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阿昔洛韦联合中药抗病毒颗粒治疗生殖器疱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阿昔洛韦联合抗病毒颗粒治疗生殖器疱疹 (GH)的疗效。方法 将 70例生殖器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4 2例和对照组 2 8例。两组均应用阿昔洛韦治疗 ,观察组加用抗病毒颗粒 ,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88%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 8%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阿昔洛韦联合抗病毒颗粒能够有效地抑制疱疹病毒复制 ,提高人体免疫力 ,改善细胞代谢 ,治疗生殖器疱疹疗效确切 ,能降低复发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广东省江门市麻风病流行情况及流行趋势。方法 用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江门市 195 6~ 2 0 0 0年麻风病资料 ,对部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历年发现麻风病患者共 6 16 9例 ,其中多菌型 1975例 ,少菌型 4 194例 ,发现率、患病率和发病率均逐年下降 ;随着防治工作的深入 ,儿童的发病得到控制 ,发病向高龄组转移 ,型比逐年升高 ,1991年后的型比跟之前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χ2 =19 81,P <0 0 0 5 ) ;历年早期发现率为 5 4 2 9% ,1991年之后和其之前的早期发现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4 1 6 4 ,P <0 0 0 5 )。患者的发现方式主要通过门诊确诊 ,占 74 94 %。结论 江门市麻风病的流行处于低流行状态 ,已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标准。但要彻底消灭麻风病仍需很长时间 ,今后应加强培训有关医务人员和继续抓好麻风病知识的宣传 ,以早期发现患者 相似文献
13.
麻风反应误诊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例1,女,57岁。因皮肤红斑、结节伴疼痛2年余,加重1个月就诊。1997年6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四肢出现红斑和水疱,自觉痒痛。按“湿疹”对症治疗约1.5年,疗效不佳。后因四肢浸润性斑块、小结节、紫癜和小溃疡等损害按“皮肤血管炎”予激素等治疗后好转,但间断治疗病情反复、加重而于1999年8月16日再次就诊。体检:T37.5℃,WBC15.6X109/L,ESR50mm/1h.余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双侧眉毛外1/3脱落,面部、躯干和四肢见黄豆至鸽蛋大小的半圆形结节,表现光滑,有灼痛和触痛。间大小不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梅毒螺旋体(Tp)膜脂蛋白Tp0821潜在的促炎活性及可能参与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表达重组蛋白Tp0821(rTp0821),去除其中内毒素。rTp0821刺激THP-1细胞,ELISA检测促炎细胞因子IL-6、IL-8和IL-1β的表达水平;ERK1/2、JNK、p38和NF-κB特异性抑制剂分别预处理THP-1细胞30 min,再以rTp0821刺激THP-1细胞,ELISA分别检测IL-6、IL-8和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rTp0821刺激THP-1细胞表达IL-6、IL-8和IL-1β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时间以及蛋白浓度呈正相关,1.0 μg/mL刺激24 h时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最高;rTp0821刺激经ERK1/2、JNK、p38和NF-κB特异性抑制剂预处理后的THP-1细胞,IL-6表达水平分别下降63.4%(P<0.001)、4.3%(P>0.05)、53.4%(P<0.001)和73.1%(P<0.0001),IL-8分别下降49.2%(P<0.001)、6.0%(P>0.05)、41.1%(P<0.001)和71.0%(P<0.001),IL-1β分别下降36.8%(P<0.01)、3.9%(P>0.05)、30.3%(P<0.001)和59.7%(P<0.001)。结论rTp0821可通过ERK1/2、p38和NF-κB通路诱导THP-1细胞表达促炎细胞因子IL-6、IL-8和IL-1β,Tp0821可能是Tp重要的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方法:80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1%吡美莫司乳膏外用,对照组予5%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外用,均每日2次,连续4周.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7.
蓝科肤宁在急性湿疹中应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蓝科肤宁止痒脱敏膜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蓝科肤宁湿敷,每天2次,每次敷15~30min,在治疗后期如患者皮肤出现干燥、脱屑、瘙痒时,配合使用维生素E乳膏润肤;对照组采用3%硼酸溶液和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每天2次。2组疗程均为1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95%和85.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科肤宁止痒脱敏膜湿敷治疗湿疹疗效明显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预防保健人员首诊负责制对提高女性性工作者(female sexual workers,FSW)人群梅毒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以在我市性病艾滋病外展项目中确诊的119例FSW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9人,实行预防保健人员首诊负责制,参与梅毒治疗中各阶段工作;对照组50人,按常规诊疗及护理模式进行。结果:实验组治疗依从率100%,对照组中4人(8%)未按医嘱进行治疗,3人(6%)放弃治疗,治疗依从率为86%(43/50),两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χ2=7.89,P<0.05)。结论:预防保健人员首诊负责制能明显提高FSW梅毒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的HIV职业暴露防护意识、知识、行为现状,对比培训前后的变化,提供防护策略参考.方法:无记名问卷调查知识和操作行为情况,测量针刺伤及皮肤、粘膜血液体液暴露发生率.基线调查225人,培训后调查196人,运用SPSS13.0软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预防HIV职业暴露重要且关键的知识点和暴露后预防用药知识知晓率分别由培训前的46.6%~91.6%和3.6%~57.3%提高到培训后的93.4%~99.5%和92.3%~96.4%;徒手掰安瓿、回套针帽、分离针具、接触污染针头发生率分别由培训前的59.6%、16.1%、20.4%、18.2%降低到培训后的48.5%、8.2%、9.2%、8.7%;皮肤、粘膜血液体液暴露发生率分别由培训前的8.5%、26.8%降低到培训后的2.1%、15.3%;以上各项培训前与培训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伤发生率培训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前临床护士对HIV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和知识不足,建立系统化的培训和管理,必然对其安全防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 ,16岁 ,学生。因外阴部溃疡伴疼痛半年 ,于1997年12月10日就诊。患者起病时感排尿疼痛 ,逐渐加重。1个月后于小阴唇中部出现溃疡 ,并逐渐扩大加深 ,久不愈合 ,疼痛转为持续性。经外院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平素体健 ,本人及家族成员均无结核病史 ,无性接触史。除近2个月体重略减外 ,无盗汗、发热、咳嗽史 ,无口腔溃疡、结节性红斑史 ,无药物、食物过敏史。体检 :体温正常 ,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 :大阴唇、阴蒂水肿 ,小阴唇下1/2及阴道口粘膜可见芝麻至甲片大溃疡 ,边缘呈潜行性 ,有粘稠脓性渗出物 ,粘膜充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