痛复发率(16.67%)低于常规治疗组(42.22%,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对预防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9.
肺动脉高压是是多种临床情况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和病理生理学变化。肺动脉的直接影像学评价肺血管造影和肺组织活检的应用仍受到许多限制。近年来,血管内影像检查技术不断发展,血管内超声(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显像(OCT)为评估血管结构提供了实时、在体、定量和定性检查的可能。本文旨在对目前使用OCT评估肺动脉的研究进行总结,对OCT在肺动脉高压应用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应用山莨菪碱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含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后梗死相关动脉(IRA)缓再血流现象(slowreflowphenomenon,SRP)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121例AMI直接PCI后再通的IRA存在SRP患者21例,先以硝酸甘油200μg冠状动脉内注入(确认SRP)作为对照,10min后继以冠状动脉内注入山莨菪碱500μg(2min内),于给药后1、3、10min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应用Gibon的TIMI血流计帧法和QCA测量系统分别行硝酸甘油和山莨菪碱冠状动脉内给药后不同时间点IRA再通后血流速率帧数和管腔直径的定量分析比较。结果:①术后基础对照与硝酸甘油给药1、3、10min时CAG血流帧数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山莨菪碱给药后1、3和10min时CAG血流帧数分别较给药前减少58.3%,56.2%和54.6%(均P<0.01),平均TIMI血流增加从(1.76±0.43)级到(2.71±0.46)级,P<0.05;②冠状动脉内给予山莨菪碱后3min时开通IRA中段管径亦较前略有增加[(3.2±0.4)mm∶(3.4±0.5)mm,P>0.05];③山莨菪碱冠状动脉内给药后10min内连续监测冠状动脉内压、外周血压、PR间期、QT间期和QRS时限各参数与给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较用药前增加了15~19次/min,但未引起严重的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结论:冠状动脉内应用山莨菪碱500μg可改善AMI直接PCI后SRP,且安全易行,可作为治疗IRA开通后SRP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