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64篇
  免费   683篇
  国内免费   501篇
耳鼻咽喉   154篇
儿科学   139篇
妇产科学   62篇
基础医学   609篇
口腔科学   54篇
临床医学   1841篇
内科学   968篇
皮肤病学   135篇
神经病学   277篇
特种医学   3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726篇
综合类   3467篇
预防医学   1771篇
眼科学   176篇
药学   1349篇
  14篇
中国医学   1239篇
肿瘤学   290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66篇
  2022年   264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340篇
  2018年   272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267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560篇
  2013年   621篇
  2012年   714篇
  2011年   789篇
  2010年   657篇
  2009年   697篇
  2008年   674篇
  2007年   645篇
  2006年   611篇
  2005年   651篇
  2004年   586篇
  2003年   567篇
  2002年   447篇
  2001年   416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300篇
  1998年   232篇
  1997年   211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90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78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4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41.
eIF3S10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化疗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eIF3S10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化疗反应的关系,探讨其在肺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在湖南省肿瘤医院治疗的31例支气管纤维镜检肺癌组织和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及10例肺癌边缘正常组织的石蜡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eIF3S10蛋白在肺癌组织、肺良性病变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eIF3S10表达水平与患者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肺正常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中eIF3S10阳性率分别为30%和15%,而肺癌组织中eIF3S10的阳性率达61%。eIF3S10表达水平与化疗敏感性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肺癌组织中有eIF3S10过表达,而肿瘤组织eIF3S10表达过高可能提示患者对化疗反应敏感。  相似文献   
142.
一、历史概况Segi帽是指聚集于肠绒毛顶端的一团基底颗粒细胞(肠内分泌细胞),是Segi首先报道的。他准确、详细地描述了这种特殊结构,但此后一直被人忽略,直到1980年才由Kobayashi重新发现并将其命名为Segi帽(Segi’s cap)。据Segi记载,最大的基底颗粒细胞团直径达72μm,厚32μm,在5μm厚的切片上有核的基底颗粒细胞多达64个。这种帽状结构内的基底颗粒细胞呈假复层或复层状排列,在其所在的绒毛顶端一般有一个明显的凹痕,凹痕处绒毛表面无纹状缘。以上特征均被后来的电镜研究所证实。  相似文献   
143.
目的针对数字化冰冻铣切断层图像的特点,探讨一种实用的高精度图像配准方法,建立基于数字化断层图像的亚像素级配准数据集。方法采用冰冻铣切技术获取成年男性头颈标本的冰冻连续断层图像,在M atlab软件中自动提取定标点图像特征,采用基于2点的刚体变换算法实现图像的自动配准。结果配准后图像定标点与基准配准点的误差小于1个像素,达到亚像素水平。结论采用外定标的图像配准算法可建立亚像素级的配准数据集,定位标记物的准确识别是获得亚像素级配准数据集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4.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脂微球(liposome prostaglandin E1,Lipo-PGE1) 不同用药时间和途径对肝脏血流灌注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犬12只,经左小隐静脉注射Lipo-PGE11 μg/kg,速度均为0.05 μg·kg-1·min-1。分别于0 min、5 min、15 min、30 min后行肝脏CT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 imaging,CTPI)扫描,计算肝动脉灌注量(hepatic arterial perfusion,HAP)、门静脉灌注量 (portal vein perfusion,PVP)、总肝灌注量(total liver perfusion,TLP),对照分析不同时间Lipo-PGE1对肝脏血流灌注的影响。选取健康成年犬24只,随机平均分成4组:对照组、外周静脉用药组、肝动脉组、肠系膜上动脉组。Lipo-PGE1的用药量均为1 μg/kg、用药速度均为0.05 μg·kg-1·min-1,0.9%生理盐水用量为20 mL。各组用药5 min后行肝脏CTPI,比较分析不同途径给予Lipo-PGE1对肝脏血流灌注的影响。结果: 经外周静脉注射Lipo-PGE10 min、5 min、15 min、30 min后CTPI测量的HAP(mL·min-1·mL-1)分别为:0.22 ±0.65、0.24±0.65、0.22±0.69、0.22±0.06;PVP (mL·min-1·mL-1):1.22±0.40、1.88±0.59、1.55±0.55、1.29 ±0.57;TLP (mL·min-1·mL-1)分别为:1.44±0.42、2.12±0.61、1.77±0.56、1.51±0.58。方差分析显示HAP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F=0.249,P>0.05),而PVP、TLP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F=3.812,P<0.05)、(F=3.805,P<0.05)。5 min组PVP、TLP增加最为显著,15 min、30 min时两者仍处于高值水平。对照组和外周静脉组、肝动脉组、肠系膜上动脉组的HAP (mL·min-1·mL-1)分别为:0.22±0.06、0.24±0.06、0.31±0.07、0.26±0.05;PVP (mL·min-1·mL-1)分别为1.28±0.38、2.33±0.41、2.37±0.55、2.83±0.94;TLP (mL·min-1·mL-1)分别为:1.50±0.40、2.57±0.42、2.67±0.58、3.09±0.94。方差分析显示HAP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F=2.248,P>0.05),而PVP、TLP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F=6.892,P<0.01)、(F=7.802,P<0.01)。经肠系膜上动脉给药较其它途径给药PVP、TLP增加趋势更为显著。结论: Lipo-PGE1能显著增强肝脏血流灌注,且主要影响门静脉灌注分量,介入技术可为快速改善肝血流灌注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5.
