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580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62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72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 以80例肺结核患者为对象,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检测患者常规凝血指标,分析其与重症活动性肺结核之间的关系.结果 重症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高于轻症组,纤维蛋白原(Fbg)水平低于轻症组(P<0.05);...  相似文献   
62.
目的通过研究经腹途径腹腔镜下右肾肾周筋膜的分层结构,为腹腔镜筋膜入路右肾切除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国内外学者对肾周筋膜研究的基础上结合CT肾周筋膜的呈现,对经腹途径腹腔镜下肾周筋膜分层结构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好手术的筋膜入路及分离途径并应用于指导经腹腹腔镜下右肾切除术,记录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来自阳江市中医医院和人民医院的45例患者的术中肾周筋膜观察结果及手术时间、出血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结果经腹途径腹腔镜下肾周间隙周围存在一个潜在连续的由疏松纤维条索填充的无血管层面,这个无血管层面存在于相邻的两层肾周筋膜之间,45例患者均按术前设计的手术路径顺利完成手术,其中42例患者可以很好或较好的保持筋膜完整性的情况下完成分离,2例脓肾患者及1例无功能肾患者由于粘连明显未能保持分离面筋膜完整性,平均手术时间73 min,平均出血50 ml,术后引流管时间2.7 d,术中无肠管及下腔静脉损伤病例,术后无肠漏及严重的继发出血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肾周筋膜的分层结构及肾周间隙周围存在的连续的潜在无血管层面为经腹途径腹腔镜筋膜入路右肾切除有效的解剖依据,经腹腹腔镜下筋膜入路右肾切除是安全可行的,可以让手术更加安全及出血更少。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2011年7月应用经皮椎间孔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患者均表现为腰痛伴单侧下肢放射性疼痛,均为单间隙突出,外侧型突出19例(椎间孔外型9例,椎间孔内型10例),旁中央型突出2例.术前、术后不同时间对患者腰腿痛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末次随访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疗效.结果 21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手术时间65~130m in,平均85 min.术中出血5~30 mL,平均12 mL.1例L5/S1患者术后症状未缓解,改开放手术.随访3~6个月,平均4.2个月,无复发病例.腰痛、腿痛VAS由术前的(6.53±1.68)、(8.37±1.63)分下降到末次随访时的(2.15±1.27)、(1.82±0.7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按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疗效,优良率达90.5%.结论 经皮椎间孔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特别是极外侧型突出,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4.
失血性休克鼠肺组织Toll样受体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单纯性失血性休克(无复苏)对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TLR)mRNA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C57BL/6小鼠45只。随机分为失血组、脂多糖(LPS)组(阳性对照组。尾静脉注射LPS5mg/kg)、假手术组(阴性对照组)。每组15只。心脏穿刺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在不同时间点取出肺组织。提取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方法检测肺组织TLR2 mRNA和TLR4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失血性休克和LPS刺激后肺出现明显的中性粒细胞浸润、红细胞渗出。正常肺组织中有TLR2 mRNA、TLR4 mRNA表达;住失血性休克和LPS刺激后0、1、2、4和6h肺组织TLR2 mRNA、TLR4 mRNA表达均逐渐增加;而假手术组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论失血性休克后肺组织TLR2 mRNA、TLR4 mRNA表达增加与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除增强了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外,同时增加了宿主对随后各种刺激的易感性。过度表达的TLR2、TLR4可能造成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65.
66.
蛇毒多肽X在巨噬细胞泡沫化过程中的Ca2+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由中华眼镜蛇毒分离纯化而得的蛇毒多肽X在巨噬细胞泡沫化过程中的Ca2+拮抗作用。将C57BL/6J小鼠腹膜巨噬细胞置于1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中培养,制备泡沫样细胞;应用Ca2+荧光指示剂技术,检测蛇毒多肽X对泡沫样细胞Ca2+水平的缓慢与即刻影响。结果发现,在10mg/L蛇毒多肽X中孵育的泡沫样细胞Ca2+水平为3.61×10-7mol/L,为对照细胞的40.2%;而蛇毒多肽X对细胞Ca2+水平的即刻影响不明显。结果提示,在巨噬细胞泡沫化过程中,蛇毒多肽X可拮抗细胞Ca2+水平的增高,从而阻止泡沫细胞的形成。  相似文献   
67.
正外泌体(exosomes)是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直径为30~100 nm的微小囊泡,是细胞经过"内吞-融合-外排"等一系列调控过程后由细胞主动分泌的一种物质。外泌体的产生和分泌受多种蛋白质精确调节[1]。在正常或应激条件下,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都可以分泌外泌体,如网织红细胞、树突状细胞、脂肪细胞、内皮及上皮细胞等。与来源同一组织器官类型的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能分泌更多的外泌体。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比较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 SPOT.TB)和结核菌素试验((TST)在结核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两者在结核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疑患结核的9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T SPOT.TB和TST试验,比较二者对结核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阳性似然比(LR+)和阴性似然比(LR-).结果 90例疑患结核患者确诊结核28例.T SPOT.TB实验在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准确度等方面显著优于TST(P<0.05);T SPOT.TB的LR+值明显高于TST,LR-值明显低于TST.TST和TSPOT.T的一致性弱(κ<0.4).结论 T SPOT.TB较TST有更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较TST更适于作为结核筛检试验,也适用于肺外结核的检测及结核的排除诊断.T SPOT.TB受免疫抑制影响小,应作为有免疫抑制危险因素患者隐匿性结核的筛查项目.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研究蛋白激酶C-α(PKC-α)在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皮质性白内障形成过程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 离体培养的大鼠晶状体,应用Western-blot检测蛋白激酶C在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和分布;H_2O_2诱导大鼠皮质性白内障形成,Western-blot检测晶状体上皮细胞内蛋白激酶C-α的蛋白表达变化;RT-PCR检测其mRNA含量改变。同时,流式细胞仪检测晶状体上皮细胞调亡率。结果 在正常晶状体上皮细胞中PKC-α高表达,经H_2O_2处理产生凋亡的晶状体上皮细胞中PKC-α的蛋白表达和mRNA含量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H_2O_2可抑制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PKC-α的活性,提示PKC-α与白内障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0.
摘要:目的:应用Meta分析法系统评价艾灸对比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F)、维普数据库(VIP)、美国医学在线(Pubmed)及国际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有关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经筛选后,提取纳入研究的文献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10篇文献被纳入研究,共涉及684例患者,与西药组比较,艾灸对于提高RA的总体有效率及降低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相关炎性标志物4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2.96,95%CI (1.87,4.70)]、[WMD=-5.99,95%CI (-8.06,-3.93)]、[WMD= -1.86,95%CI (-2.96,-0.76)]、[WMD= -5.73,95%CI (-8.4[]*8,-2.98)]。结论:基于本次meta分析,与西药比较,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更有优势,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及降低相关炎性标志物水平。由于纳入研究的样本量较小、文献质量普遍不高及可能存在偏倚等因素,仍需更多更高质量的RCT研究来验证本研究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