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嗜睡是脑梗死后常见的临床表现,它不仅不利于神经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可加重高血压、糖尿病等脑梗死危险因素,增加脑梗死再发的可能性。临床常用的纳络酮等药物虽可促醒并可改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但对脑梗死后嗜睡的治疗效果却不理想。果糖二磷酸钠(FDP)在嗜睡中的应用罕见报道。本文通过分析2008年1月—2010年8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部用FDP治疗的40例脑梗死后嗜睡患者的资料,以探讨治疗脑梗死后嗜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血尿酸曾被认为是一种没有生理意义的嘌呤代谢产物(痛风素质除外 )。最近研究表明 ,血尿酸水平与脑血管病发病率、病死率有关[1] 。本文分析了 12 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 (ACVD)血清尿酸、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及过氧化脂质 (LPO)水平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12 0例患者均符合第 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并经头部CT扫描或MRI证实。脑梗死(CI)、脑出血 (CH)各 6 0例。其中 ,男 5 9例 ,女 6 1例 ,年龄 6 2~ 75岁 ,平均 (6 4± 5 1)岁。合并高血压 6 1例 ,糖尿病 19例。排除了痛风、腔隙性脑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LSEP在脑梗死肢体运动障碍程度及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13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SLSEP检查结果分为SLSEP正常或轻度异常的Ⅰ组(49例)、SLSEP中度异常的Ⅱ组(43例)及SLSEP重度异常的Ⅲ组(39例)。分析3组不同观察时间点间PRESSS评分及NIHSS评分变化情况,并探讨SLSEP与PRESSS评分及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3组治疗前后PRESSS评分及NIHSS评分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3组间入组时、2周后、1个月后、3个月后PRESSS评分及NIH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Ⅰ组最低、Ⅲ组最高(P0.05)。同时,SLSEP与入组时PRESSS评分、NIHSS评分及3个月后PRESSS评分、NIHSS评分均呈显著的负向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 SLSEP与脑梗死肢体运动障碍及神经损伤程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患者预后的预测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亚急性硬化性伞脑炎(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SSPE)是一种起病隐袭的罕见疾病,其首发症状常为智能下降、人格与行为异常,数周或数月后出现明显智力障碍、嗜睡、言语不清、共济失调、癫痫样发作、锥体外系损害及颅内占位性病变的症状,最终失明、缄默、痴呆、昏迷和去大脑强直~([1-2]).现将我院收治的以双眼视力下降为首发症状的2例SSPE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炙结合肌肉注射维生素B1、B12治疗Bell氏麻痹的时机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将Bell氏麻痹60例按治疗开始时的年龄、性别、营养状态和面肌瘫痪的病程、程度随机配对分为早期(≤10d,30例)和晚期(10d,30例)组,均给予针灸治疗结合维生素B1注射剂100mg、维生素B12注射剂1mg肌肉注射,每日1次;并分别在治疗前和14、28d时按House Brackmann分级量表将面肌瘫痪程度量化,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在治疗14、28d时早期组治愈率[9(30%)、29(97%)]和总有效率[28(94%)、30(100%)]均高于晚期组[4(13%)、17(57%)和21(70%)、29(97%)],且除28d时的总有效率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Bell氏麻痹早期使用针炙结合肌肉注射维生素B1、B12,有利于瘫痪面肌力量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经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卒中危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血压水平及其它危险因素与卒中危险性的关系。方法: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了63例经治疗的高血压病患卒中前1年的血压水平及其它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卒中前抗高血压治疗时间>1年(卒中组),63例对照组性别,年龄及治疗时间均与卒中相配,均未发生卒中,结果:两组间1年内平均血压及卒中组卒中前1月内血压与1年内血压平均值间无显性差异,卒中组卒中前1年内平均收缩压和脉压差在年龄<70岁均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患舒张压高于其它卒中亚型,卒中组糖尿病及房颤发生率,蛋白尿和使用抗血小板药及抗凝剂的比例均较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低,结论:70岁以下经治疗高血压病患的血压水平可能与卒中发生有关,代谢性危险因素及心血管并发症亦可能是这些病人的卒中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胚胎胸腺细胞悬液输注治疗多发性硬化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0 引言 迄今对多发性硬化 (MS)的治疗主要是激素类药物 ,服药时间长 ,副作用较多 .我们对 30例活动期 MS患者进行了胚胎胸腺细胞悬液输注治疗 ,疗效满意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住院 MS活动期患者 30例 ,排除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 .其中男性 16例 ,女性 14例 ,发病平均年龄 33± 6(1.6~ 5 6 )岁 ,病程 3~ 36 mo,平均 (16± 6 ) m o.所有患者均符合 Poser等的诊断标准 ,临床确诊 2 6例 ,临床疑诊 4例 .1.2 方法 选择 HBs Ag阴性的孕妇 ,水囊引产 4~ 6 mo死胎 ,产后 2 h内无菌条件下取出胎儿胸腺 ,剥离被膜后剪碎 ,研磨制备单细胞…  相似文献   
19.
血尿酸与急性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附1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测定并分析120例急性脑血管病的血尿酸水平。结果:高尿酸血症患者、肥胖、有心肌梗塞史、脑卒中史、高血压病史者较多(P〈0.001),血肌苷、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甘油三酯水平较高(P〈0.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血糖水平较低(P〈0.001);尿酸水平与病情、预后有关(P〈0.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测定血尿酸水平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20.
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尿酸是嘌呤代谢产物。血尿酸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病死率有关。我们对120例急性脑血管病(ACVD)的血尿酸水平进行分析。120例ACVD,年龄56~75岁,平均(61±5)岁,男62例,女58例。诊断按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拟定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