国内110株新生隐球菌临床株变种、基因型和交配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国内部分地区的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临床株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变种、基因型和交配型的构成和分布.方法 (1)PCR指纹分型法:以野生型噬菌体M13中针对小卫星DNA的核心序列为单引物对模板进行PCR扩增,将所有受试菌株鉴定到8种主要基因型水平.(2)利用变种和交配型特异性引物扩增分型法,区分格鲁比变种(C.neoformans var.grubii)、新生变种(C.neoformans var.neoformans)和格特变种(C.neoformans var.gattii),同时鉴定α和a交配型.结果 110株临床株中,98株(89.1%)为格鲁比变种,均为VNI基因型和α交配型;9株(8.2%)格特变种,包括VGⅠ基因型、α交配型8株(7.3%)和VGⅡ基因型、α交配型1株(0.9%);2株(1.8%)为AD杂合体,VNⅢ基因型,-/α和α/-交配型各1株;1株(0.9%)为新生变种,VNⅣ基因型和a交配型.结论 我国新生隐球菌临床株包含3个变种和AD杂合体.与国外情况比较,相似的是国内临床株中绝大部分为α交配型菌株,且格鲁比变种中的VNⅠ基因型占了其中的大部分;但未发现VNⅡ、VGⅢ和VGⅣ基因型菌株.  相似文献   
146.
颈深筋膜及筋膜间隙的计算机三维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颈深筋膜及深筋膜间隙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以显示其立体结构。方法 :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薄层断面标本 ,在SGI工作站上 ,采用双线提取筋膜及间隙轮廓的方法对颈深筋膜及其间隙进行了三维重建。结果 :重建出咽后间隙、颈动脉间隙和内脏间隙及颈部的大血管和重要器官。重建结构均能单独显示、任意搭配显示或总体显示 ,可在三维空间位置上绕任意轴旋转任意角度。结构 :用双线法提取筋膜及间隙轮廓 ,能重建出筋膜间隙并能同时清楚显示间隙内的结构 ,为筋膜间隙的计算机三维重建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7.
目的 提供首例中国女性可视化人体有关眼外肌的形态学信息,为眼外肌病的影像学识别与诊断提供薄层解剖学依据。方法 应用首例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提取眶区的横断面图像,与相应的MRI轴位图像对照观察。结果在人体横断面标本与相应的MRI轴位图像上,清楚显示眼外肌的形态及毗邻关系。结论采用可视人技术能为临床提供眶内精细结构断面数据,断面图像与MRI图像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8.
149.
颈椎钩突邻近结构薄层断面与MRI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阐明颈椎钩突在薄层断面和MRI断面图像上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为颈椎退行性疾病提供影像学诊断依据。方法选取5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CVH)数据集中C3-C7椎体上缘清楚显示钩突的薄层断面图像,观察并测量钩突与邻近的椎动脉和颈神经的位置关系,选择对应平面的MRI断面图像对照分析。结果CVH数据集的薄层断面清晰显示颈椎钩突及其周围结构,在断面上测量并得出钩突与颈神经、钩突与椎动脉的距离的平均值,MRI清楚显示颈椎钩突及其邻近结构。结论将CVH数据集中的颈椎钩突平面的薄层断面与对应的MRI图像进行对照研究,可为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提供形态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0.
女性盆底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中国人体女性盆底部局部可视化数字模型。方法:应用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采用体绘制及面绘制重建方法,分别在P4微机和SGI工作站上对盆底部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及立体显示。结果:在P4微机上实现女性盆底部交互式三维可视化,在SGI工作站上重建了女性盆底部三维数字模型,三维重建图像能够清晰显示盆底部肌肉与骨性结构、膀胱、子宫及直肠等的三维解剖关系。结论: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能够提供完整精确的断面数据,女性盆底三维交互可视化及数字模型准确反映该区域复杂的解剖结构及其空间毗邻关系,可为该区疾病的影像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