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35例小儿恶性淋巴瘤(ML)经病理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超微病理学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了解其间的相互联系及其临床意义。结果表明ML免疫分型呈多样化改变,免疫分型与病理类型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淋巴结染色体核型异常率高达100%,霍奇金瘤的染色体核型变化较非霍奇金淋巴瘤复杂,并与病理类型有一定相关性。15例ML同时进行了病理及电镜分型诊断,病理亚型诊断答合率80%,电镜亚型诊断符合率93.3%。  相似文献   
52.
分析406例遗传咨询者外周血染色体,检出异常核型75例,占总检人数的18.47%,其中常染色体异常54例,性染色体异常21例.发现染色体多态现象57例,占总数的14.076;就诊者以智力低下和先天畸形最多,占45.56%;生过异常儿的双亲占40.64%;性发育异常者占13.79%.对检出的异常核型及染色体多态现象分别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3.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量残留病细胞的DNA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定量监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量残留率细胞DNA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5‘端修饰引物,构建内参照竞争模板,建立竞争性聚合酶链反应DNA定量法,对70例ALL患儿进行了T细胞受体Vδ2Dδ3基因重排定性检测及完全缓解期MRD的动态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54.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高山适应不全症的一种常见类型,至今报道不多。现将我们在西藏江孜县(海拔4,040公尺)收集的20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作一分析。诊断标准据西藏医学科学研究所提出,以红细胞数在650万/立方毫米以上,血红蛋白量在20克/100毫升以上,且临床有明显症状者作为诊断标准。如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两项指标中仅一项过高,则红细胞计数应超过715万/立方毫米或血红蛋白含量超过22克/100毫升者也可成立。  相似文献   
55.
①目的 探讨采用筑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PCR)等多项指标监测小儿急性白血病(AL)微量残留病(MRD)的临床意义。②方法 对152 例AL在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MIC)分型诊断的基础上,结合Nest-PCR,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进行MRD监测。③结果 对58 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进行了T细胞受体(TCR)Vδ2Dδ3 基因重排监测,其中83% 的B-ALL和25% 的T-ALL具有此基因重排,检测灵敏度为10- 5~10- 6 .对44 例ALL进行了MRD动态监测,结果显示化疗期间PCR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持续阳性者,易引起骨髓复发、死亡。PCR转阴时间有明显个体差异性。持续完全缓解3 年以上的ALL病儿PCR持续阴性可作为停药治疗的可靠指标。对76 例AL进行了SCE动态监测,结果表明SCE频率变化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平行关系。对61 例AL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初发AL染色体核型正常者亦有DNA 严重损伤。④结论 在MIC分型诊断的基础上,采用Nest-PCR,SCE,染色体核型分析等多项指标进行AL的MRD动态监测、综合分析评价,对指导治疗、预测复发及判断  相似文献   
56.
CODP+HD—MTX—CF化疗+放疗治疗Ⅲ、Ⅳ期非何杰金淋巴瘤佟琳如,庞秀英,孙立荣,谷仁凯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由于化疗和放疗的进展,早期非何杰金淋巴瘤(NHL)的治疗有了可喜的改善,可获长期存活或治愈,而晚期治疗仍较困难。我们自1986年5月至...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在初诊、完全缓解(CR)及复发不同时期的T细胞3受体(TCR)δV-D,γV-J基因重排连接区序列的差异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T-载体分子克隆测离1限制性酶团及聚合酶链反应等技术,对34丛ALL患标本进行TCTδ、γ连接区序列动态分析。结果 34丛ALL患标本进行TCR-5γ连接区序列动态分析。结果 34份ALL患标本的TCR5、γ基因重排序列在初  相似文献   
58.
①目的探讨单克隆抗体免疫分型及超微结构对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分型诊断的意义。②方法在病理分型基础上,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NHL进行免疫分型;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NHL进行细胞超微结构观察。③结果30例NHL病人中,有18例进行了免疫分型,呈现出B或T细胞标记阳性,B和T细胞标记均阳性,非T非B3类表型。低、中度恶性NHL。免疫表型多见于B_Ⅲ,B_Ⅳ型,而高度恶性NHL免疫表型多见于B_Ⅲ,B_Ⅳ,T,型,免疫分型与病理分型的恶性程度一致。30例NHL的电镜观察显示,80%病人电镜分型与病理分型一致,其余20%电镜与病理分型不同,经反复比较分析,结果以电镜分型更为准确。结果表明,NHL是一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其异质性表现为病理、免疫及超微结构等方面的多样化改变,并与细胞分化密切相关。④结论病理分型结合免疫分型及电镜观察,有助于NHL的分型诊断。  相似文献   
59.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迄今仍是一个难题,为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我们对过去采用各种方法治疗的再障进行追访,并作如下疗效分析。临床资料本组72例均符合我国再障诊断标准,治疗均在三个月以上,其中男37例,女35例,均为12岁以下小儿,最小者5个月。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将本组病儿分成四组,并进行疗效比较。一、疗效评定标准(一)近愈:症状消失,不需输血,血红蛋白>10g%,白细胞>5,000/mm~3,血小板>10万/mm~3,观察2年仍稳定者。(二)缓解:症状消失,不需输血,血红蛋白>10g%,白细胞>3,500/mm~3,血小板  相似文献   
60.
对35例小儿恶性淋巴瘤(ML)经病理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超微病理学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了解其间的相互联系及其临床意义。结果表明ML免疫分型呈多样化改变,免疫分型与病理类型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淋巴结染色体核型异常率高达100%,霍奇金瘤的染色体核型变化较非霍奇金淋巴瘤复杂,并与病理类型有一定相关性。15例ML同时进行了病理及电镜分型诊断,病理亚型诊断答合率80%,电镜亚型诊断符合率93.3%。提示ML是一组高度异质性恶性肿瘤,上述四方面的改变与肿瘤细胞分化密切相关,在病理分型的基础上结合电镜检查,可提高ML各亚型分类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