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3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采用同种粗制内耳抗原(CIEAg)在已致敏的豚鼠内淋巴囊(ES)局部免疫,诱发出明显的前庭和听觉功能障碍,以及与Meniere病极为相似的内耳膜迷路水肿改变。从而证明ES局部同种内耳抗原免疫是一种有效的造成Meniere病的方法,揭示部分Meniere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自身免疫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经乙状窦后径路行前庭神经切断术 (vestibularneurotomy ,VNT)控制梅尼埃病眩晕症状中 ,辅助应用内镜微创技术的方法及其减轻术中脑组织压迫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临床观察乙状窦后径路常规VNT( 12例 )与辅助应用内镜技术VNT( 9例 )的 2组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症状控制效果、面神经功能及其听觉和前庭生理功能变化结果。结果 常规VNT组患者术后有 2例发生脑水肿 ,需行脱水、降压等处理 ;平均听阈上升>15dB者 2例 ;平衡功能代偿所需时间平均为 ( 2 9.0 0± 9.60 )天。辅助应用内镜的VNT组术后平均听阈上升 >15dB者 2例 ;平衡功能代偿所需时间平均为 ( 2 8.5 6± 7.91)天。 2组术后均未出现面瘫等并发症 ;术后 2年内再发作眩晕 ,常规手术组有 2例 (分别发作 1次和 4次 ) ,内镜手术组有 1例 (发作 2次 )。结论 经乙状窦后径路行VNT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较为方便、安全的控制或消除梅尼埃病患者眩晕症状手术方法 ,同时能保存听觉功能和面神经完整性 ;手术中辅助应用内镜技术 ,使该手术操作成为微创和安全 ,可有效地减轻对脑组织的压迫和减少术后脑水肿发生 ,未出任何由此而导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电子喉镜下声带良性病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电子喉镜下诊断为声带良性病变67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电子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小结261例,声带息肉3475例,声带囊肿182例。结果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囊肿均以女性多见,其中声带小结以双侧多见,声带息肉和声带囊肿以单侧多见。治疗后1个月随访,电子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和声带囊肿的有效率分别为96.93%、99.17%和96.70%。结论电子喉镜下手术是治愈声带良性病变有效、方便、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
梅尼埃病的病因至今仍未完全清楚,但近十几年来,随着耳免疫学研究的深入,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在部分梅尼埃病病人的发病过程中,免疫学因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综述国内外有关梅尼埃病的免疫学研究的新成就。  相似文献   
55.
老年人听力减退和耳疾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明确江苏省老年人听力减退和耳疾流行病学情况,为制订防治和康复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对江苏省40个调查点进行听力和耳疾调查(WHO方案),抽取年龄≥60岁的老年人共计1261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听力减退患病率为58.1%(标准化患病率:全国59.5%,江苏省60.9%),其中轻度33.1%,中度17.8%,重度5.9%,极重度1.3%;听力残疾患病率为25.0%(标准化患病率:全国26.6%,江苏省28.1%)。年龄、性别、城乡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耳疾的患病率为:外耳畸形0.2%,耵聍栓塞1.7%,外耳道炎0.1%,真菌感染0.5%,分泌性中耳炎1.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6%,鼓膜干性穿孔2.3%。引起听力减退的可能原因:耳疾2.9%,非感染状态92.6%,遗传因素0.3%,病因不明4,2%。干预需求:调查人群中31.1%需要配戴助听器,2.3%需要药物治疗,0.9%需要外科非急诊治疗,1.0%需要其他治疗。结论老年人听力减退和听力残疾患病率较1987年的调查明显升高,应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更多关注。制订和执行科学的防治和康复计划是完全必要和十分迫切的。  相似文献   
56.
为探讨免疫机制在感音神经性聋中的作用,本实验采用同种内耳抗原注射到豚鼠内淋巴囊局部进行初次和再次免疫,发现内淋巴囊免疫耳均出现感音神经性聋和内耳免疫病理损伤,证明内淋巴囊局部的自身免疫性病理损伤可对内耳的生理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autoimmune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ASHL)母鼠所产子代内耳听觉和前庭生理功能、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初步探讨母鼠体内针对内耳组织抗原免疫反应是否可以造成子代的内耳损伤。方法同种内耳抗原(homogeneous inner ear antigens,HIEAg)持续免疫孕豚鼠,采用耳蜗电图(包括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总和直流电位、耳蜗微音器电位和眼震电图仪(记录自发性和冷热空气试验)测试母鼠和子鼠的听觉和前庭功能,并检测针对HIEAg的血清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采用火棉胶切片和HE染色,光镜观察内耳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ASHL母鼠所产子鼠中,部分(3/7)出现听觉损伤,并发现其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升高,内耳出现免疫炎性病理损伤。非ASHL母鼠和对照组母鼠所产子代未见明显异常。结论ASHL雌鼠所产子代可出现感音神经性聋,其内耳损伤和功能障碍极可能与针对内耳组织的自身免疫反应(尤其是体液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孕豚鼠所产子鼠听觉损伤(听损)程度与母鼠特异性免疫反应水平的相关性,同时了解子鼠内耳病理损伤和听损的特点。方法:同种粗制内耳抗原免疫雌性豚鼠,后将其与雄鼠交配,妊娠并生产子鼠。测试母鼠特异性抗体、细胞免疫反应及听觉功能,光镜观察内耳组织形态变化;测试全部出生后2周和部分出生后6周子鼠听觉功能,并亦用光镜观察内耳组织形态变化。结果:母鼠抗体水平在妊娠中期达峰值,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水平在妊娠晚期尚在进一步升高。子鼠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AP)闽值与母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及cAP阈值升高程度呈线性正相关、与母鼠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水平呈非线性2次多项式关系。结论:母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和cAP闽值升高程度越显著.子鼠发生听损概率越高,听损亦越严重。随出生后时间延长,子鼠听损无明显变化,听损子鼠可发生膜迷路积水。  相似文献   
59.
鼻内窥镜下治疗眶爆裂骨折的临床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眶爆裂骨折发生机制和鼻内窥镜技术对其治疗的优越性。方法:用鼻内窥镜经筛或经上颌窦治疗眶爆裂骨折。结果:11例患者随访半年-1年。10例治愈,1例好转。结论:用鼻内窥镜技术治疗眶爆裂骨折,具有损伤范围小,术后反应轻和无颜面切口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迷路内积血病变特征,为其导致感音神经性聋的病因学理论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豚鼠自体抗凝微量血液行鼓阶内注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测试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耳蜗微音电位、颞骨MRI扫描、耳蜗火棉胶切片光镜观察、内耳超薄切片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鼓阶内灌注不同量血液的2个实验组术后不同时间均出现感音神经性聋,以术后第7天较为严重;听力损失特点表现为低频(0.5kHz)最为显著,中频(2kHz)次之,高频(8kHz)较轻;术后1个月时听功能无明显好转。两实验组间听力损伤程度和类型于术后各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MRI T1加权可显示迷路内积血的高信号,且迷路内的积血在术后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形态学特征:由最初的积血(术后第1天)演变成积血与纤维网状样结构共存(术后第7天),到最后(术后30天)仅存纤维网状样结构。透射电镜显示部分动物的外毛细胞内线粒体呈水肿或空泡样变,胞浆稀疏,纤毛倒伏。结论迷路内积血可引起豚鼠感音神经性聋,听力损失以低频区更为严重。不同积血量引起的听力损失程度和类型无显著差异。MRI可良好显示内耳积血不同病程阶段在迷路内的分布与变化。迷路内积血最终可被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